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023-01-12陈强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原材料施工人员混凝土

陈强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上海 200050

1 引言

现阶段,中国建筑项目发展速度加快。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建筑工程行业规模有所扩大,社会各界逐渐提高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原材料中,混凝土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要重点关注施工环节,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从某种角度来讲,重视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从此种角度来看,本次研究具有现实研究价值和意义。

2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1 温度控制不精准

通过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的分析,发现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温度控制并不精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中,有两个主要部分,其一为温度上限,其二为温度下限[1]。做好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制,对于提高混凝土浇筑水平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把控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参数,可避免因混凝土内外温差,出现裂缝现象。不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缺乏对混凝土浇筑期间温度重要性的了解,并未过于重视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制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没有精准的对混凝土浇筑温度进行控制,致使混凝土内部积聚水化热。浇筑完毕后,混凝土内部、外部温差过高,无法使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优势有效发挥出来,引发的裂缝会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

2.2 材料质检不到位

在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材料质检不到位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目前,建材市场中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原材料的质量也存在差异[2]。甚至有些建筑材料,根本无法达到施工质量标准要求。若建筑企业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没有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对混凝土浇筑所需原材料进行考察,没有关注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而且,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现场进入门槛较低,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抽查、复检。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流入到混凝土配比中,不可避免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混凝土浇筑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结构崩塌现象,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2.3 浇筑控制不严格

分析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的问题,发现浇筑控制不严格是其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混凝土的生产,还是混凝土的浇筑,都依赖于大量机械设备[3]。在对混凝土生产前,要以试验的方式,确定最佳的原材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水平。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投料有一定的顺序,搅拌有一定的时间段。为此,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严格按照投料的顺序进行投料,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混凝土浇筑期间,有部分施工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操作技术执行,致使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工作,存在些许问题,没有严格按照浇筑和振捣的要求操作,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由此能够看出,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浇筑控制存在不严格的现象,会对浇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3.1 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要加强对原材料控制的重视。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科学的编制,准备施工所需要的各项材料、设备。通过分析,可明确骨料、水泥和外加剂等,是混凝土主要原材料[4]。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通过科学配比,提高混凝土配制质量。工程材料质量,会对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有影响。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要认真、仔细地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选取适宜的混凝土原材料,使其与工程标准相契合。将原材料送入施工现场时,要由技术人员以抽查、取样复检等方式,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核查,复检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要适当加入粉煤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而且,依据配比加入适当骨料,确保骨料无杂质,避免混凝土出现大面积收缩的现象。在混凝土配比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提高混凝土耐药性,严格按照投放规范,有顺序地投入原材料,明确浇筑的时间、搅拌的时长,合理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因此,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3.2 重视混凝土浇筑

对混凝土正式浇筑前,施工人员要对项目混凝土浇筑要求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先下后上、先整体后局部的浇筑原则。浇筑期间,以持续浇捣方式为主。为使混凝土在浇捣期间,保持连续性,不发生裂缝问题,在运送混凝土时可选择塔吊吊运。实际混凝土运输操作时,施工人员要小心翼翼地控制浇筑速率,避免结构裂缝、离析等现象[5]。在竖向结构,对直梁板底部连接位置进行浇筑时,要暂停至少1h,待下部结构发生沉降后,再持续浇筑梁板结构,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因结构沉降而产生裂缝现象。同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出现裂缝,可选择分层浇筑,浇筑的分层,要低于振捣棒的1.25倍左右,厚度低于500mm。混凝土浇筑时,倾倒的高程为2m左右,若不到2m需要以溜筒或是串筒,作为辅助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期间,要对浇筑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出现不良裂缝的问题[6]。混凝土浇筑温度高,混凝土凝固工作难度越大,可能会在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下,引发不良裂缝。混凝土浇筑期间,温度最好低于35℃。基于此,要充分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重视。

