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初中物理针对性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01-09王辉军

今天 2022年24期
关键词:针对性环节物理

王辉军

(会宁县大沟中学 甘肃 白银 730721)

物理是初中一门重要学科,由于它相比于其它学科比较抽象,深奥,好多学生一接触物理,尤其到了力学这一块,就已经困难重重,不知道如何继续。往往这个时候,如果学生不认真对待,不引起警惕、重视,让问题堆积,就会给物理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以后对物理的正确认识、有效学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准施教,解决问题,保证物理教学的效率。

1.初中物理针对性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 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有教师批评学生,“在一个课堂上学习,为什么别人能懂,你怎么什么也不懂。别人考的什么成绩,你又是什么成绩,上课耳朵塞着吗?”这只能说明,作为教师根本没有正视、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不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一把手指有长有短,学生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能力、习惯,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等的不同,而出现学习上,性格上的不同,造成他们之间的差异。教师不但不能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产生排斥与逆反的心理,进行错误的对待与处理,还要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学好物理,改变初中物理低效化的教学现象,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地施教,以求能精准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解决问题。事实证明,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改变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学生,把统一讲授与针对性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

1.2 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新的要求

以往的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虽然对于学生的学习有要求,也会给他们制定学习的目标。但是真正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完成目标,学习效率如何,教师似乎并不关注,也没有跟踪。而新程首先提出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其次就是学生的学习要有效率,有质量。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有所得,并从能力到知识都有所提升,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的,针对性的点拨、指导,使问题得以解决,为新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班级学生的层次性,要分层教学,并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等。

试想,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注意分层,没有针对性,采用一刀切的统一方法进行教学,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是听不懂,学不透的。这不但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非常不利,也会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要想实现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采用针对性教学还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非常重要。

1.3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也有要求

观察现在的中学生,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有些学生学习特别自觉,不但始终有学习的目标,对自己的学习也一直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一定要百分百地理解,否则教师怎么看待,家长怎么看待尚且不论,学生自己是不会原谅自己的,也是他们绝对不允许的。另一些学生,对于学习没有要求,随遇而安,学好学坏就那样,教师催,家长陪也一样,不学就是不学。这种学生不是没有学习的慧根和能力,而是在青春期思想比较固执,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针对这两类极端的学生,教师更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就算教师想应付,学生也不会放过,因为他们对自己有要求,在没听懂或者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他们会主动向教师请教,要求教师再讲一遍。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有了要求,对于课堂针对性教学,课下针对性的点拨、引导需求更强烈。当然,学生学习效率越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2.初中物理针对性教学的环节与策略

2.1 在预习环节要有针对性

事实证明,预习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比如,随意布置预作业,或者布置预习作业就是一句话:“把新课预习一下!”至于怎么预习,预习什么,不告知学生,学生也不知道;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结果,根本不关注,不过问。这种没有要求,没有约束的所谓的预习,其实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在针对性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预习,还要有针对性为学生设计预习作业,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发现自己薄弱环节,努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使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得以克服。

比如,在《摩擦力》的预习中,学习能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给他们的预习任务,只是知识性的,如,什么是静摩擦力,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它们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是正压力,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等等。这类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如,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语言的表达等这些综合性的,能反应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能力,学生自己都能感觉到与它们的距离。这会引起学生重视,让学生想法解决自己的薄弱点,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进步。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设计的预习作业,对于预习的要求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差异性,让他们产生压力的同时,也能引起重视,认真对待适合自己的预习练习,预习任务,努力改变学习现状,提升学习效率,教学效率,推动物理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2.2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

过去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认识不足,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不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施教。教师只追求课堂教学的总的效率,不关心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如学生对课堂知识听懂了没有,有没有遇到难点等,教师不关心。孰不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决定的。一个学生没听懂,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更何况几个或者一部分学生呢,要是他们没有学懂,其余的学生就是百分百听懂,物理能考满分,物理课堂依然不算高效,只能算是个别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较高。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或者根据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施教,指点,才能发挥针对性教学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受益。

比如,在《质量》的教学中,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的讲解后,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利用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针对性地指点或者再讲解。如,对于这一节的难点“质量的测量”,老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与物体,真正理解质量,再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一个体物的质量以及相关知识,才能真正落实针对性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进步,有收获。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看似教师分而教之,浪费了时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节约了时间,使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得到精准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使他们成绩得到提升,学习的信心不断增强。

2.3 在练习环节要有针对性

讲练结合是课堂教学经常用的方法,也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步骤。但是在初中物理针对性教学模式中,笔者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教师在预习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都会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学习实际情况等,进行针对性预习设计,针对性课堂教学,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可是在课后练习环节,教师就忽视了“针对”这两个字,给学生的练习题是统一的,从数量到难易程度没有区别,使教与练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结合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也影响到课堂效率。笔者认为,为了保证预习环节针对性教学的有效,巩固课堂知识,教师在课后一定要做到练习中的针对性。

还是拿《质量》为例,学生学习了关于质量的相关知识,第一节的课后练习就要有针对性分层设计。如,给基础好,能力的强学生,结合质量的难点知识进行设计练习,练习既要有巩固性,也要有拓展性、应用性;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熟悉、牢记相关的概念,在熟悉和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再设一些相对简单的,偏向于基础类的练习,使他们通过练习,有相应的进步。当然,除了课堂练习,教师还不能忽视一个环节,就是复习中的针对性。不要在复习中给学生较难或较易的练习题,让学生失去挑战性或者打击学生自信心,要有针对性,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循序渐进地进步,改变,才能全面提升班级物理成绩,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学生好物理的自信心。

2.4 课下指导也要有针对性

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学生有时候不能完全听懂,不理解课堂上的内容是很正常的。作为物理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我们要通过课堂练习看得见,并要唤醒,且培养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解决问题的意识。当然,作为教师也要在课下指导中,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有的学生需要把知识放在例题中讲解,他们才能明白。教师就要结合问题,设计相应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只需要弄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为什么”或“所以然”,他们就能理解,并运用知识。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只要形象,生动给他们剖析知识核心与形成,就能有效地帮到他们。

结束语

教学方法千千万万,最适合的才是最有利于学生,最有利于课堂的。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了解初中生之间差异性的基础上,在各个教学环节,采用针对教学,既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逐渐改变学生物理学习低效的现象,也能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爱上物理学习,从而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低效化,提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针对性环节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处处留心皆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