APP下载

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双高计划落地生效的可行性模式构建

2023-01-14丁汀

生物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高高水平药学

丁汀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需要围绕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培养展开教育设计规划,从而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输送人才。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中,药品生产技术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教育可以为我国医药生产领域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从而满足医药生产市场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及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创新思考,着重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展开人才培养流程,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双高计划的全面落地生效,又可以充分发挥出职业院校的教书育人作用,从而确保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所以,需要综合分析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趋势,并基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展开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从而以此为契机推动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助力强化职业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1 双高计划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指导性意义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启动并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双高计划建设正式启动[1]。国家对于双高计划建设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及认可,力求通过双高建设全面推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提高社会人才培养水平。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其对于双高建设计划的展开与实施进行了系统性论述与分析,同时也对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在此阶段,学校和教师需要充分明确职业院校教育定位,确保职业院校在发展中能够逐步实现以教育事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切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除此之外,在双高计划的指导下,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也能够培育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品牌专业,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教育事业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发展阶段对优质人才的需求,确保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能够加大步伐向前迈进。

2 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双高计划落地生效的可行性分析

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育中,落实双高计划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基于双高计划开展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育也有助于促进教育工作水平与质量的不断优化。因此,在此阶段,需要针对于双高计划的落实进行深层次思考,逐步开展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切实促进双高计划落地生效,助力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总结来讲,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双高计划落地生效的可行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符合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创新趋势。通过高职院校教育可以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而这也充分适应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所以在此基础之上需要针对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育工作进行创新设计,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以此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竞争力、强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的同时也能促进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2]。因此,加速推进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可以发挥出职业院校专业优势,从而促进药学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可见,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双高计划切实落地生效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能够成为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创新改革的重要契机,通过该项举措可以满足我国药学领域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高职院校发展质量、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2)满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于社会当中人才供应的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中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是否满足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所以,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育中需要加速推进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通过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有效促进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从而保障高职双一流建设计划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助力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3]。因此,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促进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是一项切实可行的策略,在此过程中能够围绕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育打造切实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从而发挥出专业群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障职业院校各个教育环节顺利展开,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

3 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双高计划落地生效的可行性模式构建策略

在职业院校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阶段,需要相关教育从业人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致力于综合利用药学专业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性整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打造出高质量的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进而促进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助力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在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3.1 构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

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展开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双高计划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助力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4]。在实际工作中,首要任务便是构建起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在此阶段需要分别面向药品制造领域的药物制剂生产、中药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测等3个核心岗位群展开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此阶段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群体制剂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能力,从而使其不断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促进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顺利展开。除此之外,在设置课程体系阶段也需要做到基础课程群以及专业课程群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专业群课程设置阶段要完善课程类型设置,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药物检测新技术、药物生产技术以及中药基础知识等。

图1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操作步骤图。通过该操作过程,可以助力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形成,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加强学生群体对于药品生产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综合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从而使其成长为我国药品领域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而通过该项举措也能有效促进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切实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目标,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图1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图

3.2 整合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

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通过该项措施不但有助于促进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能够为双高计划的落地生效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专业群负责人牵头、专业负责人与课程负责人对接、课程负责人带领专业教师的教师梯队(见图2),从而逐步促进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5]。教师梯度队应针对药品生产技术课程体系以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探讨,选择最优方案从而促进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创新改革,切实发挥出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的作用与价值。

图2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整合人员设置图

以乙酰氨基酸为例,整合专业群课程资源阶段要统筹各课程模块,如设置对乙酰氨基酸的合成相关课程模块、开设对乙酰氨基酸片的质量检测相关课程等。课程资源的统筹还要注意融入互联网课程资源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信息上传与下载,拓展课程学习资源,开辟线上授课模式,以此实现课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助力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职业院校内部学生群体强化专业认知、提高专业能力,成长为药学领域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3.3 搭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资源共享平台

在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是重中之重,所以在药品生产技术高质量专业群建设阶段也需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且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搭建起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资源共享平台,以此实现各项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助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6]。

图3为搭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资源共享平台操作示意图。在实际展开教育阶段,首先需要注重校本教材的共享,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落实双高计划为导向,逐步在职业院校范围内开发具有院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图3 搭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资源共享平台操作示意图

同时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相互反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可以基于线上信息化平台向学生分享药学专业教育资源,学生则可以基于线上平台拓展学习资料,随后在线上拓展相互答疑、学习质量评价功能,并由教师为学生布置具有创造性与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内容。线下教育阶段则需要展开互动性教学,由教师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之后由教师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科学性评价,以此促进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信息化资源平台的作用与价值,促进职业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助力强化社会人才供应水平。

4 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创新思考,以此提高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对此,有必要加速推进双高计划的落实,并且能够以药品生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促进双高计划落地生效,以此助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不断优化,切实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发展阶段的高质量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双高高水平药学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