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视角下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2023-01-09刘法权

乡村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标志河南省资源

刘法权

(郑州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0 引言

地理标志资源是指经过地理标志认定的、具有旅游吸引力和开发价值,能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务、要素和现象[1]。地理标志资源因其质量、特性等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或其他因素有关,并与地理名称相联系,综合开发价值高。开发地理标志资源,对提高地理标志产品价值、丰富特色产业内涵、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和溢价效应。

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储量丰裕,市场开发潜力大,地理标志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外在条件优越,但当前河南省也面临着地理标志资源开发意识弱、融合发展力度不足、利益分享机制失衡等困境。因此,做好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开发体系,对于统筹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践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现实价值和重大意义。

1 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的数量、类型和分布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农耕文明久远,自然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地理标志资源蕴藏丰富。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2月,河南省分别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63个,且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

1.1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经查询,河南省原有112个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目前处在商标有效保护期的产品为80个。当前,河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体呈现两大特征。第一,地域分布不平衡。豫西地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布最多,豫东地区偏少,周口市仅1个;认证商标数量最多的为南阳市,有13个,而济源市和鹤壁市没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第二,种类分布不均衡。河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0%以上为农产品,涵盖了蔬菜、水果、粮食、药材、茶叶、花卉和活体动物等,工业、工艺制品偏少。

1.2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经检索发现,截至2022年2月,河南省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5个。其中,三门峡市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南阳市有11个,驻马店市有10个,分别位居河南省前3位,漯河市和鹤壁市没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产品种类看,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及农业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如灵宝苹果、西峡六味地黄丸、逍遥镇胡辣汤及钧瓷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代表产品。

1.3 农产品地理标志

查询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有关公告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可知,截至2022年2月,河南省有163个农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洛阳市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多,有27个[3]。河南省获地理标志认定的农产品种类覆盖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3大类14亚类,其中蔬菜亚类42种、果品亚类40种,两个亚类占总认定数量的50%以上。从批准年份看,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批准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2020年,其中2020年共批准了41个,说明河南省各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意识正逐步提高。

2 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旅游开发模式

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品质好、开发价值高,是一种优秀的旅游资源。其中,特色农产品多以原产地而闻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人文历史价值,是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的典型代表。

2.1 茶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茶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休闲观光型和情境体验型。休闲观光型是指以观赏茶园景色、参观特色茶艺馆(博物馆)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休憩活动。在风景优美、生态良好的浅山丘陵地带开辟现代观光生态茶园,既能增加旅游景点,让游客观赏茶叶梯田的美景,又能提升游客对茶叶品质的信赖;茶艺馆则为消费者提供评茶论道的场所,具有浓郁地域文化和地方魅力,可让游客在品茗的同时近距离体验独特的茶文化及风土人情。情境体验型就是开发以采茶、制茶为主的体验旅游产品,让游客亲身参与茶叶的采摘和制作,学习茶叶采制工艺,接触和了解茶文化,让游客在优美的茶园里体会劳动和丰收的乐趣[4]。例如,信阳毛尖茶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产品拥有信阳毛尖、信阳红、固始云雾和金刚碧绿茶等多个茶叶类地理标志,为信阳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信阳市以信阳毛尖茶为基础,将茶文化旅游纳入《信阳市旅游总体规划》,依托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先后规划了南湾湖茶岛、文新茶文化园、广义茶文化园及光山茶具博物馆等大型茶文化旅游园区,重点打造茶岛风情游、茶科技体验游、有机茶园生态游和茶乡康养研学游等旅游线路,将地理标志资源与旅游结合,有效推动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

