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课程思政目标设立与思政元素挖掘

2023-01-11郑燕芳南丽红王玉露贺龙刚陈亚萍陈剑钰王英豪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药理学思政实验

郑燕芳 南丽红 王玉露 林 雅 贺龙刚 陈亚萍 陈剑钰 王英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课程思政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即从新时代本科教育的特点出发,将思政教育元素,包括思政理论、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使课程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青年人才[2-3]。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药物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联系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其中也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药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设立正确的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帮助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的医药学人才[4-5]。

1 药理学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根据福建中医药大学(我校)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办学定位。我校的绝大部分专业包括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护理学等均将《药理学》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课程特点,设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医药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②能力目标: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与思政内容相融合,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的客体转换成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中,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知识储备[6];③思政目标:通过对课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为国学习的信念。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同等重要,对待工作应该认真负责,养成审慎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按道德规范为人民服务[7]。

2 药理学课程具体思政目标设定和思政元素挖掘

2.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同时受到崇洋媚外、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袭,对其三观造成极大冲击[8]。在教学过程中可列举中国科学家在药学研究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我国杰出药学家屠呦呦,受到晋代葛洪编著的《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带领团队,经过反复的药理实验,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疟疾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为祖国赢得荣誉。通过介绍典型案例,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9]。

2.2 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观念,认为西医比中医好,使得中医药专业的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信心,学习起来没有动力。在课上,可以介绍药理学在医学和药学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许多中医药专家通过大量药理研究开发的药物,如连花清瘟胶囊等,在防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让学生意识到中医药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药理学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学成后可以改善人类健康的专业自豪感和舍我其谁的专业使命感[10]。

2.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意识

在药理实验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小鼠、大鼠、家兔等实验动物,这些为人类健康事业牺牲的实验动物,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实验课中应该教育学生要对其怀有敬畏之心,在实验过程中不要玩弄实验动物,不要为了博眼球去拍摄实验视频发布网络,并且在实验中要善待动物,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实验结束后对动物实行安乐死等措施,以保障动物福利。以此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伦理道德意识,并从动物拓展到患者身上,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做到医者仁心[11-12]。

2.4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根据对青少年吸毒现状的调查发现,由于禁毒教育不足,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误入歧途,参与吸毒、贩毒[13]。在讲授中枢镇痛药的过程中,通过对吗啡类药物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的介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吗啡等特殊药品的两面性,对其合理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造福人类,但如果滥用就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4]。

2.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药理实验通常需要学生分组进行,通常4~6人为一组,设组长一名,在实验前对每一名组员进行分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动物标记、称重、给药量计算、给药、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步骤[15];在理论课教学中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选择代表性的药物,分组制作PPT并在班级进行汇报,这些均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取长补短的团队合作精神[16]。

2.6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药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是验证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验中也有可能出现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实验结果,这时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倡导科研诚信,并且认真仔细地分析实验过程,找出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努力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7]。在探索性试验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有资源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并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与老师讨论等方式自主设计创新实验,以此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18]。

2.7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敬业精神

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药理实验中部分内容较复杂,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需要学生完成耳缘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难度较大的操作,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动手,这时老师应对其进行鼓励,同时耐心辅导学生胆大心细地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敬业精神[19]。

2.8 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保护意识

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垃圾分类,切记不可随意丢弃药理实验课上所产生的废物,如废弃针头、刀片等应投入专门的利器盒,以免伤人;注射针筒、手套、口罩等按医疗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动物尸体、组织等应该集中送回实验动物中心进行统一处理。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生态环保意识[20]。

3 药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

药理学的授课形式有理论讲解、实验操作、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思政元素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融入。

3.1 教师从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案例讲解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之人,仔细挖掘专业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提取出来,在课堂上以经典案例讲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两辆马车在新教学理念的轨道上同向同行、互相促进,协同发展[21]。例如在讲到平喘药克伦特罗时,可介绍其作为β受体阻断药具有平喘作用,同时也叫“瘦肉精”,一些不法商人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可以促进动物生成肌肉,加速脂肪分解,提高瘦肉率,从而提高利润,但是这种肉类被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心悸、肌肉震颤、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非法添加“瘦肉精”将受到法律制裁[22]。

3.2 结合时事热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及时获知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巧妙利用互联网新闻、视频、影视剧等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渗透家国情怀[23]。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映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程思政教育题材,片中既有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历程、治疗效果以及专利权属等专业知识,也反映了部分进口药物过于昂贵的社会现状,主人公对无药可救的患者感同身受的人文关怀深深感染了所有关众,李克强总理都为此批示尽快解决抗癌药降价保供的问题。可在课前推荐学生观影,课上与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以及为人类健康奋斗的职业使命感[24]。

3.3 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的三观形成有较大影响,且身教往往重于言传,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还要有坚定的信仰、充分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深入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怎样培养人?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学生面前做好先锋模范作用[25]。

4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学生、设计者是教师,教师要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增强思政育人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程设计,从课程中挖掘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之人,不断积累其他线上线下思政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药理学思政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