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首彩陶的艺术特色与当今发展*

2023-01-14孙君肴

陶瓷 2022年1期
关键词:界首彩陶器型

孙君肴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界首彩陶的艺术特色

1.1 造型特色

界首彩陶是一种出色的民间陶器,它秉承唐三彩的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板年画的民间特色,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器型主要以生活器皿为主,主要有:瓶、罐、盘、盆、钵、炉等。界首彩陶的装饰图案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器型外轮廓多以曲线为主,线条和谐优美。界首彩陶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使用黄河地区淤积的黄色黏土——黄胶泥,是制作界首彩陶的天然资源。黄河水泛之后淤积的黏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强,烧制出来的陶器平滑细腻,可以做出不同的形态。

界首彩陶的器皿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敦厚朴实、粗狂豪放。其器皿无论大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腹部比较大,这与当地淮北人民率真粗狂的性格有关。且器皿腹部宽大,从实用的角度看,也可以盛放更多的食物,为生活提供了便利。界首彩陶的罐类中,最常见的是小口罐,造型特点多直颈,卷唇,鼓腹,下部收小。其功能多为酒坛。这种陶罐,还被人们当做礼品,谁家有喜事时,就送一个精美的陶罐,寓意长长久久。直到现在,界首仍有嫁女儿的嫁妆里放上几件彩陶罐的习俗。除了罐以外,界首的盆也是闻名的典型。在界首流传一首民谣:“鱼盆圆又圆,出在沙河南,有人买了去,富贵万万年。”这是对界首彩陶盆的描述,形容鱼盆浑圆饱满,大肚鼓腹,形态古拙质朴,并且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寓意,为人们所喜爱。界首彩陶中盆的形状,有折沿的、卷沿的、还有敞口的。这类盆作为生活用具较多。

1.2 装饰特色

界首彩陶是一种源自民间的艺术,创作者的主体主要是农民,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装饰取材也来自于生活,因此画风显得质朴、敦厚、率真。装饰纹样内容丰富,多取自自然和生活,例如卷草纹,是界首刻花陶上常见的辅助纹样,有的秀气文雅,有的粗狂豪放,有的中规中矩。如《清三彩剔花福禄寿喜纹罐》,绘有卷草纹组成的带状纹,运笔随意,线条流畅,卷草纹与腹部的主体纹饰以两条弦纹隔开,主体纹饰是四个圆形开光,开光内各绘有一个人物,一共四个,代表福禄寿喜四星,具有十分吉祥的寓意。其装饰的表现形式,既有木板年画线刻的方式,又有阜阳剪纸的特色。此外,在界首彩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卢山义先生制作的刀马人三彩刻花彩陶。据卢老先生说,刀马人的创作是受到门神的启发。淮北人民过新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李世民的战将武门神,老先生觉得十分传神,就模仿下来,刻在陶罐上,没想到竟然特别受欢迎。界首彩陶在装饰图案上以戏曲为创作素材,形式上又借鉴了当地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剪纸和木板年画,如此综合,从而形成了古朴厚重、美观大方、粗狂率真的艺术特点。

界首彩陶的制作过程是:制坯——施化妆土——刻花——素烧——点彩、施釉——烧制——完成。采用刻花的技法是界首彩陶的一大要点,以针代笔,在施化妆土的表面刻花,刻出纹样线条,再将空白处剔除,使烧成以后线条和底子融合,形成点线面的和谐统一。界首彩陶的装饰技法有剔花、刻划、彩绘、模印贴塑等。其中以剔花工艺在界首彩陶中的应用最广。界首彩陶的三彩刻花陶,就是应用这一工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界首三彩刻花陶是于明时所做。

近现代的界首彩陶,装饰纹饰多转换为戏剧人物故事、刀马人居多。民国三彩剔花戏剧《西厢记》人物纹张记款罐,平口,直颈,溜肩,鼓腹。纹饰分为两部分,肩部饰卷草纹,腹部为主体纹饰,是《西厢记》中“十里长亭”的场景。20世纪界首彩陶的装饰上出现了很多革命题材,有毛主席像、革命典故、毛主席语录等,还有很多“文字罐”。典型的例子有20世纪60年代的三彩剔花《毛泽东》肖像纹坛,造型唇口束颈,丰肩鼓腹,下部内收。装饰花纹为刻花剔地,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是辅助纹饰莲瓣纹,第二层几个隶书大字写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第三层为主体纹饰,是六个圆形的开光,辅以松树做地纹,六个开光分别是毛主席不同时期的画像和诗词。最后一层纹饰,也是第四层,绘有海水纹。这件作品把现代美术和传统纹饰很好的结合起来,并运用界首彩陶的剔花工艺和三彩装饰,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 界首彩陶的当今发展

界首彩陶从宋代开始发展至今,接近千年,由简单的圆形器到逐渐增多的复杂的器型,从单一的装饰纹样到刀马人,由鲜为人知的土陶器到闻名世界,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界首彩陶的发展既遇到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如何转型成了一大重要难题,那么,界首彩陶如何解决问题,迎接未来发展的呢?

