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沁河“一河一策”方案修编浅析

2023-01-11

山西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沁河干流河道

马 芳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2018年1月山西省编制了《山西省沁河“一河一策”方案(2018—2020年)》,河长制工作经过三年的逐步推进,河流管理和治理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但随着河湖管理和治理理念的逐步转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河长制各成员单位职责转变,河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梳理,2021年对其进行修编,完成《山西省沁河“一河一策”方案(2021—2023年)》,指导和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

1 沁河概况

沁河属于黄河的1级支流,源于山西省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经沁源县、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在泽州拴驴泉流进河南省,于武陟县南贾村汇入黄河。沁河全长将近500 km,山西省境内全长363 km、流域面积12 304 km2。现沁河干流上建有大型水库张峰水库、中型水库和川水库和26座中小型水电站。《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 14/67-2019)确定沁河干流水环境功能以水源保护为主,水质要求为Ⅱ~Ⅲ类。依据《山西省沁河“一河一策”方案(2018—2020年)》,沁河实施了河流管理和治理的三年行动方案,河流管理和治理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在2020年,其干流段的水质监测系统已无法检测到劣Ⅴ类水体,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大于85%,干流水质完成省定目标要求。

2 河流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河流现状

(1)水资源保护:现阶段干流沿线5个县总用水量接近3亿m3,以地表取水为主,主要用途是工业农业用水。依据长治市、临汾市和晋城市3个地级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2020年各县用水量均未超过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均达标。

(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2020年6月各县沁河干流段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已完成,但土地确权工作尚未完成;防洪体系基本完善,乡村河段存在个别区域不达标问题;各县认真开展了清河专项行动,黄委、水利厅等下发的“四乱”问题清单已全部销号,河流面貌明显改善。

(3)水污染防治:干流区域的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存在面源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包括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污染(雨污分流不彻底)、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旅游区污染。

(4)水环境:2020年干流段的水质监测系统已无法检测到劣Ⅴ类水体,除龙头断面8月份COD超标外,其余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总体保持优良。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大于85%,完成省定目标要求。

(5)水生态:2018—2020年实测径流资料的统计分析,近三年无全河断流现象,但近年来由于和川水库拦蓄调水影响,坝下河道内水量较少,水面萎缩严重;两岸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

2.2 存在问题

(1)水资源保护。干流沿线沁源县和安泽县尚未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张峰水库已向晋城市供水,但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未划分。

(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各县河道范围内土地确权工作尚未完成;巡河制度未常态化,河道“四乱”问题偶发性现象依然存在。

(3)水污染防治。沁河沿线涉水排污企业虽已完成排污口整治,但企业排水监管、风险管控机制不成熟,应急处理能力较差;沁河沿线人口分布相对集中,部分乡镇无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率不高、雨污分流不彻底;沿线农村居民耕作施肥、灌溉、生活排污、畜禽养殖、垃圾无序倾倒等造成面源污染问题;沁河沿线多有依水而建的农家乐、民俗村、旅游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有水污染隐患。

(4)水环境。沁河干流上部分国控断面未实现水质自动监测;水质监测控制断面偶有不达标现象。

(5)水生态。沁河干流修建水电站和水库,在发挥供水、发电效益的同时,存在挤占河道生态流量问题,飞岭站现状生态水量不满足需求;局部河段存在采砂、围垦、倾倒废弃物等侵占河道、污染水质现象;已建防洪堤防岸坡覆土后未绿化,生态环境差;干流沿线煤炭和煤层气开采导致流域局部地段地表、地下水水位降低,排水处理不规范影响水质。

3 管理保护措施

3.1 水资源保护措施

3.1.1 继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各县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纳入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提高工业、农业和生活节水效率、建设水资源综合调度系统、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等措施,截至2023年将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在3.5亿m3。

3.1.2 加强水资源保护,并对造成的水循环条件破坏进行修复

根据沁水盆地煤层气田开发利用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沁水盆地煤层气开采规模,科学合理地规划煤层气开采区域,强化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降低煤层气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同时开展对煤层气开采修复措施的研究。

