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与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

2023-01-10王天民高涧竹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育人时代

王天民 高涧竹

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1]216从实践出发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被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213,反映了马克思对以往旧哲学的超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实践的全新理解。因此,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特别是提升实践育人工作的需要,深入研究《提纲》中马克思实践观的地位、精神特质,对于返本开新,坚持和传承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深化和完善新时代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观在《提纲》中的地位

马克思在《提纲》中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体论哲学思维,确立了新的实践观和以实践为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阐释认识论问题的核心理念,诠释主客体统一关系的理论基点,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形塑和确立了马克思全新哲学思想体系。

(一)实践是阐释认识问题的核心理念

针对旧唯物主义僵化的“客体思维”以及唯心主义片面的“主体思维”,《提纲》开宗明义,提出要“从实践出发”理解认识问题,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的认识论,对认识的规律与本质进行了全新阐释,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首先,实践是联结人与世界的桥梁。人们通过实践接触到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其次,人的认识在实践中形成。一方面,人的认识来源于自身以往的经验,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定的逻辑和认识方式,以此来认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人的一部分认识来自前人创造的理论,书本上的知识归根到底是前人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书本中的知识作为间接经验来源于他人的直接经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35,从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过程看,任何一种新的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淀。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课题。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和研究,丰富自身的认识。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世界,才能更好地改变世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153,要破解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就必须在理论或认识方面有新的突破。其次,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和超越旧的认识的过程,随着人们的实践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会对客观世界产生不同的认识,因此产生了思维是否正确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提纲》立足实践给予了积极的应答:“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137-138也就是说,实践作为主观与客观的直接现实的结合,能够现实地检验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确认理论的逻辑自洽性和现实阐释力,从而确认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二)实践是人与环境统一的中介

在实践活动中,人对环境有改造作用,同时环境也会对人产生影响。因此要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要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实践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即“环境决定论”和“精神万能论”。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决定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3]134,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他们认为人与人天然平等,而造就人与人不同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外部的环境,正如爱尔维修片面强调的“人的天然的善良和教育的万能”。[5]333他们之所以片面强调教育和外部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实践观点,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对教育者和环境的改变和塑造作用。

与此相反,持“精神万能论”观点的人忽略了客观因素对人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虽然人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但是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决定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人也要受到客观环境和客观事物的制约。客观环境和客观事物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性和相对独立性,这种客观性和相对独立性必然对人产生一定的制约。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缺乏正确的实践观,不仅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陷入思想误区,而且对人本身的理解也存在偏见。一种观点认为人完全是自然存在物,应当完全顺应自然的规律;另一种观点则片面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甚至把人视为不受任何制约限制的纯粹理性或绝对精神。他们的错误就在于把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割裂开来,片面夸大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找到能够将二者统一起来的中介。马克思认为实践正是连接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中介,实践是“自然基础和人的活动统一的范畴、客观性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范畴”。[1]24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要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分裂成的属人世界和自然世界统一为一个世界,解决这两个相互对立的世界的矛盾”。[1]236可见,立足实践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能够在肯定环境的制约作用的同时,肯定人的主体地位,从而确证人是借助于具体的环境进行能动的实践活动的高级生命。

(三)实践是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视点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实践是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视点。

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类本质。虽然某些动物也能从事类似劳动的活动,但是动物的活动是片面的本能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6]274一方面,人在劳动中创生而成为人。人由猿进化而来,逐渐由四肢行走变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在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脑和器官也开始发展,“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2]377,因此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另一方面,劳动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158动物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命所需的生存资料,但人通过劳动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劳动是人的生存基础。

实践是人的本质现实的实现和确证方式。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5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突出强调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实践性,批判和超越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机械抽象的理解。费尔巴哈通过感性直观认识的人是孤立的、机械的,他把人看作“感性存在”而不是“感性活动”,即把人的本质看成一成不变的、与生俱来的物,而不是把人放到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方式中来理解,看到具体的、能动的、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具有时代性的差异和变化,“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22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也在变化,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即使是同一个“我”,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不能将人看作是固定的、僵化不变的,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实践的对象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在确证,即实践活动的客体对主体的确证。“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6]306,人在获取生活资料时,对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使其符合自身生活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物化到对象上,在看到客观对象的变化时,人也就看到了自身的能力,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不仅如此,人们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也就怎样。”[7]38这里的实现活动就是实践,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对象来认识自己的本质,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本身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二、《提纲》实践观点的精神特质