3.3 关注混凝土振捣

在对建筑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时,要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关注。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完成随浇随捣。通过此种方式,确保深处混凝土得到有效的振捣[7]。选取适宜的振捣棒,在振捣时以垂直振捣手段为主。若因施工需求,需要采用斜向振捣手段,则要控制好混凝土表层、振捣棒间的角度,二者的角度最好在45°左右。综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现状中的钢筋、模板情况来看,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振捣设施进行科学的配置,确保插点均匀,且移动的间隔要尽量避免过大。间隔最低在300mm左右,最高在500mm左右,不超过作用半径的一半,插入下层的深度要超过50mm,否则可能会使混凝土的振捣程度有所削弱。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坚持快插入、缓拔出的原则,避免混凝土浇筑后,混合料出现离析或是分层。

3.4 高强度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超高层建筑项目有所增多。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的黏度、强度要求更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泵送高度。此种施工特点,无疑增大泵送施工难度。就中国建筑设备与材料的性能来看,需要不断优化。中国高强度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已经在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得到应用[8]。在应用超高泵送技术时,要应用2泵2管,或是1泵到顶的方式,方可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应用双泵技术的原因,是确保其中一组泵发生故障时,另外一组泵能够正常浇筑,可减少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暂停问题。该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持续性和整体性,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与高压泵配备的清洁技术,能够提高混凝土活塞清理水平,以水洗技术,对混凝土泵送管道进行清洗,降低混凝土块污染混凝土材料的发生率。因而,在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加强对超高泵送技术的应用。

3.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目前,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建筑项目逐渐趋于高层和超高层发展。建筑规模的扩大,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机会。现代建筑的基础相对较好,需要将大量混凝土材料一次性的浇筑到建筑基础中。举例来说,深圳市某金融中心建筑楼盘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将29500m3的混凝土方量浇筑到建筑基础中。将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前者的内部水化热要相对更高[9]。其内部会聚集较多热量,收缩量较强。因而,相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使用后更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在使用时,一般以低热水泥为主,且要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物、减水剂,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效果。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还会以埋设水管的方式,试图降低混凝土内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要蓄热、保湿、养护。

3.6 混凝土协调与养护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安排好各项工作,确保所有环节都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方案执行的。现场施工人员要了解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记录施工各项环节操作流程,确保参观人员了解施工流程,能够及时在施工操作期间,发现不合理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施工人员可采用温度计,对混凝土内部、外表温度进行测量,若发现混凝土温度过高,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目前,比较常用的混凝土养护降温方式,是洒水、覆盖保温物。具体来说,在混凝土浇筑结束2周内,要定期洒水,持续养护周期至少2周。针对后浇筑带部位,养护的时间至少为4周。整个养护期间,要安排专对混凝土浇筑养护区域进行管控,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养护情况,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表层湿润水平。

4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优化策略

在建筑混凝土建筑施工中,为提高浇筑施工质量和效率,要科学配比混凝土,并且重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各环节的检查。一方面,科学配比混凝土。施工人员要严格遵照原材料用途及规范,科学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仔细对水泥成分、性能进行检测,谨慎对材料各级别进行谨慎,保障原材料大力质量。同时,建筑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要以实验室检测、计算等方式,确保混凝土配比标准。此外,在对混凝土配制期间,要科学选择搅拌设施、检测仪器,重视设施仪器的性能[10]。检查相关设施仪器的质量,要求使用的设施仪器要有法定检测检定单位,有国家质检证明,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对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搅拌工序,有顺序地投放材料,把控搅拌细节,注意搅拌时长。另一方面,检查混凝土浇筑各环节。在此期间,重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时化检测。将质量检测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准备阶段,仔细核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提供施工环节的安全质量检测证明,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干扰。施工结束后,对复检施工质量,把关各环节质量。通过以上方式,尽可能避免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性。

5 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筑工程数量有所增多。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住建筑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内容。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践中,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浇筑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论文从控制原材料质量、重视混凝土浇筑、关注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协调与养护等方面,梳理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期望在本次相关内容的探讨下,能够为日后提高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原材料施工人员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