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典型故障及维护保养

2023-01-14于基广徐洪伟孙黎明

山西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垫圈

于基广,徐洪伟,孙黎明

(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1)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仪因其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分析工作者的青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药、食品检测等领域[1],成为实验室普遍配备、使用频繁的分析仪器。

液相色谱仪属于易学难用的仪器,学会操作不难,难在用得好、用得久。实践证明,维护保养是使仪器长期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精密进口仪器,其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已不再拘囿于传统的擦拭除尘、通电自检,而应从故障源头入手,开展全面有效的维护保养,切实减少仪器故障和损耗,才能充分发挥仪器效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结合十余年的安捷伦液相色谱仪使用经验,对仪器的典型故障及维护保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仪器主要部件及功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中高压泵、色谱柱和检测器是仪器的关键部件,也是故障多发部位。高压恒流泵是仪器的“心脏”,能够克服仪器内部阻力变化和外界影响,确保输出的流动相流速恒定不变;色谱柱是整个色谱系统的核心,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样品组分的分离效果;检测器是色谱仪的“眼睛”[2],它将色谱柱分离出的样品组分转变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得出样品分离色谱图。仪器工作时,待检测物随流动相高压注入色谱柱,由于被测物中不同组分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有差异,各组分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判断出待测物的各种组分。

2 典型故障及分析

2.1 典型故障

2.1.1 高压泵垫圈损坏

泵垫圈与运动的柱塞杆紧密接触,可使柱塞在泵头自由运动而流动相不漏出来。一旦垫圈受损,易出现渗漏和泵体污染,表现为泵头漏液和泵压力不稳。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固体杂质磨损,固体杂质来自不洁净的流动相以及未及时冲洗析出的缓冲盐;二是流动相含强酸强碱,对密封垫造成腐蚀损坏;三是溶剂瓶内流动相用完,空转造成柱塞和密垫圈磨损[3]。

2.1.2 柱压不稳

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压力过高是最常见的问题,一般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应该分段进行检查,依次判断是溶剂过滤头、过滤白头堵塞还是色谱柱堵塞,分别用相应的溶剂和方法处理并清洗,即可恢复正常。

压力过低一般是由于系统泄漏造成,处理方法是检查各个接口处,特别是色谱柱两端的接口,把泄漏的地方旋紧即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泵里进了空气,表现为压力不稳,忽高忽低,严重时会导致泵无法吸上液体。究其原因是流动相在使用前未脱气或脱气不充分,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气体产生气泡。

2.1.3 基线噪音增大

基线噪音增大是检测器的常见故障。以紫外检测器为例,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氘灯光源老化,氘灯用的过久,接近使用寿命期时(约2 000 h),强度急剧降低,噪音随之增大。为避免氘灯老化,应随用随开,用后及时关灯。据研究一次开关大约会降低30 h 使用寿命[4],当短时间内还有分析样品时,可考虑开灯等待,避免频繁开关;二是源自流动相中的气泡,应设法排气。

2.1.4 色谱峰分叉

如果有杂质进入色谱柱,会造成色谱柱污染,长期使用,杂质不断进入,会使色谱柱入口处的固定相“板结”并在流动相的高压作用下,形成柱头的塌陷。分析样品组分的正常色谱峰就变成了双峰分叉。修复方法如下,首先要清洗色谱柱,先用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冲洗(冲洗时间的长短根据污染的情况确定),再换成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最后甲醇正向冲洗柱子30 min以上。如冲洗后依然出峰不佳,则考虑柱头塌陷。先将柱头的紧固螺母旋下,用针尖将流动相表层板结变黄的部分抠掉,并以相同的固定相将此塌陷区填平、压实,再将色谱柱的紧固螺丝上紧[5],即可修复。

2.2 故障分析

2.2.1 流动相问题是故障的最大源头

色谱仪的故障现象尽管五花八门,其源头大都可归咎于流动相中的杂质或气泡,杂质既造成高压泵的磨损故障,也会污染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检测池。气泡同样会影响三大关键部件的正常工作。可见,流动相问题是故障的最大源头,解决好流动相就抓住了仪器正确使用的“牛鼻子”。

2.2.2 人为因素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色谱仪作为造价高昂的进口仪器,其维修通常价格不菲,似乎给人以“娇贵”的印象,然而行业内有个共识:“仪器本身固有零部件很少出问题,绝大部分故障源自人为操作”,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故障源于滥操作、误操作和异常操作。垫圈、灯管等零件的磨损和老化固然也会导致仪器故障,可是这些问题都能够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并提前更换,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原因,与精密的仪器相比,人为因素被放大成为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2.2.3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色谱柱的污染是不可逆的,清洗工作只能除掉大颗粒污染杂质,而无法清除细颗粒杂质,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手段;从源头做起,保持流动相的清洁才是防治色谱柱污染的根本大计。不仅是色谱柱,色谱仪整体也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方针,提前做好维护保养,这远比发生故障再去维修处理要容易的多;同时也大大降低故障率和仪器损耗,节约价格不菲的维修费用。