新的实践观点作为形塑马克思新哲学思维的理论基石,彰显出新的思想个性和精神特质。

(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强调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首要特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突出体现为活动的目的性与创造性。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一方面,人的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追求一定的价值。通过实践这一中介,将主体的观念作用于客观事物,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将客观世界改造成为理想世界。并且主体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是机械地把头脑中的观念落实到客观世界之中,而是会对自身活动的结果进行认识和评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等进行变动和调节。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践活动前就已经在头脑中预设了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413同时提出了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422这都是对未来世界的预测,所预设的结果虽然并不是当下的现实状况,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为目的性活动的预测,必然会对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进程发挥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第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人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资料,同时也创造着人的生活以及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8]15一方面,人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与动物的差别之一,这体现在人能够利用、驾驭自然规律,使客观世界更符合主体生活的需要,而不是机械被动地屈从于规律的支配,从而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几乎不可能产生出来的事物。动物的活动不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动物的活动不是自觉的,动物的活动由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所决定,只能在“自然的范围”内活动。另一方面,人创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人能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客体的信息反映到主体中,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客体的内容,掌握客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认清客体的本质,人的知识得到充实,精神世界得到不断的丰富。

(二)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172-173在实践过程中,人与环境必然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

第一,人类活动具有主动性,人类不会拘泥于客观世界所提供的现成环境。人们总是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存在状态,在客观世界中实现人自身的需要,即“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3]134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将头脑中的设想对象化到客观世界中,“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9]208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第二,人类活动具有受动性,被环境所制约。首先,人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人是自然存在物,需要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才能生活。人们将自然物处理、转化后生成物质资料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次,人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中,要受到环境客体的制约,即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规律。再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人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作为主体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自身也会被认知、被改造。也就是说,环境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无法脱离环境进行,在实践过程中,人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和塑造。

第三,人与环境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与其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每一代人都会受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既定状况的影响。以自然产品为生活来源的原始人,农业社会的农民,工业社会的工人,莫不体现着人与其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的一致性。一定的生产力就是人们表现自身的方式,“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147当然,每一代人都会在既定的、从历史继承下来的物质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环境。

(三)倡导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辩证法哲学的基本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理论根源。革命精神倡导破旧立新,要求我们用发展的、动态的、批判的眼光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强调世界的生成变化性,要求改变现存世界。早在康德的著作中就提出了“实践就是改变世界”的观点,但是康德只强调了动机而没有强调结果,认为头脑中的思想活动也是改变世界。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这种观点,深刻地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136这里的改变世界强调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使世界发生现实的变化,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现实的具体过程及其结果。

第二,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强调理论的发展性,要求消解终极真理。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都试图寻找世界的本原,认为本原是一成不变的,其他事物都是由这个本原变化产生出来的。因此以往的哲学都是本体论哲学,即以本原为基础建立一套一成不变的、包罗万象的体系,并认为自己的哲学体系能够对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给予回答,这样就把哲学“封闭”了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在根本性质上不同,它彻底否定了那种追求永恒的绝对真理体系”[1]6,其哲学体现出的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就在于对终极真理的消解,强调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批判试图找到能够解释一切的永恒真理的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1]8其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

第三,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强调价值观念的时代变迁性,要求确立新的价值尺度。这一价值观念就是在批判中不断创新的观点,即按照新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类新的生命需求和生活境界,扬弃旧的价值尺度和审美标准,确立代表新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精神的新尺度、新标准,引导和推动人类文明水平和精神境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0]254每一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赋予价值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提纲》实践观念对高校实践育人的启示

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路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近年来围绕实践育人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将实践育人列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11]马克思实践观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理念,为我们深入落实新时代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思想启示。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育人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育人模式,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以学生实际状况为前提。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发展背景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过“原则在先”的观点,认为在思想和物质世界的关系上,思想原则不是物质世界的出发点,而是人们对外在物质世界长期研究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各项工作原则和教育规律,都是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使原则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生动灵活地应用原则,使原则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进步。

其次,以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很强的时代感,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规律,才能够体现出亲和力并取得成效。当前大学生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愈益增长,更加愿意表现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另一方面,大学生身处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其交往变得逐渐虚拟化。当代青年需要社会参与,他们渴望真实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12]49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据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规律,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自身的个性,通过线上线下的全面实践,使其得到充分的磨砺和锻炼。

第三,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目标。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包含着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回应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追求。一方面,高校实践育人要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要为起点和前提,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学生自强自立、回馈社会的精神;[13]311另一方面,高校实践育人要以积极引导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为重心和关键。实践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

