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农村水系智慧管护创新模式研究

2023-01-11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系河湖管护

孟 宇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分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

农村水系是指位于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塘坝等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该系统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及景观等功能。农村水系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和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辽宁农村水系面广量多,治理力度远远不足,流域面积在200km2以下的河道尚未开展大范围治理,还未全面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区域还存在河道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城乡接合区域尤为严重。农村河湖水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河湖淤塞萎缩、连通不畅。农村河湖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淤积阻塞,部分河湖甚至萎缩,平原河网地区断头河、断头河问题依然存在,河流之间水系连通功能丧失,自然环境和生态功能不仅消失,河道之间的水流流动、水体净化、水文化景观等功能也无法实现。二是水生态空间被挤占,农村河湖水域空间遭受挤占,河道岸线由于人类活动,其自然形态破坏情况较为严重。河道汛期行洪受山区侵占河道影响十分严重。三是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不足。辽宁农村河道缺水断流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地区农村河道长年缺水断流,河道功能濒临退化。近些年来,对于农村水系管理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其管护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此文章针对辽宁省农村水系存在的问题及现行管理体制弊端,总结分析现行管护问题,研究适宜农村水系管理的四种智慧管护创新模式,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盘山水系农村水系连通项目的建设管理。

1 农村水系现行管理弊端

1.1 重建轻管,管理粗放

农村河道水系治理施工规划周期较短,工程治理完成后需要运维和管理的周期较长,项目建设法人和管理人员模糊的职责分工是重建轻管的根源所在,农村水系管理和建设存在两层体制。中央投资是农村水系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省水利厅是项目建设立项决策单位,市县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工程管理。中央资金大都不考虑农村水系治理建设配套管理项目和资金,也不对治理项目进行直接管理。市县对其建设配套资金存在较大难度,更对管理配套资金无力承担。农村水系管理单位承担直接的管理职责,却通常不能决定管理设施投资费用。一般随着河道治理工程完工投资也就结束了,设施重新管理资金一开始就没有,使得河道治理工程的运维和养护很难得到有效管理,工程设施年久老化失修现象较为严重。

1.2 机制不成熟,力量薄弱

河湖管理部门较多,涉及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及公安等多个部门。随着辽宁省河长制的施行,各县区已形成以河长为中心的河湖管理体系,但我省河长制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制度和机制仍不够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仍不成熟。

目前,辽宁省河湖管理保护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不完备,基层地区的专业执法队伍人员短缺,水利执法方面资金投入较少,造成硬件设备落后,水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滞后。

2 农村水系管护创新模式研究

农村水系管理体制改革应全面提高河道管理能力,引入水系管理模式便捷化等先进理念,积极推动水系智慧管理模式,利用视频监控、数字模型、无人机航拍等先进设备和手段监控河流水系运行情况,实现“建、管、养、用”一体化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防洪、水资源、水文化、生态环境保障。

农村水系管理模式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体制和适宜农村水系的管护模式,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减小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和破坏性,让农村水系在农村区域防洪排涝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2.1 “河(湖)长制+互联网”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农村水系河长制、湖长制建设,各县区政府应高度重视,把农村水系作为振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加强农村水系组织机构建设,明确职责,做到真正落实到位、落实到点、落实到人;加强协调、配合与联动,明确各部门分工,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统一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各县区人大、政协的监督考察作用。

在利用现有的河湖长制平台的基础上,紧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推行农村水系“河(湖)长制+互联网”智慧管护模式,利用GIS系统、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落实河(湖)长工作的目标管理、任务督办和绩效考核提供抓手,实现农村水系管理上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2.2 “法治化+网格化”执法监管模式

建立以县区、乡镇(街道)、基层河道所执法监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网格监管责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农村水系项目区点多、面广,建立工程网格化管理机制,使项目管理人员从发现、处理、复核、上报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全面提升工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3 “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政府管理”的管护模式

共享经济红利,利用投资机制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用水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参与项目管理与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深度挖掘“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政府管理”的管护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共治和社会共享,通过企业分红、带动就业等方式回馈百姓,实现共同发展、互利互赢的新局面。

按照“先见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为加强盘山县水系项目管理成立了西部水利服务总站,下设苇场、镇级水利服务站(用水协会)形成“水管员(水利员)+运转员+堤防巡护员+河湖渠系保洁员”四员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借助水利自动化和智慧化平台,进行监测、调度管理,盘山县西部镇、街建立的管护机制,与试点县项目建成后的水利工程状况、运行管理任务、维修维护工作量基本匹配,通过水价改革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可以保证工程效益长久发挥、河湖面貌越来越好。

2.4 “树立典型+示范宣传”管护模式

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历史悠久,只有在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认识到水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及使命感。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展示馆、水利科普基地、水利风景区等打造精品水文化,使理念具体化、观念形象化,同时增强水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盘山县水系项目智慧平台及自动化工程建设,综合了教育、科普、宣传、研究、交流和休闲等功能,核心区分为水之流韵、水之治理和水系连通三大部分。水之流韵展区采用图文展示、多媒体特效和视频演绎,生动展现辽河流域水利历史和文化;水之治理展区采用图文、多媒体触控的方式,从防洪除涝、灌溉抗旱、水利工程等方面进行展示;水系连通展区通过多媒体触控的方式,展现出盘山县水利工程的重要枢纽、水网连通情况、治理成果等。工程建设完善了盘山水系各节点建筑物的自动化监测水平,发挥指挥平台作用,全面增强农村水系管理水平;宣传“水文化”的有关知识,介绍水与人类、水与自然、水与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唤起人们爱水、护水、节水、用水的意识;重点宣传盘锦地区水文化历史,近年防洪减灾、河道治理、农业灌溉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水利成就,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结语

农村水系管理体制改革应全面提高河道管理能力,引入水系管理模式便捷化等先进理念,积极推动水系智慧管理模式,利用视频监控、数字模型、无人机航拍等先进设备和手段监控河流水系运行情况,实现“建、管、养、用”一体化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防洪减灾、水资源、水文化、生态环境保障。可建立以县区、乡镇(街道)、基层河道所执法监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网格监管责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行为。随着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水系河湖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