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新闻编辑智能化发展探索

2023-01-09尹丛丛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群体智能化受众

尹丛丛

[费县融媒体中心(费县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6000]

新闻编辑智能化是基于媒体智能化发展而产生的,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使得媒介承载和传递信息的方式、能力都发生较大变化。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内容采编的执行主体,必然要适应技术变革和时代发展要求,对自身知识结构和采编模式进行全面革新。5G技术的应用,驱动媒体行业整体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由此对新闻编辑智能化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

1.新闻编辑智能化概述

1.1 5G融媒体时代发展特征

2021年7月,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主体,由10个部门共同参与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实施,标志着我国在5G技术发展方面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也标志着5G应用创新进入新型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已开通5G基站接近100万个,共建共享基站超过40万个,终端连接数达到3.65亿。与此同时,各个媒体平台也开始强化5G融媒体中心建设,构建基于5G技术的无人新闻采集系统、数据新闻采集系统、融媒体调度指挥系统等。5G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群的推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媒体的个性化、精准化传播,同时也使得新闻编辑不断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2 新闻编辑智能化的概念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的主体,实际工作开展会明显受到技术驱动和媒介环境影响,智能化方向发展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体现。从字面含义出发,新闻编辑智能化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编辑工作相结合,依托人机交互和人机协作模式,实现智能化编辑和智能化监控的乃至全流程智能化的发展模式。达到全流程智能化的新闻编辑,从新闻热点监控、热点新闻生成、选题策划至内容生成阶段,都是以智能化的方式进行,并能够对内容进行分类和标引。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分析,又能够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和人机反馈,从而实现新闻媒介的根本性变革。

1.3 新闻编辑智能化的特征

在5G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智能化主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新闻编辑运营服务更加侧重于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事件或特定群体为中心,新闻内容与客户的社交、生活场景等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需求,还能够有效提升新闻内涵价值。二是新闻编辑模式产生根本性变革,需要在软硬件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多个方面不断进行训练,确保模型能够逐步趋于完善,新闻编辑则需要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更多的训练材料,满足训练流程实施的基本要求。三是受众群体会随着智能化发展而不断迁移,基于在线交流和网络化发展,使得受众群体能够与新闻编辑实现智能化、实时性对话,对新闻内容数据库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2. 5G时代新闻编辑的技术焦虑

2.1 新技术使得分工体系细化

5G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新闻编辑素材采集方式和路径更加多元化,更使得整体编辑工作流程产生根本性变革。传统新闻编辑运行体系中,数据能够起到的支撑作用极为有限,这使得选题策划流程效率低下,与受众群体的心理契合度较低,新闻内容影响力受限。但是在新闻编辑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背景下,选题策划已经能够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结合实现精准化筛选,机器人写手也具备一定的稿件加工能力,完成传统人工编辑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敏感词数据库和智能化谣言分析系统,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虚假信息的查证和信息更正处理。虽然这些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当前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已经使得新闻编辑工作分工体系更加细化,技术类工作岗位更多地被智能系统所替代,人机协同成为重要的新型工作模式。

2.2 新闻样态场景复杂化

传统的新闻样态场景较为单一,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结合模式或者视频方式为主,对受众群体的感官刺激较为简单,所能够起到的影响较为有限。5G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VR/AR技术不断成熟,VR全景报道不断进入各个社会阶层并扩展至各种新闻场景中。这种“沉浸”式的新闻模式,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利用“身体”去阅读新闻,甚至融入到新闻现场中。[1]多元化的新闻场景模式应用,要求新闻编辑必须从传统固化思维体系中“跳出来”,能够基于受众群体角度,以实际感官特征为基本创作导向,消除受众群体在新闻消费中的距离感,实现新闻编辑模式创新,更好地提升新闻编辑核心竞争力,创作出更多优质新闻作品。