(二)营造优良的实践育人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围绕人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与其他实践活动一样,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不是脱离环境的实践。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4]410新时代推进实践育人,必须立足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互动变化的思想,全面把握当前教育生活环境的新特质、新状况,特别是要针对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不同特点及其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实环境中有利的物质文化因素,全方位地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比如,利用祖国的名山大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在这些地方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文化资源,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浓郁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中受到影响和熏陶,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促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建设祖国的伟业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发挥好优良物质环境对人的推动和塑造作用。

其次,要针对虚拟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当下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青年实践活动拓展到了网络空间,网络信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一方面,西方一些媒体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它们借助网络热点新闻,通过歪曲事实,恶意带节奏,严重干扰青年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有些青年沉迷于偶像明星的庸俗生活方式,效仿其低俗行为,以致是非观念模糊,审美观念扭曲。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要推动国家网络环境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氛围;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机构要对青年学生加以教育引导,使其辨别假恶丑,追求真善美。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培养正面网络意见领袖,引导积极正确的网络舆论,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挥正向辐射影响作用。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结合网络环境特点把理论讲透,把观点讲明,把立场摆正,使青年学生具备网络信息辨识能力及网络行为自控自律能力。

第三,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中树立时代新风。我们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迅猛发展,随之,教育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颁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了生命线的重要位置,突出了国家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物质条件方面,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拥有了新颖的载体,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如,可以通过VR 技术宣传红色文化,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还可以通过慕课让学生有多种学习的途径,丰富学习的载体等。这些先进技术设施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外界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开展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教育,让时代的优势充分助力青年的成长。

(三)与时俱进培育时代新人

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美好生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中心任务,也是实践育人重心所在。

首先,培育时代新人要着力培育美好心灵,引领提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心灵与美好生活密不可分,拥有美好心灵并付诸实践,才可能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市场经济趋利效应的触动下,一些人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富足,仅仅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当作美好生活。其实不然,美好生活不只是需要物质财富,还需要心灵的美善,除了个人外在的物质拥有,还需要内在的精神充实。离开美善和高尚的心灵,就不会有真正的美好生活。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从“满足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增长。因此培育时代新人,应当以培育美好心灵为着力点,不断充实其内在精神,优化其心灵素养。

其次,培育时代新人要着力培育美好精神,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美好精神,作为一种与人为善、兼善共享的和谐精神,是构筑美丽中国的重要前提。个体与他人、社会乃至人类整体、世界万物和谐相处,才能收获美好生活,拥有美好世界。

和谐意味着仁义爱人,善待他人。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核心,强调“仁者爱人”,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13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0]72的“忠恕”思想,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了仁义爱人的基本要求。它一方面要求人们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人;另一方面,要求人们在自己提高的同时,尽所能地帮助他人。这种仁义爱人的文化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时代新人应该发扬传统仁爱美德,与他人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并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成就他人。

和谐意味着相互欣赏与精神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15]469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面对各种不同思想和文化,时代新人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倍加珍视本民族的文化,做到立足本国,不忘本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面向世界,吸收外来,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心态,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欣赏他国优秀的文化。唯有如此,才能逐渐形成一个不同思想、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的状态,形成一个“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

和谐意味着兼善天下、善待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意涵。时代新人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正确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优化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个体要深刻认识人自身的自然属性及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体性,真正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到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破坏,从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最后,培育时代新人要着力培育使命担当,聚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青年群体充满期待,要求他们担当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为此,时代新人的培育必须以使命担当、精神培育为重心,引导当代大学生认清时代发展大势,明确努力方向,提高能力素养。

要引导时代新人认清时代发展大势,善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正确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的革命、建设、改革奋斗历史,准确把握当前所处的时代,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要引导时代新人明确努力方向,应对挑战,积极作为。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瞄准制约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努力学习,刻苦攻关,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奋斗,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6]70时代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时代新人必须补足“精神之钙”,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底气、骨气和志气。

要引导时代新人积极提高能力素养。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大批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决定性影响。时代新人应德才兼备,品德为首,素质为本,能力为要。因此,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他们做到政治上充分可靠,强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勇做领军大匠,为民族复兴中国梦添翼加力。

综上所述,《提纲》基于对实践的新阐释,阐发了新的认识论、环境观、价值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终结了旧的本体论思想体系,确立了以新实践观为核心的崭新思想范式。《提纲》所确立的新的实践观念和思想范式突出了人的现实性和主体性,展现了人与环境统一的新境界,强调了人与哲学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唯有牢牢把握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精髓和本真精神,坚持和贯彻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育人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