3.1.3 饮用水源保护

完成张峰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逐步实施张峰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3.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措施

3.2.1 推进河道确权工作

在经政府公告的沁河确权划界报告基础上,水利、自然资源局、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配合,积极探索河道管理范围内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与水域转化变更的途径和程序,最终确定河道、包括水利设施及附属建筑物的管理范围。将沁河水域岸线保护内容纳入省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用途管制。

3.2.2 河道防洪体系建设

各县配合省、市关于沁河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百里沁河经济带”等规划,持续推进沁河防洪体系建设。

3.2.3 巩固“清四乱”成果

开展沁河流域“清四乱”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基本消除“四乱”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健全常态化规范化机制;创新生态执法体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涉河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巡河履职成为常态,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定期组织日常巡查,不定期组织专项整治,巩固“清四乱”成果。

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3.3.1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各县建立沿河排污口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排污行业水污染防治设施深度治理改造,对已完成水污染防治设施深度治理的行业开展“回头看”,确保工业废水处理率、达标率、达量率达到100%;加快企业高盐废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回用系统建设;工业企业厂内尽可能修建雨水蓄积利用设施,进行雨污排水收集管网的分流改造,杜绝雨水排放口偷排生产废水行为;加强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排查整治,严防利用汛期直排或偷排工业废水,逐步完善工业企业排水和风险管控。

3.3.2 城镇生活污染防治

沁源县沁河镇、安泽县府城镇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管网全覆盖;构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启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各县沿河90%以上的建制镇将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出口建设小型湿地。

3.3.3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各县对水源地周边、干流沿线3 km以内的行政村生活污水依据人口、经济、地形等因素布设污水处理设施,杜绝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保障80%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正常使用。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各县对水源地周边、干流沿线3 km以内的行政村,每个村配备垃圾转运车、垃圾箱,鼓励农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实行“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最终实现“户分类,村收集、清运,镇处理”的模式。

3.3.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业耕作:各县继续推行化肥、化学农药减量行动;加强农田灌溉排水管理,退水渠除雨季外闸坝采取封堵措施,以免灌溉退水进河。有条件区域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持续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畜禽养殖:引导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养殖,规范养殖企业饲料、兽医等投入品使用;优化养种业布局,推动粪污还田利用;推广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发展畜禽有机肥加工企业建设。

3.3.5 旅游区污染防治

涉水旅游区建设实用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封堵其直排入河口,禁止任何形式的随意倾倒垃圾现象发生。

3.4 水环境防治措施

安泽县、阳城县分别在二郎神沟断面、润城断面建设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各县维护在线监测网络良好运行,建立长效水质监测机制;推动沁河支流“一河一策”方案的落实,确保各支流汇入沁河的水质均满足相应河段功能区水质要求,

3.5 水生态修复措施

3.5.1 生态流量保障措施

按照《沁河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中的调度方案,结合沁河干流蓄水工程布置、取用水情况,留足河道生态用水,必要时利用和川引水枢纽工程和张峰水库等水利工程实施生态补水,保障生态流量。

3.5.2 强化河岸生态建设

沁河干流段有条件区域,堤外100 m范围内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堤内建设湿地,保护水域及其岸线空间;水域范围内种植芦苇、美人蕉、香蒲等当地适宜的亲水、喜湿水生植物,两岸建设鸟类栖息地;河道内依据水量恢复情况实施净水渔业养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措施,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

4 结论与建议

沁河属于省管河流,流经3个地级市,涉及5个县级行政区,落实一河一策的重点和难点是各级政府的联防联控、联动共治。经过3年来各级河长办、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各类企业、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用水总量达标、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河道面貌明显改善,河流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现阶段需针对不同河段明确治理侧重点,提出针对性强的措施,完成河长制的工作要求。此外,沁河支流众多,治河时要树立先治污后治河、先支流后干流的理念,重视流域的生态修复,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沁河干流河道
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沁河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定向钻工艺管道穿沁施工关键技术参数选控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