2.3 新闻编辑职业泛化

在5G技术高速发展驱动作用下,新闻编辑职业内涵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和自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新闻编辑职业不断朝着泛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推荐平台构建的新型新闻聚合平台,使得数据型新闻内容编辑与发送模式产生较为明显的变革,甚至出现先审核后编辑的新闻生产模式,基于智能化算法应用,人工新闻编辑效率和新闻时效性受到较大挑战。另一方面而言,5G技术驱动自媒体平台流量不再成为新闻内容发送的限制因素,在流量全面扩容条件支撑下,更多的社会公众群体转向自媒体平台,甚至是实现自媒体的职业化。在部分自媒体实现团队化运作形式下,新闻选题策划、内容构建及编辑形式方面都实现多元化创新,培养了大批忠实受众群体。新闻编辑职业泛化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群体有了思想转换为新闻内容的现实途径,也不断推动新闻编辑行业朝着人员结构优化方向发展。

2.4 新闻编辑与外部世界关系深层变革

5G技术的高速发展,并不仅是在网络传输技术层面的升级,而是利用其所具有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等特征,实现多应用场景下各个节点的网状融合,进而改变了传统网络体系中信息单向针对性传播的限制模式。基于5G技术的深层次应用,新闻媒体创作的时效和灵活性要求不断提升,并在整体上迈入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需要以线上线下双渠道模式拓展自身影响力,直接造成工作量的加大。在新闻编辑与用户的沟通不断朝向紧密、开放和动态方向发展背景下,需要依托网络互动形式,拉近媒体与受众群体的距离,并利用智能化方式分析受众群体的需求特征。[2]技术的高速发展,既对新闻编辑的能力发起挑战,又驱动新闻编辑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实现自我进步。

3. 5G时代新闻编辑智能化发展方向

3.1 适应智能化创新发展要求

在5G技术充分融入媒介传输各个环节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在媒体融合全面深入情形下,构建创新性的思维框架,重构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认知。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智能化语言及应用能力,具备信息筛选和信息整合能力,还要能够不断培养自身数据素养,形成与智能化运行发展相适应的新闻编辑思维框架,确保新闻事件报道与受众群体的心理诉求和阅读习惯相契合。在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积极价值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

3.2 创新智能化新闻产品

新闻产品是媒介传输的核心,即便在5G技术不断发展驱动下,其核心地位依然不容置疑,这也是新闻编辑智能化发展需要坚持的根本前提。单纯追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只能从形式上实现新闻编辑的智能化,而在内涵和本质层面,并没有摆脱传统新闻媒介的桎梏。因此智能化新闻产品创新,最终还是落在新闻编辑“人”的层面。无论对编辑个人还是对团队而言,都应当在深入思考基础上,把握新闻内容、智能化技术、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关系,根据用户对话和数据分析所展现出来的真正需求,推动新闻产品的创新。[3]例如,纯图片新闻模式,如何通过基本的顺序组合、分辨率调整、格式优化等细节,在满足受众群体阅读需求基础上,提升用户关注度和产品黏度,就是智能化深化应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智能化新闻产品创新实现的重要路径。

3.3 强化智能化技术支撑

在智能化技术全面发展背景下,技术体系本身也不断朝着深化和分化两个方向发展。技术的深化是以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为支撑的,分化则体现在新闻信息采集、生产和传播环节中的不同应用方式、应用成效。因此在新闻编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以海量用户聚合和多元互动为基础的海量数据,以此才能够形成海量数据坚实基础。受制于新闻编辑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影响,多数新闻编辑仅是具备文科专业背景,新时代具有数据素养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知识结构的新闻编辑占比极低,并且多是集中于较为固定的领域。这就使得智能化技术支撑作用明显受到人力资源结构因素影响。转变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是新闻编辑行业整体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必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4 推动智能化组织变革

