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电力物联网在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实践

2023-01-14马胜国魏本海刘国川苏明杰陈明明

电子测试 2022年7期
关键词:联网电网传输

马胜国,魏本海,刘国川,苏明杰,陈明明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9)

0 引言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应该围绕电力系统合理应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可以使网络中的所有电力系统相互连接,实现人机交互、万物互联,让互联网拥有灵活便捷、信息高效处理、全面感知设备状态的能力,形成智慧服务系统。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生产运行规划建设、综合业务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

1 泛在电力物联网特点

1.1 信息融合度高

为更好的掌握电力系统内部运行情况,可以及时获取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对传感器数据采集提出一定要求。传感器采集前端信息,按照一定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与融合的工作,由此可以消除冗余、无效的数据,还可以减轻管理人员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压力。多级跳跃信息传输应用到泛在电力互联网中,在管理系统与控制中心之间设置众多通信链路。在多级跳跃方式下,可以使用最短的路径、最少的时间,传输前端信息参数。控制中心可以快速收集设备信息,并能保证收集的信息内容可靠、完整,便于管理人员把控网络设备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动态管理。

1.2 组网迅速且灵活

在电力设备中安装微型传感器,利用无线传感技术获取设备运行阶段的参数,将接传输到控制中心,由此可以远程监测电力设备管理人员。当下应该按照规划方案,快速灵活的组网,由此可以使较复杂的电网结构高效运行,也为电网故障处理和检修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对于运行环境差、负荷高的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监控方面使用传感器,可以快速传输各设备的状态参数。除此之外,通过传感器还可以强化对电力系统设备的监管力度,进行动态控制,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设备故障概率,实现持续供电。

1.3 安全化、智能化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界对电能均有较大的需求,且当下人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均离不开电能,对此有较大的依赖性,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已成为电力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内容。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电网运行安全控制方面,使用多种举措,由此消除电网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比如,在电网运行管理方面,使用专用网络,使其与公共通讯网络相互独立,彼此并不干扰,如此规避非法访问。在访问权限设置方面,国网公司或非国网公司人员内部等级不够,不能进行相关操作,也不能从中获取信息。在此环节会使用数字签名,身份验证等方式,在多种方式下形成多重安全保障机制,提高电网管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设计泛在电力物联网组织架构时,需要关注组织架构设计要点,使其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使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兼容更多设备与技术。经过组织架构的调整,可以提高电力网络的智能程度,在提升网络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网络维护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1.4 拓扑变化频繁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拓扑结构具有变化频繁的特征,因此其部署的传感设备必须适应网络结构特征,且必须具备较强自愈能力,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获得周围传感设备状态信息,结合数据调整自身信息感知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通信链路。对于一些运行负荷大、电网结构复杂的情况,网络拓扑频繁的变化具备一定优势。比如,在网络中传感器发生故障,可以通过拓扑变化,使信息能正常传输,让备用传感器或附近传感器替代故障设备,提高设备状态信息传输的持续性、稳定性。在网络拓扑频繁变化时,可以降低传感设备在网络中消耗的能量。

2 智能配电系统中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2.1 海量数据处理技术

泛在电力物联网存在大量的电力设备,此类设备每天却会产生大量的状态参数,其中包含一些无意义的信息,也有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比如,类似历史记录、运行故障等内容。经过多方整理,发现无用数据占比较高,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还会对系统运行产生不良的效果,系统响应动作变慢,数据分析会花费大量时间。使用大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可以按照已经给定的筛选标准删除冗余数据,从而可以削减信息传输承担的压力,还可以单独划分核心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等工作,提高相应工作的便捷性。

2.2 网络安全技术

泛在电力互联网拥有很多设备,设备多样性与其结构复杂性,使其在每个时段均有大量的访问信息。在相关信息中还混杂一些恶意访问与非法访问,会对互联网安全形成不小的威胁。在安全防控方面,电力互联网选择组合式的安全技术并根据网络安全防护,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在隐私保护、数据传输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作用,可以提高用户信息保障的安全性,还可以稳定传输大量数据。比如,在电力物联网安全防护方面,对互联网访问的信息会使用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危险识别,如果被查到危险信息可以访问该信息内容。如果确定为非法访问会使用威胁评估技术,确定风险等级,随后选择限制非法访问登录管理与加密认证等技术,保护物联网内部信息,防止出现信息被盗等情况。