2.1 界首彩陶面临的困境

(1)界首彩陶的传承模式范围很小,路线单一,多以家族关系和血缘为脉络,一般是子承父业,父为子师,代代薪火相传的家族式传承。这样的固有的模式使得界首彩陶的制作技艺难以传承,日趋落后。还有一种是作坊式传承。主要是通过作坊内,师傅招收徒弟,徒弟拜师学艺,传授制陶技艺。在技艺上,家族的技艺完全保密,绝不外传,师徒之间的教授也是言传心会,这样的方式虽然使工艺得到了保护,但也使得这项技艺难以维系。而且迄今为止,界首彩陶的主要生产基地只有三地,一是界首工艺陶瓷厂,另外两地分别是王京胜家和卢群山家的家庭式作坊。其次,大多学员文化底蕴薄弱,专业能力较差,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也不利于界首彩陶的创新和发展。

(2)制作界首彩陶的原材料短缺。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黄胶泥,又称黄河淤。这种陶土主要分布在界首田营镇陶庄湖一带,是生产界首彩陶的重要资源地。可是现在陶庄湖已被划入工业园区,采取原料受限,制陶人不得不从外地采购原料,从而制作出的陶器品质也大不如前,而且增加了成本。

(3)现代化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涌现了一大批工业产品,它们成本低,创意新,做工精良,是对手工业的重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产品出现滞销,原本界首彩陶作为生活器皿,现在有了更多的替代品,只能作为工艺品出售。

2.2 界首彩陶的传承与发展

界首彩陶虽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缺乏宣传,鲜为人知,没有影响力。界首彩陶的未来应该是在继续传承优良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出更加贴近当代人生活,贴近民众,结合实际,符合当代人审美的陶器。界首彩陶要想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2.2.1 政府出台政策支持

国家的关爱和政府的支持,是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发展的坚实后盾和重要保障。界首市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政府可利用当地的农业优势,跨界融通,加快发展旅游业,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工业治理,保留陶庄湖附近的可利用资源,实现原料的可持续发展。加大配套性设施的建设和宣传,在博物馆、美术馆,创意园区等地展示和宣扬界首彩陶文化。举办“界首彩陶节”,通过演示制作,观看表演等,使游客对界首彩陶有所了解,并可以配套体验制作。也可通过举办展销会,学术研讨会,创意大赛等不同的形式,扩大界首彩陶的影响力。

在政府的城市规划中,可建设界首彩陶主题公园,设计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界首新地标和品牌形象,包括公交站、路灯,城市景观等,都可以与界首彩陶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2.2 加快创新,注入活力源泉

在多领域大胆尝试,开拓创新,推陈出新,要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完善自我。无论是装饰上还是器型上,都要敢于做出新的尝试。在装饰上可融入一些新鲜的元素,比如网络流行的新事物,新词语,都可以成为灵感。器型上,不仅仅局限于大罐大瓶,笨拙朴实的器型,可以结合当代人审美,创新器型,做更加具有设计感的和更加实用的器皿造型,更为现代人所接受。也可以采用材质结合,将界首彩陶于木器、玉器、石器、金属等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市场上,可以发展旅游产品周边,设计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游客游览之后,有礼品可以带回,通过游客之手,既传播了文化,也扩大了影响。举办创意节,在文化广场表演歌舞戏剧,展示地方特色,吸引游客观看学习。

2.2.3 传承与传播

在技艺的传承方面,应不拘泥于家族内部的传承,引进外来技术人员和美术专业人员,带来先进的技艺和美学思想,对界首彩陶的艺术创作进行指导,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融合百家思想,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新天地,使界首彩陶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同时,应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的影响力,以新内容、新手段,多方位全方面的向人们展示界首彩陶,让人们对这项传统工艺有一些了解,甚至有兴趣想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在现代新媒体中,短视频、公众号影响力巨大,界首彩陶也应打破传统,挣脱壁垒,借鉴成功转型的非遗经验,运用新型的传播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宣传,以获得更多的关注,从而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陶器的出现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为艺术的创造奠定了文化基础。界首彩陶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艺术风格独特,线条绘制流畅,以喜闻乐见的装饰风格和淳朴的器型颇受人们喜爱,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同时在大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影响下的今天,界首彩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危机,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任重道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认真思考,总结经验,以创新的思路带来全新的发展。希望能在各界科学地、系统地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界首彩陶可以浴火重生,重新焕发出光彩。

猜你喜欢

界首彩陶器型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安徽界首:生姜种植拓宽增收路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