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探方法在探测煤炭采空区的应用

2023-01-14宋海生赵护林

山西冶金 2022年1期
关键词:煤系物性物探

宋海生, 赵护林

(1.正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沁源 046500;2.山西煤炭地质144 勘查院, 山西 洪洞 031600)

1 煤炭采空区的形成机理

煤炭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煤系地层是沉积地层,煤层是煤系地层中其中的的一层。煤矿上工作是这样的,以煤矿井口为中心,向煤炭资源存储点掘进形成采煤巷道,并将岩石、煤炭运到地面,一般会形成三条主巷道并进行加固处理,一段时间内巷道不会出现问题。巷道要一直延伸到煤炭资源存储点,然后根据煤炭资源分布情况,会进行分层开采形成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沿煤层采掘煤炭,并将煤炭运到地面。因开采工艺和技术不同,安全防护水平有限,开采过程必须留有保留煤柱,无法将煤炭资源全部开采,一个个采煤工作面作业完后留下的空腔以及巷道构成了煤炭采空区,煤炭采空区会和煤炭分布息息相关,煤炭资源丰富且容易开采的地方将形成大量的煤炭采空区。

2 煤炭采空区的物理探测基础

煤系地层属于沉积地层,当煤层未被开采时,地层呈现成层性和完整性,地下应力场是平衡的,但当煤层开采后,地下平衡的应力场遭到破坏,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应力平衡场。煤层顶板在上覆地层重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两侧受到较大的剪应力。顶板在一定范围内岩石垮落破碎,变得松散,岩体出现大量的裂隙,使得煤炭采空区的体积效应放大。地下空间的这种变化又构成了导水通道,为采空区积水创造了条件,当煤层被整体开采后,顶板上方地层会产生整体相对均匀沉降。当煤层被凌乱开采,保留煤柱较多时,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地下岩层的完整性和成层性均受到破坏,严重时,形成跨落带,裂隙带,弯曲带。于是,煤炭采空区在长期地应力作用下,会形成两种情况,一是煤层顶板垮落,采空区为坍塌物和空气充填,无水。二是煤层顶板垮落,采空区为坍塌物、空气和水充填。这种变化使得煤炭采空区的物性特征明显区别于周围完整的,成层性的地层,而且煤层顶板垮落,裂隙增多,甚至岩层变得弯曲,形成跨落带,裂隙带,弯曲带,使得煤炭采空区的体积效应增大。地下空间的这种变化,不论是岩层密度,岩层的完整性,成层性都同原来岩层表现出明显的物性差异,这种物性差异正是综合物探方法应用的物理基础。

3 煤炭采空区探测的物探方法

目前,煤炭采空区探测方法很多,第一种方法,地质钻探法,通过实施地质钻孔进行煤炭采空区探测,这种方法探测深度上精度高,但费用昂贵,工期长,而且采空区边界难以确定,不能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探测方法。第二种方法,地质灾害调查法,通过地面沉降区,塌陷区调查分析,勾画出采空区大体范围,方法简单,成本低,精度也低。只能作为一种简单定性的方法,不能作为采空区治理,环境恢复的地质依据。第三种方法,物探方法,物探方法是根据采空区同周围岩层的物性差异,采取多种物性参数(密度,电性,磁性,弹性,放射性,导热性)对采空区进行探测,在充分分析采空区同周围岩层物性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物探方法,做好剖面试验,选取合理技术参数,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对测区进行面积性扫描测量,优点是速度快,成本低,精度相对较高,能够确定采空区边界和埋深。物探方法是将各种物性参数探测结果相互验证,使采空区的确定更加准确、可靠,为后期采空区灾害治理,环境恢复提供地质依据。

3.1 高密度电阻率法

煤层被采空后,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和成层性,煤系地层的电性成层性特征也遭到破坏,采空区电阻率明显高于周围完整岩层的电阻率,表现为局部高阻特性,当采空区有水充填,则呈现低阻特性,这就为电法探测煤炭采空区提供了充分条件。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阵列式电法勘探新技术,兼具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特征。它是在探测区域面积内进行二维地电断面的电阻率参数观测,一次布置多个电极(几十或几百个),通过电极转换装置变换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供电电极(AB)向地下发送电流,并形成稳定的地下电流场,测量电极(MN)进行测量记录的一种电法勘探新技术。