2.3 异构网络平台无缝融合技术

异构网络于泛在电力物联网中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结构,这与其使用的数据接入标准有关。由于采用不同数据接入标准,在信息交换时会出现壁垒,泛在电力互联网内部所用的无缝融合技术,从电网系统层面出发,建立内部可共用的网络连接标准,由此便可以为电力网络传输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在局域电网中的传感设备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明确数据标准,由此便于计算机识别数据、分析数据。按照计算机发出的调控指令,可以无差别的将信息传输到电网内任何一台电力设备中,由此使电网运行的协调性大幅上升。

3 泛在电力互联网在智能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1 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传统电网存在网络架构不合理、能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泛在电力物联网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可以解决以往电网调节能力不足、能源分布不均的顽疾,促使电力系统在发电、变电等环节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稳定的传输电力。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控制,通过管理系统可以掌握能源在各时段的运行情况,建立以火电机组为底层支撑的调控系统,发挥互联网技术在电力调控方面的价值,可以借助设备状态、自动诊断技术,更好的控制电力传输工作。利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提高设备的感知能力,实现综合判断、数据传输与联合处理,提高电网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通过电力物联网技术进行全过程监管,在线上进行智能巡检、配网状态监测、优化运行控制结构等操作,对于不方便在线上开展的现场工作,也可以通过在线监督、电子身份认证等方式,科学配置人力资源,防止出现人员冗余等问题,提高电网在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3.2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我国电网中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较少,弃光、弃风等现象在三北地区较为严重。推动电力物联网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结合物联网前期感知、能源存储与转化等工作,可以良性的开展工作。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还可以短期预测发电,确定光伏风电短期内的发展情况。利用光伏分析等数据,引导用户参与清洁能源消纳活动。分布式新能源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可以形成虚拟电厂,在多能互补的方式下,提高能源应用水平,实现跨区域能源协调与控制,促使分布式新能源可以在省内进行交易。

3.3 建立智慧能源平台

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互动的平台,利用商业模式使用户积极参与电力活动。在国家激励政策的实施下,可以合理引导用户,推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等方式,补偿用户电价。当下将园区工业、传统能源企业、新型企业与智慧城市均纳入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的工作范围,通过终端边缘计算、光伏云网、电动汽车联网等技术,可以提供大数据运营、互联网金融、线上供应链金融等能源服务,打造具有多主体的能源生态系统。

3.4 强化电网资产管理能力

传统设备巡检依靠电子设备或工作人员,但是在我国电网建设范围逐渐扩大的今天,使巡检工作量大幅攀升,对人员巡检监督也提出不小的要求,设备管理、巡检、评估、分析等工作需要按照新的要求转变工作方式,以智能化管理模式高效的完成设备管理任务。泛在电力互联网通过实物ID数据,可以完成设备资产采购、规划、运行、建设等工作,使相应工作均能在线上进行。物资人员、营销员等活动主体,可以在工作中通过实物ID动态数据,快速更新数据信息,提高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便于对设备进行全过程控制。

在资产管理方面明确工作目标,建立以生命周期为主线的成本管理模式,由此可以集成资产价值流、信息流与资产物流,在此基础上进行集约化管理。在精益管理与资产管理中,应该根据配电设备数量,改变资产管理模式,在实物ID数据下,可以在线评估设备资产,还可以识别设备资产管理内容,获得信息传递与感知的功能。

4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关于泛在电力互联网已经做出规划,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初步实现物联统一管理,实现数据贯通与业务协同,使各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均可以在技术保障下,具备丰富的功能,为新业务与电网业务发展提供支撑。国家电网当下密切关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协调资源,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快速建成成熟的网络,实现数据贯通、业务协同、互联统一管理的目标,建立可以共治、共建、共享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电力互联网发展期间,广受业界关注,在相应研究机构逐渐增多的过程中,对该项目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助力,创造出更多新型技术,也凸显泛在电力互联网的功能表现。

泛在电力物联网所实现电能供应,在该基础功能上拥有感应能力,与其他网络相比成本更低,但网络效率更高。其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结果的可靠性、精准性。电力网的优势集中表现在应用范围上。与通信网相比,覆盖面更广,可以应用到偏远山区、村镇等处。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型智能设备,随着泛在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其内安装智能感应器可以监测灾难并进行合理的控制。当下边缘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泛在电力互联网,由此可以为生产运行、规划建设、新模式发展、综合服务等活动提供数据。目前,应该进一步加强各类新兴技术在泛在电力互联网中的应用程度,还应该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在使用方面的要求,优化网络结构,使其在应用中可以获得更佳的表现。

5 结语

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时,必须增加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基础,也是社会应用于电网发展的重要枢纽。应该从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思考,电力互联网建设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工作,确保电网可以在应用中安全运行,优化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为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开辟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联网电网传输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穿越电网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同轴传输的网络传输设备及应用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