在5G融媒体建设和运营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新闻编辑组织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全流程特征要求。以技术变革为驱动,着眼于媒体整体流程运行体系,创新人工智能编辑部,是新闻编辑智能化实现的基本载体。基于人机协作一体化,依托技术应用突破原有业务流程的束缚,删减原有流程中不必要的部门与环节,增设与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部门,通过智能化平台将各个环节有机整合,促进部门协作水平全面提升,推动新闻编辑效率也不断提升。[4]在新闻编辑组织深层次变革背景下,传统新闻编辑必然会出现主体地位削弱甚至是丧失的情形,岗位价值也会产生位移和偏差,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适应组织变革要求,完善自我成长体系,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是5G时代新闻编辑转型的必然要求。

3.5 实现与受众群体深层互动

在当前智能化技术发展水平下,智能化平台对传统新闻编辑所带来的挑战还处于表层状态,智能新闻还没有能够深层次覆盖受众群体交互层面,与受众群体的深层次沟通主要还是依赖于人工编辑模式。对于新闻编辑而言,既要能够对受众群体互动有着正确认知,不断利用多种平台加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准确把握受众群体的核心需求,又要能够将互动数据全面导入智能化数据库,丰富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来源,为智能化平台发展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最终实现人工智能与受众群体的深层次沟通,推动新闻编辑全面智能化发展。[5]

4. 5G时代新闻编辑智能化发展控制要点

4.1 坚持以受众群体需求为基本导向

在5G技术不断推动新闻编辑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使得多数从业人员产生思维层面错觉,也就是实际工作开展导向由传统的内容导向转变为平台导向,甚至是以技术为导向。对导向的实际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编辑工作开展的重心和投入,在没有将受众群体需求作为基本导向情形下,必然会使新闻编辑智能化朝着技术驱动方向变革,进而与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产生偏差。以当前部分网络媒体平台所进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回复系统为例,必然需要在与读者的不断交互过程中,采集海量的数据,才能够实现对读者互动内容的优化,而新闻编辑人员则不会受到这方面限制,能够基于真正的人类思维与受众群体实现多元化需求。将真正的人工互动与智能化互动相结合,是未来新闻编辑坚持受众群体为导向的重要实现形式。

4.2 提升自身智能化素养

5G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智能化素养、数据素养等,都成为素养体系的基本组成,在新闻编辑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套相对稳定、持久的信念认知体系,是促进个人和行业同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新闻编辑智能化素养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要具备智能化形态和结构体系下新闻编辑实践技能,要能够突破传统编辑方式,综合应用多种工具载体进行采编工作。二是要能够克服技术应用带来的压力,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储备,逐步实现与机器算法在技术层面的协同,将两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6]三是要适应媒体平台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变革,构建具体特色的个人竞争力体系,克服传统的路径依赖,真正实现个人智能化素养水平全面提升。

4.3 构建人机协同运行体系

人机协同运行体系构建是新闻编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实现强智能化的基本路径。在当前人机协同运行水平较低的情形下,媒体平台需要强化在技术层面的投入力度,坚持以5G技术为支撑,构建新型智能化运行网络,通过多元信息和数据类型采集,构建完善的智能化运行体系,并在体系的各个环节预留人工编辑对接接口,满足人工处理和人工介入的基本要求。对于新闻编辑而言,则应当适应智能化平台运行基本规律,采用适当的对接和融入方式,确保人机协同体系的稳定运行。

4.4 坚守新闻的价值本心

新闻编辑的智能化发展虽然对传统新闻媒介形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就本质层面而言,其依然起着深刻反映社会现象、舆论引导及社会公众群体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导向作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同样要遵循新闻伦理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智能化编辑的明显欠缺点。[7]因此在新闻编辑工作体系中,必须要坚守新闻的价值本心,将伦理导向置于技术应用的上层,确保只有符合新闻伦理要求的内容才能够进入到传送环节,确保新闻媒体的价值内涵充分体现出来,为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5G技术在未来还将会进一步发展,对新闻编辑产生的影响还会不断拓展,新闻编辑要深刻认识技术层面变革带来的影响,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革新新闻创作理念,为行业整体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实现新闻编辑智能化的现实价值。

猜你喜欢

群体智能化受众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