2.2 果蔬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果蔬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通常有传统的采摘体验、农家乐和科普教育等。第一,建设特色果园和菜园,种植开花时间较长、具有观赏价值的果蔬,既可在作物开花季开展赏花活动吸引游客观光,又可在收获季让游客入内参与采摘活动,亲身体验并享受收获的喜悦。第二,开办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要特色农家乐,将原有的菜园和果园环境进行改善,以农家自然风情吸引游客观光游玩[5]。第三,开展农业科普活动,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农业相关知识。该形式适宜在城市近郊开展,方便家长带领子女或中小学组织学生前往游玩[6]。例如,洛阳市孟津西瓜、孟津梨、孟津葡萄和有机草莓是有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或有机农产品,孟津区近年来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黄河沿岸和邙山丘陵精心打造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等3条农业旅游景观带、80余个美丽乡村,以及52个万亩以上的休闲田园农庄,形成了“三季鲜花竞相开放、四季特色瓜果飘香”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促进了农旅、文旅的双向有机融合,树立了多个农产品品牌,孟津区也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强县”称号。

2.3 酒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酒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通常以酒文化遗址游、酒文化艺术群落和酒文化节庆旅游为主,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领略到充满特色的酒文化,体验以酒文化为主题的多种旅游活动,感受酒产品发源地的历史、文化氛围,进而扩大酒产品与酒文化的营销规模[7]。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酒生产大省、酒消费大省和酒文化大省。河南省酒文化历史久远,酒祖仪狄、杜康造酒即始于此,许多历史故事与豫酒相关。多年来,河南省先后培育出了仰韶酒、宋河粮液、洛阳杜康、宝丰酒、张弓酒、赊店老酒等“豫酒六朵金花”知名品牌[8]。近年来,河南省根据自身历史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通过开发豫酒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举办杜康文化旅游节,开展仰韶酒文化生态旅游,推出赊店老酒旅游文化产品和其他衍生产品,建设宝丰酒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举措,有效重振了豫酒文化,营造了“老家河南,豫酒当先”的文旅氛围,将当地酒类地理标志产品与旅游业完美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感受豫酒文化。目前,豫酒文化精品旅游已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畜禽水产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畜禽水产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以打造观光休闲农业项目为主,致力于让游客体验亲力亲为、参与其中的乐趣。例如,黄河小浪底水库水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孟津黄河鲤鱼是洛阳市孟津区四大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以“肉嫩、味美、滋补”等优点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黄河小浪底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河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以康养度假为核心,以湾区度假为突破,以创意活化黄河文化为抓手,集文化休闲、养生养老、康体运动和滨水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将黄河鲤鱼、伊河鲂鱼、伊水大鲵同周边水域景观资源相结合,形成了以垂钓、品鱼与观光为特色的旅游路线,深受游客喜爱。

2.5 工艺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工艺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以文化旅游景区、博物馆、角色体验旅游3类模式为主。第一,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将文化旅游资源(如手工艺品)作为吸引物开展旅游活动,在有效展示当地文化的同时,激起游客学习制作工艺品的兴趣[9]。第二,创办工艺品博物馆,以实物展示、图文解说、模型仿制等形式诠释其文化内涵,增进游客对工艺品内在文化的了解。第三,开展角色体验旅游,如针对动手性强的工艺品,展示和讲解其内涵、精髓及制作方法,让游客观看和实际操作,了解和学习工艺品制作技艺。河南省工艺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众多,如南阳玉器、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宁陵白蜡杆、西平棠溪宝剑、汝瓷钧瓷、浚县泥咕咕和济源天坛砚等。其中,钧瓷和南阳玉器历史最为悠久,为传统工艺品种的精品。每年南阳市和禹州市都会分别举办南阳玉雕文化节和钧瓷文化旅游节,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省文旅产业的发展。

2.6 花卉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花卉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包含花卉田园风光开发和花卉景观开发。第一,花卉田园风光开发是指通过整合田园特有的花卉自然资源,以花艺展陈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花卉田园风光[10]。第二,花卉景观开发则是从赏花到观光再到综合旅游的过程,将不同种类的花卉以独特的空间组合融入景观,营造良好视觉效果,同时将周边的远山、树林、民宿等要素整合到其中,提升花卉景观的旅游吸引力[11-12]。例如,洛阳牡丹于2002年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当前洛阳市牡丹花旅游开发的形式主要有牡丹花观赏、牡丹会展和牡丹旅游纪念品。每年4月,洛阳市都会以王城公园等十多个观赏园为代表,开展以牡丹赏花、游园和摄影为主题的赏花活动,吸引中外游客。同时,洛阳市还会举办国际牡丹文化节、牡丹车展、牡丹游园灯会等活动,形成了“牡丹搭台,经贸唱戏”的良好局面,并不断开发洛阳牡丹旅游纪念品,如牡丹食品、牡丹茶饮、牡丹护肤品等,借助牡丹纪念品向外界传播牡丹文化,有效促进洛阳市旅游业蓬勃发展。

