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2023-01-11

山西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长制汾河晋中市

五年来,晋中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抓手”作用,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河湖执法监管各项工作,打造出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健康宜居的幸福河湖。

一、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治水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晋中市于2017年全面建立河长制,设立了市县乡三级河长工作体系,2018年根据实际,将河长制延伸至村级,2019年经过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改革,形成了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巡河员、河湖警长、检察长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特别是2020年以后,各级党委进入到河长制体系之中,市、县、乡三级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本级双总河长,高位推进涉河湖相关工作,河湖长制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共设有市级河长7名,县级河长95名,乡级河长195名、村级河长1 324名、市、县河长助理91名、河湖警长156名、检察院联络员12名、巡河员968名,在市、县河长办的综合协调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五年来各级河长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身体力行,从巡河工作入手,累计巡河30余万次,发现处置问题2万余处,组织召开协调部署会400余次,统筹推进河长制六大任务的落实。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市级河长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查制度、河长巡查工作制度等17项制度;推进“河湖长+N”管理模式,压实河湖长、河湖警长、河湖检察官、巡河员职责;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组织上下游、左右岸的地域联席会议,共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重大问题的解决;开展部门间联席会议,共享信息,共商对策,统一调度,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形成共治共管合力。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能力,推进河湖管护现代化水平,晋中市按照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改革“关于加快推进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自主研发建设了河长制数字可视化信息平台,实现了“天地一体”的河湖智慧化动态监管。平台包含了“水系一张图”、OA办公系统、问题现场复核、无人机巡查展示、固定摄像头AI识别、轨迹定位等功能。实现了各类信息的便捷化查询、分类汇总和电子化应用,解决了河湖划界成果电子化应用难题,推进了河湖岸线问题、“四乱”问题的动态监管程度,极大提升了河湖管护的能力和效率。

四是强化考核问责。河长制建立之初,晋中市将全面落实河长制作为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作为干部晋升的一项重要依据。根据河湖长履职、部门分工、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各年度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实际,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既正向激励、树立标杆,强化示范引领,又反向约束、形成震慑,倒逼各级河长办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真正做到问责激励两端发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

二、紧盯突出难点,推进水质提升

晋中市地处山西中部,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方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分布空间与时间不均衡,多数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河流自净能力较差。加之历史欠账较多,河流水质普遍较差。河长制成立之初,全市11个国省考断面中有3个为劣Ⅴ类,3个国考断面中有2个不达标。2017年以来,以河长制为抓手,全市打响了水污染攻坚战,通过压责任、上项目、强管理,全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实施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全市河流水质得到显著提升,至2020年底,全市河流水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24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优良断面由河长制建立之初的12处提升至14处,水质断面达标率由50%提升至95.65%。特别是太榆退水渠水质污染问题,太榆退水渠是晋中市城区最主要的污水和汛期洪水的通道。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太榆退水渠是长期影响汾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正因为此,在河长制实施后,省、市两级将此退水渠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之中。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了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正阳污水二厂扩容、提效改造、滞洪区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等工程,太榆退水渠水质得到显著提升,在2021年1—9月水质监测中,太榆退水渠东贾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高于地表水Ⅴ类考核标准。昔日臭气熏天的水渠得到彻底整治,水鸟、鱼类开始到此繁衍生息,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三、坚持示范引领,打造幸福河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两山七河一流域”“五湖治理”总体部署,围绕建设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坚持示范引领、分批建设的原则,以汾河、潇河、龙城片区为重点,以河流为纽带,实施百里汾河、百里潇河、龙城区域、云竹湖区域“三个百里”廊带建设和云竹湖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建成了水清流畅的生态河流、畅通便捷的生态绿道、赏心悦目的彩色林带、休闲健身的体验带、诗情画意的文化带、开放创新的产业带。使百里汾河、百里潇河、百里龙城区域以及云竹湖形成一个“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有机相融,功能业态充满活力的新兴片区,为全省河湖生态修复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晋中治河模式。

四、深化专项行动,携手整治疑难问题

针对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晋中市有的放矢组织专项行动,包括:针对垃圾围河问题,开展了水污染攻坚战清河行动;围绕汾河核心区干流“安全蓄水、干净蓄水、成功蓄水”,开展的保障汾河生态修复核心区干流蓄水行动;围绕消除汾河流域黑河、臭河、垃圾河,开展的汾河流域“清三河”专项行动;为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保清流”专项行动;为杜绝出现违规排污事件,开展的入河排污口紧急排查行动;为保障河流安全度汛,开展的“清河”专项行动;为打击河流管理范围内存在“四乱”问题,开展的“清四乱”专项行动。五年来累计清理整治垃圾、堆渣近100万m3、拆除涉河建筑1万余m2、清理影响行洪的阻水林木、高秆作物6.67余hm2,打击各类违规采砂事件80余次,协调全市七座水库向下游河道补水近4亿m3,极大改善了下游河道风貌和生态环境,规范了河流秩序,为幸福河湖建设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介休义棠镇师屯北段煤堆问题、物流仓储问题、昔阳县东冶头违规鱼塘、平遥县垃圾桥等问题的整治,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形成治理一件、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2020年之后我市建立了河湖长携手检察长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了河湖长制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五、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管河护河新局面

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及晋中河长微信公众号,多渠道宣传河湖长制的政策措施、重要意义、取得成果。主要河道岸边显著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流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充分利用微信“随手拍”、省河湖有奖举报热线、水利部12314举报热线,打通全民管河、护河的便捷通道。晋中市作为山西省高校聚集区,市河长办积极对接各高校,启动了“河湖长制校园行”系列活动,开展河长制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更多大学生关心关爱河湖,充分发挥青年学子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河湖环境、关注河湖生态、关爱河湖健康的良好氛围,共同打造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的生态晋中。

猜你喜欢

长制汾河晋中市
陪汾河走一走
陪汾河走一走
节水专栏约稿(征稿)函河湖长制专栏约稿(征稿)函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跻身全国前5!黑龙江省河长制湖长制年度大考亮出成绩单
汾河水韵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