3 维护保养要点

3.1 流动相

1)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流动相是甲醇和乙腈,应选用高纯度的专用试剂,从降低紫外检测器基线噪音和提高分析灵敏度上考虑,最好使用紫外吸收小且杂质含量少的色谱纯试剂。

2)流动相在使用前要先用0.45 μm 孔径的滤膜过滤,以滤除溶液中的微小颗粒,避免发生堵塞过滤器、色谱柱的情况。

3)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脱气,尽可能除去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气体。脱气有多种方法,如超声脱气、真空在线脱气、氮气脱气等。真空脱气法和氮气脱气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脱气法[3]。

3.2 高压恒流泵的维护和保养

1)做好流动相的清洁过滤,经常清洗输液泵过滤器,防止固体微粒进入泵体,避免磨损柱塞、垫圈及泵体。

2)确保溶剂瓶内的流动相不被用完,避免发生泵空转,磨损柱塞、垫圈及泵体,产生漏液。

3)在升高流速的时候应梯度势升高,最好每次升高0.2 mL/min,当压力稳定时再升高,如此反复直至达到所需流速。

4)使用结束后要及时清洗,以清除泵内腐蚀液体及缓冲液,保证泵的正常使用寿命。

3.3 色谱柱的维护和保养

1)装卸时,动作要轻,适度拧紧接头,避免较大的机械振动,以免柱床产生空隙。

2)使用预柱和保护柱。预柱防止对柱填料有破坏作用的组分或污染物进入色谱柱。保护柱可以阻挡能够牢固地吸附于色谱柱上的组分进入色谱柱,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6]。

3)保存色谱柱时应将柱内充满乙腈或甲醇,柱接头要拧紧,防止溶剂挥发干燥。绝对禁止将缓冲溶液留在柱内静置过夜。

4)在完成分离分析工作之后,不应立即停机,需及时对色谱分析系统进行冲洗,以除去色谱柱内的杂质,防止气体进入色谱柱。。

5)为了不使被测物质和杂质停留在色谱柱中,在每次的样品分析工作完成之后,都应及时地清洗色谱柱。

3.4 检测器的维护和保养

1)检测器是仪器的数据收集部分,由很多的电子和光学元件组成。禁止拆卸仪器内部元件,防止损坏或影响准确度。

2)仪器内部的流通池是流动相流过的元件,杂质和微生物都可能污染流通池,导致无法检测或检测结果不准,所以要定期对流通池和管路进行冲洗。

3)当仪器检测数据出现明显波动、基线噪音变大时,要冲洗仪器管路。冲洗后如果还是没有改善就应该检测氘灯能量,如果能量不足就更换新的氘灯[7]。

4)仪器每次使用完闭,都要用水和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冲洗管路,保证管路和系统的清洁。

3.5 维护保养措施

1)维护保养是为了使高效液相色谱仪长期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而在使用前、使用中及使用后全过程所做的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一洁二勤”,即保持流动相的洁净和对系统的勤清洗以及损坏部件的勤更换,其它还包括实验室环境保持、操作使用的准确无误等一系列繁琐细致的工作,微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2)为减少疏漏,避免维护保养流于形式,应严格落实以下措施:一是责任到人,一般指定仪器使用人作为维护保养责任人,防止出现管用分离、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建章立制,按照“要做的写下来,把写的做出来”的原则,制定使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明确日维护、周维护及月维护的各项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是随机配发仪器履历簿,登记仪器型号、制造厂家、购入日期等信息,并随时记录使用、维护保养及维修情况,既督促维护保养工作的落实,也为后期维修和消耗品购买提供重要依据[8]。

3)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仪器使用人员积极性。一要严格持证上岗考核,选拔责任心强、工作严谨细致的人员作为色谱仪使用人;二要提高仪器使用人员自我认同感,支持参加厂家举办的新技术培训以及同行实验室的参观学习;三要提高待遇,应将繁杂的色谱仪维护保养纳入工作量统计,在绩效考核、年终奖励以及职称晋升上给予应有支持[9]。

4 结语

维护保养是使高效液相色谱仪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前提和基础,做好维护保养,能大大降低仪器故障率和磨损,提高分析效率,节约维修费用。同时维护保养是细致繁琐的基础工作,要扭转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重购买,轻维护,重使用,轻保养”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护保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仪器效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

猜你喜欢

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垫圈
基于振动条件下的不同垫圈结构防松性能研究*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应用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洛帝牢防松垫片失效问题分析①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一种断路器弹簧机构拉杆防松设计
在线气相色谱仪在污染源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综合录井仪空气泵干燥筒使用方法改进
气相色谱技术在氯碱分析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