2.7 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

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观光型、参与型和康养型3种。中草药除了药用价值外,还多具有观赏价值,如伏牛山连翘、唐半夏、唐栀子和南召辛夷等。这类中药材既可用于培植药用植物园,又可利用其观赏价值吸引游客观赏。参与型指的是游客参与中草药的采摘、简单制作及配方等一系列过程,感受古老、神秘的制药文化。康养型是以中草药医疗养生为主题,集旅游疗养、特色药膳、家庭疗养、中医强身等于一体的服务活动,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享受疗养、健身的乐趣。例如,南阳市是中医药文明发源地之一,是医圣张仲景故里,在中医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阳市有“天然药库”之称,历史记载当地有2 436种中药材,“八大宛药”名扬全国,是全国著名的艾草之乡、辛夷之乡、山茱萸之乡。南阳市自2002年开始举办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仲景论坛,弘扬中医药文化,同时建起了西峡山茱萸、桐柏桔梗、方城裕丹参、内乡黄姜、镇平杜仲、邓州麦冬和唐河栀子等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在推进中药材种植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游客的观光旅游。

3 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旅游开发及产业化建议

3.1 以普查为导向,开展地理标志资源旅游开发普查

建议由河南省文旅部门牵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参与,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旅游开发联席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地标旅游资源普查活动,重新核准地理标志资质,全面清查已开发和待开发的地理标志资源名称、类型、产地、授权保护范围和商标使用等信息,建立目录清单,为开展特色农产品申报、特色农业示范区申报、一县一品评选以及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提供参考依据[13-14]。

3.2 以政府为主体,规范引导地理标志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稀缺性”理念,旅游产业也同样面临资源如何优化配置、要素融合创新发展的问题。地理标志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通常以地理标志产品为载体,与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等业态进行交叉融合。在地域空间上,政府应开展区域间的资源合作和产业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在原产地旅游定位与地理标志资源特性、价值等多种要素之间寻找契合点或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步推进[15]。同时,政府应引导地理标志资源有序开发,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法规,破除产业政策壁垒,畅通资源要素流动,实现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标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良性融合。

3.3 以文化为载体,提升地理标志旅游品牌影响力

地理标志产品蕴含显著的社会文化元素。以文化元素为依托开发地理标志资源,可最大化开发地理标志资源的旅游价值,实现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与旅游业更好地融合发展。综合分析信阳市“文新茶文化之旅”成为国内知名旅游观光品牌的原因,不难发现其成功之处在于信阳市充分挖掘了当地茶文化的历史内涵,讲好了茶与人生的故事,突出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社会文化价值。当前,焦作市四大怀药、偃师银条、淅川花椒和西峡香菇等地理标志产品已被打造成了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淅川花椒、西峡香菇已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这充分说明了河南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充分彰显了河南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文化内涵是地标资源旅游开发的根基。政府要在产品包装设计、体验线路设计或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体现地域文化,从而提升地标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4 以大数据为路径,强化地理标志旅游智慧化建设

互联网信息时代,大数据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河南省地理标志旅游智慧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构建融媒体旅游宣传矩阵,全程展示和推介与各地区地理标志旅游相关的精品路线、民俗风情、特色品牌等,让更多的游客便捷地接触到河南省地理标志的相关信息。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借助大数据技术,提高旅游营销的精准度和智能化,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即时通信功能,分时段定向投放优惠活动,有效提升游客消费的黏合度和广告投放的时效度。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借助ARVR技术,创新体验互动模式,在地标所在地景区入口或车站等客流集聚区设立LED显示屏,宣传地理标志产品及传承人故事等,运用VR技术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提升游客满意度,从而起到营销推广的作用[16]。

猜你喜欢

标志河南省资源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当代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和发展趋势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