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与建议

2023-01-12婷,崔

果农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定边县提质苹果树

王 婷,崔 娟

(1定边县杨井区域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陕西定边 718699; 2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办事处 济南 250100)

我国唯一一个符合苹果生长的7 项气候指标区域就是西北黄土高原区,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也大,生产出来的苹果颜色鲜亮,品质绝佳。定边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西北部,全县海拔在1303~1907米,地貌以古长城为界,中部白于山横亘,将全县分为61%的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39%的北部风沙盐碱滩区[1],南部山区紧密接壤黄土高原山地苹果主产片区甘肃省和延安市。在开展榆北地区山地苹果产业发展调研中发现,定边县域内有近6000 余亩的苹果树疏于管理,没有为当地的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笔者就定边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 定边县概况

定边县坐落于陕西省西北角,处于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7°15′—108°22′,北纬36°49′—37°53′,全县总土地面积6920 千米2,年平均气温8.6 ℃、降雨量330 毫米左右、日照2 743.3 小时、无霜期141 天,属于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定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陕西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2]。

2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定边县南部山区梯次分明、通风透气,空气清新干爽,所产苹果色艳、硬度大、酸甜适度、蜡质层厚、耐储存,苹果栽培可追述到20 世纪70 年代,8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百亩以上果园屡见不鲜,从90 年代开始,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等多个因素的制约,导致苹果树大面积撂荒[3]。截止到目前,全县苹果成规模栽植面积达6000 余亩,主要种植小沙果、国光、红(黄)元帅、秦冠、红玉、富士、鸡心果等品种,从陕北最高峰(1907 米)的魏梁村到县城(1 378.5 米)均有苹果栽植,尤属红柳沟镇黄尔庄村栽植300 余亩苹果树最具代表性(图1),其中30 年树龄的苹果园有2 处,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撑。

图1 定边县红柳沟镇黄尔庄村种植的苹果树

3 定边县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定边苹果种植面积虽然有了一定的扩大,但是产量和质量依然跟不上,经济效益持续低迷,除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劳动力资源短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

3.1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定边县的天气变化多端,随着当地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极端天气对苹果种植的影响愈加凸显,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霜冻、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时,现有技术的防御能力十分有限,导致大量减产。

3.2 经营管理粗放,果园单产低

定边县果农的种植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研究果树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全县范围内对种植果树的宣传力度不够、培训频次少,相关组织不能及时到位,虽有少量农民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技能,但缺乏系统配套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实践能力,因而,整体力量严重匮乏,致使苹果园经营粗放、产量低(图2)。

图2 定边县苹果管理粗放、产量低

3.3 果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果品质量是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效益及发展前途的决定因素,目前,定边县内主要种植国光、小沙果、红玉等老品种仍占比达到60%,而耐贮存、品质好的新品种不足30%[4],严重影响了县内苹果的质量,同时,果农投资能力有限,品种更新速度太慢,所以导致市场竞争力差。

3.4 技术落后,标准化生产不够

目前,定边县苹果苗木繁育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苗木多从山东、陕西延安、甘肃等地调入,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全县果树方面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跟不上,推广力度不够,还不能对现有果树进行严格统一的栽培和管理[5],全县范围苹果栽植面积的逐步扩大与先进的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不对称、不同步,在技术培训上明显滞后于其他地方。

4 苹果提质增效几点建议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定边县的苹果产业化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针对此,笔者认为,定边县的苹果产业发展要在规范化、标准化上下功夫,引导、帮助果农种出好苹果,特提出以下技术建议:

4.1 因地制宜,改变传统栽植模式

种植技术上选择短枝密植、矮化中间砧密植、开沟栽植等方式;种植区域集中在南部山区的新安边、杨井、油房庄、白湾子、樊学、张崾先、姬塬、红柳沟等乡镇,同时结合当地缓坡,因地制宜发展桃、杏产业。

4.2 选择优良品种,提质增效

目前定边县苹果产业逐渐回暖,但是栽植品种依旧比较传统单一。为更好地发展定边县的苹果产业,一方面要大面积推广富士、鸡心果等优良系列品种,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发展一批早中熟的品种,如玉华早富、黄元帅等,形成成熟梯度,保证不同时期都有苹果供应,进而不断地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4.3 用“新苗”改“旧园”

在现有苹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利用营养钵大苗来翻新旧园,加速苹果苗的更替。栽培营养钵大苗的优势在于:一是它的成活率较高,补苗少;二是在幼树时期的整形修剪和主干形树体培养等方面,都能够省去较多的后续环节,大大节约了成本;三是可以缩短幼树期达1.5 年以上,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能够尽早实现收益。

4.4 提高认识和管理技能水平

苹果产业是一项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苹果树也是对水、肥、土壤等要求比较高的树种,要保证苹果产业更好地发展,就要保证苹果园有科学的管理模式。不仅要普及果园机械化、化学疏花等技术,还要不断地提高果园的土壤肥力,增加果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不定期组织果农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学习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定边县提质苹果树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榆林市定边县: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
为城市提质而歌
存在篮子里的馍馍“麦香依旧”——定边县实行第一书记“职级抵押”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苹果树
分析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苹果树”大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