由于采空区与周围地层的物性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空区在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地电断面成果图中,如果采空区保存完好,没有充水,一般表现为高阻异常封闭圈。如果采空区坍塌、充水,则表现为低阻异常封闭圈。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探测煤炭采空区的一种有效方法,地电信息丰富。主要用于探测埋深小于150 m的采空区,对高阻,低阻分辨精度高,反映效果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3.2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TEM)是一种时间域人工场源电磁感应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脉冲式一次电磁场,在一次场间歇期间,再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dB/dt,)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研究表明,二次场的衰减快慢与煤炭采空区的电阻率有关,电阻率高,则二次场衰减快。电阻率低,则二次场衰减慢。在实际测量中,我们观测的是归一化的二次场电位值,在多测道电压剖面图上,如果采空区是坍塌物和空气充填,归一化的二次场电压值相对较低,表现为“谷值异常”,在拟视电阻率断面图上表现为高阻异常。如果采空区是坍塌物、空气和水充填,归一化的二次场电压值相对较高,表现为“峰值异常”,在拟视电阻率断面图上表现为低阻异常。

瞬变电磁法(TEM)主要用于探测埋深100~500 m的煤炭采空区,具有对含水低阻地质体反映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受地形影响小,能穿透高阻覆盖层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高效,快捷的物探方法。

3.3 地震法

地震法探测的物性基础是地下岩层介质的弹性差异,在煤系地层中,煤层的密度,对弹性波的传播速度明显低于煤层的顶底板,所以煤层的顶底板是明显的波阻抗界面,构成了对地震波良好的反射界面,这为地震法探测创造了条件。地震法通过追踪煤层反射波同相轴,视其在勘查剖面上的变化来确定采空区是否存在,并圈定其边界。

由于煤层与其顶底板岩层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如果地层完整性、连续性好,可形成能量强可追踪的煤层反射波同相轴。如果煤炭被采空,形成了采空区,由于岩层坍塌而导致地层破碎,岩层裂隙增多,破坏了原有的煤层顶底板物性差异条件,采空区被杂乱无章的坍塌物,空气,水充填,使地震波在其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不能形成能量强,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煤层反射波能量明显减弱,甚至反射波同相轴中断。总之地震波在采空区及其垮落带,裂隙带上表现为零乱反射,因此可以用地震的方法探测煤炭采空区。

地震法具有观测系统设计灵活,道间距小,纵横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等优点,主要用于探测埋深500~1 000 m 的煤炭采空区。是所有物探方法中最主要的物探手段,也是最有效的物探方法。

3.4 氡气测量法

氡(222Rn)是铀(238U)系的唯一呈气态的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镭(88Ra)的衰变产物。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物理性质却十分活跃,能溶于水、油等液体中,具有较强的运移能力。煤系地层是沉积地层,含有较高的放射性元素铀(238U)和镭(88Ra),因此也具有较高的氡(222Rn)元素,由于氡(222Rn)具有较强的运移能力,而煤炭采空区在上覆地层长期的压力作用下,形成了垮落带,裂隙带,弯曲带,为氡(222Rn)的运移创造了条件和通道,使氡(222Rn)很容易由煤系地层经过岩石裂隙进入地表土壤中,所以在地质构造断裂带、煤炭采空区上方较易形成氡(222Rn)的富集,这为测氡(222Rn)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

煤系地层是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多呈黑褐色,其中铀(238U)元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地层。当地下煤层采空后,形成煤炭采空区,不论采空区被坍塌物,空气充填,还是采空区被坍塌物,空气,水充填,采空区的孔隙都大大增多,为气体的储藏创造了条件。同时采空区的形成改变了地下应力分布状态,在采空区周围岩层形成高应力区,采空区由于煤层顶板垮落坍塌后又形成一个应力松动圈,岩层裂隙增多,形成低应力区。煤系地层中的水、氡气由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聚集,在这一过程中,采空区形成了较高的氡气浓度。

如果地下地层是均匀的,连续的,在地表所测氡气浓度值符合一定规律,不存在异常。但当地下形成采空区破坏了地层的均匀性,连续性,使得氡气富集时,氡气浓度局部增高,形成高于本底值2~3 倍的氡气异常,由于氡气具有很强的垂直向上运移能力,所以在地表形成一个与采空区范围相对应的氡气异常区,因此,可通过测量地表附近的氡气浓度,确定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

氡气测量法技术的优点是:不受电、磁、声干扰,受地形影响小,施工方便,成本低,工效高。氡气测量法的局限性是采空区深度难以确定,不能精确反映采空区的位置,只能反映采空区的范围,属于定性测量方法。

4 结论

以上探讨了四种物探方法探测煤炭采空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外,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微重力法等物探方法对煤炭采空区探测都非常有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地质条件,一般选择两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物探方法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效益高,能够确定煤炭采空区边界和埋深。使煤炭采空区的确定更加准确、可靠,科学合理。为后期煤炭采空区灾害治理,环境恢复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猜你喜欢

煤系物性物探
关于煤系石墨鉴定标准的讨论
物性参数对氢冶金流程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物探方法在下花园饮用水源地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物探工作在大理石石材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方法在中深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扇形多分支定向长钻孔在山西保德煤矿煤系地层勘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