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8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

2023-01-08

甘肃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病例

刘 蓉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 永昌 737200)

县级医院急诊科承担着本县域和邻近市县部分乡镇急救抢救的主要任务,回顾分析急症死亡病例的特点,探讨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明确急诊急救重点,总结急救方式方法,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现对医院2017年—2018年78例急诊死亡病例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患者78例,其中:男性47例,占到60.25%;女性31例,占到39.75%)。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8岁,抵院时间15~90 min。

1.2 抢救措施

入院后以维持生命体征为目标,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和生命体征监护,按照不同病因实施紧急抢救措施。对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开展心肺复苏术(CPR);创伤患者根据伤情进行复苏、扩容、手术等对症处理;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进行补液、输血,补充血容量;消化道中毒者给予洗胃。

1.3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年内医院急诊科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死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简要应对措施。

2 结果

2.1 年龄及性别分布

78例死亡病例中,中年组(46~69岁)死亡病例最多,共35例,占到44.87%;其次是青年组(18岁~45岁),共22例,占到28.21%;第三是老年组(≥70岁),共12例,占到15.38%。男性47例,占到60.25%;女性31例,占到39.75%,除中老年组女性死亡病例略高于男性外,其他4个年龄段死亡病例表现出男性均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死亡病例年龄、性别构成比例

2.2 死因分布

78例死亡病例中,猝死所占比率最大,共22例,占到28.21%,且以35~48岁居多;死因排序第二位的是创伤,共19例,占24.36%,且以交通事故原因居多;第三位是脑血管病,共14例,占17.95%,且以70岁以上居多;第四位是中毒,共12例,占15.38%;第五位是心血管病,共9例,占11.54%,且以心梗居多;其他死因病例为2例,占2.56%,见表2。

表2 死亡病例不同病因构成比例

3 讨论

3.1 急诊死亡病例年龄分析

本组资料表明,急诊死亡病例中中青年(18~69岁)死亡率达到73.08%,主要死亡原因为创伤、猝死、中毒。中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事交通工具操作、高空作业、地下密闭空间施工等危险性大的职业多,日常喝酒、吃饭、娱乐等应酬活动较频繁,加之青年阶段,特别是18~22岁人群,刚刚脱离家长监护独自步入社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急救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该年龄段,要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采用文字信息、小视频等方式,加大中青年的安全教育宣传,提升安全意识,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线上线下充分结合,不断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要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积极发挥网络、基层网格员作用,让群众亲身体验紧急避险、逃生自救等过程,零距离接触安全文化、感受安全氛围,提升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进特殊场所,开展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安全生产宣传,营造全社会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健全监管机构,完善安全制度,严格按照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生产,坚决杜绝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从源头上堵住发生事故的漏洞。中老年死亡率(≥60岁)死亡率达到38.46%,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该年龄段人群身体各项功能衰减,疾病种类复杂,潜在风险较大,导致救治成功率低下。另外,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孤独感也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敬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在正确面对老龄化趋势加剧的同时,要高度关注老年人健康,大力培育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普及老年期心理健康知识,引导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如:控制油脂、盐分的过量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建议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和粗细搭配,每日食物品种应包含粮谷类、杂豆类及薯类,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坚果类等;引导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疏导,一旦发觉老年人出现失眠、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并且心情压抑、郁闷、坐卧不安,提不起精神,整天提心吊胆、紧张恐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等或心情烦躁、疲乏无力、胸闷、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头晕头痛等抑郁症早期症状,要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一旦发觉老年人突然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盲、语言不利、眩晕伴恶心、呕吐、复视等症状,必须拨打“120”,紧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要促进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结合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急诊死亡病例性别分析

