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微电影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二更影视平台为例

2023-01-09何燕妮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影视

何燕妮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 545006)

微电影逐渐成为媒体宣传的主流。本文从微电影的特点剖析入手,结合相关的数据调研,探索出有利于微电影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指出可通过模式化生产流程、轻量小团队高效制作、线上线下全网播放矩阵、建立辐射全球的融媒体城市站点等措施完成微电影的创新改革,为微电影的创作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1.融媒体时代微电影兴起的背景

融媒体时代,是基于发达的互联网系统,把各种媒体进行整合传播的时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各种媒体的“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融媒体时代,媒介传播更迅速、更立体,受众需求更苛刻,在此传播情境下,微电影应运而生。微电影,指的是以电影的创作手法摄制的浓缩版的短视频,是基于网络传播的新媒体视频表现形式。它具有清晰的故事主线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1]

根据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扩大至9.4亿,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加速渗透下,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110分钟,短视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网民获取信息的首选。[1]微电影具备了短视频传播的特质,正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如二更影视平台上最热门的微电影的播放量达到1568.6万次,其他平台上微电影的点击量也在日益上升。

2019年1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3]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媒体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此大环境下,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的主流表现载体,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2]

2.微电影发展的现状

2.1 “央视频”的新宠

“央视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其上面单独开设了微故事版块,播放各种纪录式的微电影,将各种典型的中国故事用简短明了的形式展示出来。微故事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小到邻居家的奶奶,大到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工作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将中国大地上的感人事迹呈现在观众眼前。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的结构形式,将人们身边有价值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回味无穷。

2.2 地方视频平台的主流

除了在“央视频”上占据一席地位,微电影还成为地方视频平台的主流影视表现形式,最突出的是二更影视平台。该平台主打5分钟以内的微电影视频,将微电影视频分为几个大类:微纪录、剧情片、公益片、时尚片等,依托微电影的结构,将社会百态做各种不同程度地呈现,获得广大网友的好评与点赞。如今在全国已设立多家分支机构,如“更山东”“更广西”“更河南”等。微电影,依托其浓缩叙事的特点,成为了各大地方新媒体平台的惯用影视表现手法,正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宣传作用。[3]

3.微电影创新发展的模式

基于当前微电影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微电影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流,未来还将发挥更大的媒体宣传作用。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进程中,微电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创作及宣传的模式,才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3.1 模式化生产流程

高质量的微电影,一般都遵循影视化的创作流程,并对标高标准的审美要求。模式化的生产流程,可以促使微电影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二更影视平台的模式化生产流程就是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二更平台的微电影生产一般经历以下几个流程。

3.1.1 选题报送

好选题的诞生,需要摄制人员挖掘身边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做深入细致的访谈。二更平台对选题的筛选极为严格,从价值观、立意、人物、题材,层层考量,最后选出精准的、别致的人物。平台上播放的典型人物一般包含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或是具有社会影响价值的人物。比如反映党员在基层工作事迹的系列微电影“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选取了在一线工作的党员同志,讲述了基层党员在基层工作勤恳、亲民、急人所急的工作状态。通过审查的选题一般都能获得平台较高的点击率和好评。

3.1.2 文学脚本撰写

选题确定之后,由导演负责组织相关文案创作人员进行文学脚本的撰写,结合对人物的调查、访谈以及周边所处的环境,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策划叙事结构,从而完成文学脚本的撰写。

3.1.3 制定计划进行拍摄

依托详尽的文学脚本,摄制组奔赴微电影主人公所在地进行摄像拍摄。拍摄过程中,对大环境的表现,需采用航拍镜头完成;主人公的行动轨迹需要进行稳定的跟拍,同时兼顾近景和特写。一个完整的摄像拍摄完成后的视频素材,是所有镜头都很充足的,而且能够满足后期多种不同剪辑方案的需求。

3.1.4 素材后期编辑出片

最后是按照剪辑脚本进行最后的剪辑出片,添加字幕、特效、音乐等,同时注意保留有特殊意义的前期声,增加画面的真实感。

3.2 轻量小团队高效制作

一部微电影能否成功,核心团队成员非常关键。高质量的微电影需要配备高素质的导演。二更影视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优秀导演加入创作。比如他们制定的优秀导演计划,高薪聘请导演开展影片创作,导演享有主要的影片决策权力,围绕导演打造高效团队进行微电影创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3.3 开启线上线下全网播放矩阵

高质量的微电影除了制作精良以外,一个成熟完善的传播渠道也能够促使微电影得到良性的发展。二更影视平台在传播渠道上开启全方位模式,首先是以微信、微博作为主阵地,以简洁明了的小程序方便用户进行实时观看,提高视频的点击率;其次依托“今日头条”“美拍”“秒拍”等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增加视频的曝光率;再次争取在互联网上的其他网页用户平台上内嵌二更的视频,使视频的植入能够自然而然,用户在点击其他网站平台时如能被二更视频所吸引,就会寻根找到二更影视平台,增加了曝光的渠道;最后线下的阵地也不放弃,各大地铁站,公交站及公共场所的大屏幕都能看到二更的微电影作品,实现了全方位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5]

