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叶红茶的加工技术

2023-01-12杨晶黄星球杨文

食品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叶底鲜叶桑叶

杨晶,黄星球,杨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蒙自 661101)

桑叶药食同源,营养和药用价值虽高[1],但其叶具有令人不悦的苦涩气味,直接泡饮虽有功效,但口感和保健功能欠缺。经发酵后的桑叶味甘、性温,可强壮心肌、利尿消肿、帮助消化[2-5],满足原本脾胃虚弱不适宜喝桑叶茶的人群。

参照传统红茶(初茶)制作工艺加工桑叶红茶,分析影响品质的4个重要因素,进行四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并测定其总黄酮、总多酚等功能活性物质,确定桑叶红茶的最优加工工艺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桑叶主要来自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实验基地。芦丁对照品(含量96.6%,Dr.Ehrenstorfer GmbH);原儿茶酸对照品(含量98.0%,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福林酚试剂(国药集团);硝酸铝、醋酸钾、碳酸钠、无水乙醇等试剂均为化学纯(国药集团);醋酸、醋酸钠、柠檬酸、柠檬酸三钠、氯化钠和盐酸(分析纯,国药集团);水合茚三酮(国药集团)。试验用水均为三级蒸馏水。

1.2 仪器与设备

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L204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L500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DZF-6020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K7210 HP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红茶加工工艺的确定

桑叶红茶目前无相应制茶标准,参照国标及其他相关标准法规及参考文献,设计桑叶红茶(初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6-8]。

为确保鲜叶质量、防重力挤压[9],采摘一般在上午8点至10点分批次勤采[10]。

萎凋是鲜叶均匀消散适量水分,使细胞张力变小,叶质变软,酶活性增加,青草气散失[11]的过程。萎凋不足,叶内含水量偏高,芽叶易断碎;萎凋过度,叶片中的水分含量较少,发酵困难,香气低,味道淡[12-13]。

揉捻可充分破坏叶细胞组织,使叶内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化合物接触,促进发酵的进行[14]。揉捻是萎凋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发酵的前过程。揉捻不足,茶汤不浓,叶底花青;揉捻过度,茶叶易断碎,茶汤泽暗,叶底红暗[15]。

发酵是经萎凋、揉捻后在适宜环境下增强桑叶的酶活化程度,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是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关键[16]。发酵对温度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发酵不足,香气淡,冲泡后汤色欠红,味青涩,叶底花青;发酵过度,香气低闷,冲泡后汤色红暗而浑浊,滋味平淡,叶底红暗[17]。

干燥是利用高温破坏酶活性,停止发酵,固定萎凋、揉捻及发酵后形成的品质[18]。干燥程度不足,香气淡,滋味不醇,在贮运过程中易霉变[19];干燥过度则产生火茶,甚至茶叶烘焦,造成品质下降。

1.3.2 感官评定

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相关要求,对桑叶茶的品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操作流程:取样—称样—冲泡—评汤色—闻香气。干茶,审评其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汤色,审评其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等;香气,审评其类型、浓度、纯度、持久性;滋味,审评其浓淡、厚薄、醇涩、存异和鲜钝等;叶底,评审其嫩度、色泽、明暗度和匀整度。

1.3.3 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测定

试验选择NaNO2-Al(NO3)3-NaOH体系[20]作为显色液,用分光光度计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总多酚以杨佳林等[21]采用的福林酚法用分光光度计在760 nm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叶红茶适制性品种研究

分别选取云桑1号、云桑2号、农桑14号、珍珠白、粤葚大10、台湾长果桑6个品种嫩芽及第1~第2片嫩叶、成熟叶按桑叶红茶加工工艺进行初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得到的初茶差异明显。综合考虑,确定采用云桑2号品种的嫩芽及第1~第2片嫩叶为受试对象。

2.2 不同加工工序对桑叶红茶品质的影响

鲜叶采摘后分别萎凋2,3,4,5和6 h后,按轻、中、重三个程度连续揉捻45 min,发酵初期间接揉捻15 min,于26~28 ℃、相对湿度90%左右发酵6,12,18,24和30 h后,在55,65,75,85和95 ℃五个水平下烘干至含水率6%。选定5位评审员按表1标准为每个样品打分、计算。

表1 茶叶感官评审记录表

由图1~图4可以看出:萎凋4 h含水率约60%品质最佳。揉捻程度对外形、汤色差异极显著。适度的揉捻,色泽红亮,香气浓,口感干醇,品质好;较轻,整碎好,但色泽暗、香气淡;较重,易碎,且叶底花青,但口感甘甜。发酵对外形影响相对较小,对口感影响较大,发酵不足和过分发酵皆存在叶底花青现象。发酵不足,口感较甘甜无醇厚感;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口感改善明显,第18小时开始,醇厚感逐渐消失,至第24小时,叶底泛红均匀,差异较小,30 h后有轻微霉变,并伴有类似臭鸡蛋的味道。干燥温度对汤色、叶底差异不显著,温度过低,香气较淡,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茶叶枯焦。

图1 萎凋时间对桑叶红茶品质的影响

图2 揉捻程度对桑叶红茶品质的影响

图3 发酵时间对桑叶红茶品质的影响

图4 干燥温度对桑叶红茶品质的影响

2.3 正交试验优化

由表2极差值分析可知,影响红茶加工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为B>C>D>A,揉捻程度对红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是主要控制因素,其次是发酵时间,然后是干燥温度,最后是萎凋时间。最佳的工艺组合是A2B2C2D2,即鲜叶采摘后,自然萎凋4 h,中度揉捻后在26~28 ℃,相对湿度90%左右条件下发酵18 h,后于75 ℃烘干至含水量6%左右的桑叶红茶各方面品质较好,与单因素得到的结果吻合,与预相符。

表2 L9(34)桑叶红茶最优加工工艺直观分析表

2.4 桑叶红茶总黄酮和总多酚

由表3可得:桑叶茶样本总黄酮含量在14.49~25.85 mg/g之间,2号样品含量最高,达到25.85 mg/g,9号含量最低,二者相差1.78倍;总多酚含量在5.84~24.35 mg/g之间,2号样品含量最高,为24.35 mg/g,9号样品含量最低,为5.96 mg/g,二者相差近4倍。

表3 桑叶茶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

3 结论

桑叶在自然条件下,按红茶(初茶)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桑叶红茶,得出:鲜叶采摘后,自然萎凋4 h,中度连续揉捻45 min,在发酵初期间接性揉捻15 min,在26~28 ℃,相对湿度90%左右室温条件下发酵18 h,然后在75 ℃左右烘干至含水量6%左右得到的桑叶红茶各方面品质较好。从外形来看,形态较好,碎末较少,色泽红亮;从内质来说,有红茶特有的百果香气味,口感甘醇,汤色红亮较深,叶底泛红且均匀。

按此条件制得的桑叶红茶中含有25.85 mg/g黄酮和12.54 mg/g多酚,扣除损耗,红茶的得茶率约为20%。鲜叶经过揉捻发酵加工制作成红茶后,多酚含量有所减少,但口感改善明显。

猜你喜欢

叶底鲜叶桑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浸种时间对不同贮藏年份叶底珠种子发芽的影响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何鹤
往复切割式机采鲜叶品质特点及其名优绿茶适制品类
桑叶迷宫
玫瑰的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