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枯萎病的田间防效分析

2023-01-11赵远征彭静文侯伟峰牟英男路景诗白锦江徐利敏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甲霜增产率衣剂

赵远征,彭静文,侯伟峰,牟英男,路景诗,白锦江,徐利敏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2.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3.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马 铃 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 于 茄 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可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1]。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云南、河北、黑龙江等地[2-4]。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种植面积的增加,马铃薯主产区连作现象普遍发生,轮作倒茬周期缩短,土壤微生态结构失衡,加之产区间种薯调运困难等原因,导致马铃薯土传病害频发且日益严重,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影响巨大[5-6]。

马铃薯枯萎病是重要的土传病害,在世界分布广泛,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侵染所致,病原菌包括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num)等[7-8]。有学者对内蒙古地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F.oxysporum、F.solani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是引起内蒙古马铃薯枯萎病的病原菌[9]。马铃薯枯萎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原菌从根部侵染至维管束,造成维管束变褐、堵塞,植株萎蔫至死亡,剖开薯块内部,维管束部位呈不规则褐变,感病地块发病率可达70%以上,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绝收[10-11]。研究表明,枯萎病病原菌可通过土壤、种薯、残枝等方式对马铃薯进行初侵染,主要从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侵染[12-15],其发生范围广泛,易于传播且防治较困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防控马铃薯枯萎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农田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和生物防治等[16-18]。由于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存在化学农药过度使用和滥用的现象,在防治马铃薯枯萎病时结合生物防治、改良土壤、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来减少农药的使用,具有绿色环保、生态安全等优点。有研究发现,一些拮抗细菌,如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等对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减轻植物病害发生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促生、增产作用[19],因此,利用生物防治对抗马铃薯枯萎病的前景十分广阔。

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药剂和2种微生物菌剂,并选择感病品种在马铃薯枯萎病发病严重的地块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调查了出苗率和收获期马铃薯枯萎病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不同药剂处理下的防效及产量进行了比较,旨在筛选出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治效果好且增产较高的安全药剂。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马铃薯枯萎病防治试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秃亥乡旱作试验站进行,该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0℃,无霜期为124 d,年均降水量为354.1 mm。试验地选择连年种植马铃薯且枯萎病常年发生的圃田。

1.2 供试品种及药剂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由赛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药剂:30%甲霜·噁霉灵水剂、北农13号种衣剂、40%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坤益健微生物菌剂、益普微生物菌剂,药剂来源、用量和施用方法见表1。

表1 不同药剂来源及施用量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0%甲霜·噁霉灵水剂、北农13号种衣剂、40%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分别设3个用量处理,坤益健微生物菌剂、益普微生物菌剂各1个处理,不施药为对照(CK),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8.8 m2(9.6 m×3 m),种植行距90 cm、株距40 cm,施用面积共计86.4 m2。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021年6 月中旬出苗结束后在各小区采用样方法调查出苗数,计算出苗率。在收获期每小区随机选取2.7 m2收获,将收获的薯块清洗、晾干、称重,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增产量、增产率。计算公式为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和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及后期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不同处理的出苗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苗率均在94.00%以上,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并未抑制马铃薯的出苗。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由图1可知,不同药剂在不同施用量下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治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防效均可达50.00%以上,其中,30%甲霜·噁霉灵水剂900 mL/hm2喷淋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66.70%;其次为北农13号种衣剂55.05 mL/hm2拌种,防效为64.60%;30%甲霜·噁霉灵水剂600 mL/hm2喷淋、北农13号种衣剂33.00 mL/hm2拌种及40%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0 mL/hm2拌种的防治效果较低,防效在53.00%~55.00%;而坤益健微生物菌剂和益普微生物菌剂拌种的防效分别为59.66%和58.00%,防治效果显著高于3种化学药剂的最低施用量处理。

图1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2.3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能使马铃薯产量增加,同一处理的不同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30%甲霜·噁霉灵水剂900 mL/hm2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增产量为289.03 kg/hm2,增产率为19.50%,其次为坤益健微生物菌剂处理,增产量为202.95 kg/hm2,增产率为15.28%,40%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0 mL/hm2增产效果较差,增产量为60.03 kg/hm2,增产率仅为3.70%,而其余处理的增产量在100.00~191.00 kg/hm2,增产率在7.40%~13.00%。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采用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共5种药剂对马铃薯枯萎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效均可达到50.00%以上,且未对马铃薯的出苗和后期产生不良影响,不同施药剂量对该病害防治效果及增产率存在一定差异。整体而言,30%甲霜·噁霉灵水剂900 mL/hm2喷淋处理,北农13号种衣剂55.05 mL/hm2拌种处理及坤益健微生物菌剂1 125 g/hm2拌种处理对该病害防效较高且增产效果好,可作为防控马铃薯枯萎病的药剂。

近年来,在防治土传病害中利用微生物制剂、生物有机肥、抗性品种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使用芽孢杆菌菌剂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枯萎病有一定防控效果[20-21]。化学防治虽见效快,但是存在农田污染及残留等问题,在选择种类和使用剂量上需要结合前期药效试验基础充分考虑。由于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组成具有多样性,遗传变异性高且传播较强,增加了该病害的防治难度,单一的防控措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抗病品种、化学制剂及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3]。今后将继续开展关于马铃薯枯萎病不同防治措施相结合的防控研究,以期集成最佳防治技术,为马铃薯枯萎病综合防控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甲霜增产率衣剂
手性农药甲霜灵在土壤微生物中降解的研究*
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雷帕霉素联合甲霜·噁霉灵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效应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