3.4 建立辐射全球的融媒体城市站点,形成全球化发展格局

二更影视平台在国内国际都有视频站点,国内以更广西为例,其充分挖掘广西本土特色及具有鲜明特征的特别人物,制作出了月亮妈妈、凤张螺蛳粉、庞叔卷粉等一系列特别的人物微电影,体现出了广西本土的特点。其他的站点“更山东”“更河南”等均挖掘出了本土的人文特点,使得二更文化成为主流。这样的全局规划对于推广微电影是非常有利的,能够使得微电影获得不同区域人群的喜爱,真正成为人尽皆知的影视作品。

4.未来的趋势与展望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将展示其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信息变化的时代,微电影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展示其更独特的影视魅力。

4.1 分众模式下微电影精准定位用户

在大量的影视受众群体中,每个网民的个人喜爱不同,对视频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微电影想要获得高点赞率,进行受众群体的分析非常重要。各微电影制作平台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圈定不同的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推送迎合他们胃口的微电影,从根本上提高微电影的好评数据。

4.2 国际化传播更为清晰

中国正以高速发展的姿态迎接国际的挑战,国际化的文化传播成为当前媒体传播的急迫需求。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微电影在央视的国际频道频频推出,反映出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宣扬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微电影将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让更多国际媒体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4.3 5G技术促使沉浸式体验成为趋势

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该方案指出了5G技术应用的明确发展目标。微电影在5G技术的支持下,在数量上会呈现递增的形势。5G网络的高速传播促使普通用户的拍摄视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依托5G技术的宽频高速传播,将大大拓宽微电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渠道,沉浸式的微电影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的社交功能将会进一步加强,各种与微电影的互动如评论、点赞等行为或许可以依靠VR技术实现真人互动,观众可以实时体验真人互动的场景,感受与微电影中的人物零距离交流的感觉。VR技术在很多类型的微电影中将发挥其强大的作用。比如在美食微电影中,观众可以零距离观看厨师的烹制过程,更细致地观察每一个烹制步骤;在旅游纪录式的微电影中,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旅游地的美景,感知当地的地理环境、地形及风土人情,实现零距离游览各地风景。目前,“央视频”平台已率先实现VR体验视频。用户可通过“央视频”平台观看全方位的视频作品,可在某个地点手动实现视角的360度切换,完整地感受视频的全方位景物,完成沉浸式的体验。微电影有望在5G技术的支持下,为广大受众提供更为立体的全方位的观感体验。

4.4 AI助力微电影拍摄、制作智能化

AI人工智能的介入,将大大缩短传统影视剪辑的时间。一部传统的微电影创作,从开拍到后期制作完成,通常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AI智能剪辑有望实现自动读取影片内容并按照设定好的剪辑规则进行剪辑,将大大缩短微电影的出片时间,满足快速的影像新闻需求。比如,2018年世界杯1/4决赛中,法国队精彩破门后3分钟,赛事网络平台立即推送了相关视频内容,是AI智能剪辑最典型的实例。[6]

2019年11 月,北航、清华、哈佛和以色列的科学家联合创造了一台智能剪辑的AI机器 Write-A-Video。该台机器将常见的视频表现片段冠与不同的算法,匹配不同的视觉语义。用户只需提交视频脚本,机器就能根据脚本文字的内容自动匹配与之相关的视频画面,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完成视频剪辑。通过Write-A-Video,用户无需掌握剪辑技术,只需提供文字脚本就能创作出“智能微电影”,大大提升了影视生产的效率。Write-A-Video能够实现将7小时的视频素材在13分钟内完成智能的剪辑成片工作,并且还配以相对应的字幕及相关背景音乐,智能删减不良的视频素材,实现统一的调色操作等,实现了高效的影视创作。[7]

4.5 云端存储为生产流程和评估系统搭建提供有力支持

2019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跟进“云技术”的开发。如阿里巴巴搭建了阿里云实现了金融、政务等行业的互通互融;腾讯依靠腾讯云为用户提供海量的视频服务。影视行业中,视频云的应用是保证视频能够实现高速传播交流的根本平台。云存储和云计算为视频的存储与快速网络传播提供坚实的设备技术支持。传统的素材存储只能满足制作者或者单位个体的需求,很多素材无法实现共享,也削弱了素材的新鲜度和表现力度。依托云端存储器,可以实现大数据素材的共享,从而提高微电影整体的观感舒适度,提高受众的好评率。[8]

小结

微电影作为新媒体传播下的新生影视形态,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当今影视媒体的主流。在未来的发展中,符合中国国情,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内容的微电影将绽放其更独特的中国魅力。微电影将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猜你喜欢

影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中国影视,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中国影视“出海”,风头正劲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