本组资料表明,急诊死亡病例中除中毒死亡病例,各年龄、病因男性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忽视亚健康问题有关,比如,大多数男性有吸烟、酗酒、长期熬夜、暴饮暴食、弱化锻炼、疲劳驾驶等不良生活工作习惯,而不良生活工作习惯引发心脏病等突发死亡疾病较多[1];而且在中国传统观念,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县域中,男性是家庭和社会中的支柱,面对的社会、朋友、同事、邻里之间的激烈竞争,投入工作就难以兼顾家庭,照顾家庭就耽误了工作,顾此失彼,积攒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容易陷入做事没耐心、感觉疲乏、睡眠变差、对心血管不利、加速衰老、影响人际关系等状态,会造成心理性疾病或推动其恶性发展。因此,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等问题已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更应该重视男性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除了增强男性保健意识和健康体检,把男性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加以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知识宣教、释压活动,缓解男性心理压力,从爱、宣泄与疏导、宽容几个方面入手,把积郁的坏情绪宣泄出去;家人、伴侣、朋友进行疏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转移心理压力;通过社交活动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以转移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培养一个爱好,给心理环境罩上一层保护膜,暂时的逃避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有效降低男性突发性病死率。

3.3 急诊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3.3.1 猝死急诊死亡因素

本组资料表明,猝死在急诊死亡病例中占到近三分之一,死亡率最高(28.21%),多数病因不明。临床实际病例显示,多数猝死患者发生在院前,且以青年为主(35~48岁),这与长期慢性疾病、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过度饮酒等有关,发病后未得到现场急救或急救措施不标准,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死亡。因此,降低猝死死亡率,重在提前预防,要在现场急救。首先要强化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普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预防知识,降低猝死病发率;其次要完善急救体系,加强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宣传,以现场实际操作教学方式向公众展示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提高猝死疾病救治率。

3.3.2 创伤急诊死亡因素

本组资料表明,创伤患者占急诊死亡病例第二位(24.36%),仅少于第一位猝死病例3名,且交通事故导致创伤急诊死亡占到90%左右。其主要原因:(1)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间地带,G30连霍高速、G570高级公路、国道312线穿境内而过,金永高速全线贯通,车流量较大,交通事故频发;(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截止2018年底,全县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通车里程分别达到50 671辆、62 780人和2 389 km,道路交通安全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3)部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电动车数量增加,且无明确管理法规,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因此,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引导、劝导群众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无证驾驶、报废车辆底数,强化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推动重点隐患路段“三必上”,重点事故多发路段“五必上”,有效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高发频发势头;及时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提示,持续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着力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配强急诊科人员力量,加强急救人员业务培训,完善急诊科医疗设施。

3.3.3 脑血管病急诊死亡因素

本组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占急诊死亡病例第三位(17.95%)。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影响,脑梗死、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主要原因为急性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疝等[2]。因此,院前急诊急救是提高脑血管病患者急救效率、保障患者安全的主要急救方法,在最佳治疗时间范围内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救治,有效保障脑血管疾病患者安全及预后状况。

3.3.4 中毒急诊死亡因素

临床显示,中毒急诊死亡病例大多发生在农村,中毒原因多以喝百草枯农药自杀死亡,且女性居多。百草枯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成分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其不同于敌敌畏等其他农药,其一旦经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毒性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特别是导致“百草枯肺”,早期表现为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期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随着农村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微信、QQ、陌陌等通讯软件上交友交流,同时农村夫妻长期分居,增加了农村家庭矛盾、夫妻不和睦、感情破裂等因素,导致农村女性自杀率高[3]。因此,要严格执行农药管理的有关规定,避免农药扩散和随意购买;开展安全使用农药教育,药液中加入警告色、恶臭剂或催吐剂等,提高防毒能力;改进农用设施生产工艺和喷洒装备,防止跑、冒、滴、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站在上风向退行喷洒,穿长衣长裤,戴防护眼镜,使用塑料薄膜围裙,一旦皮肤受到污染应及时清洗;提倡工地人性化管理,建筑工地设置夫妻房、探亲间,改善农民工的生活,解决夫妻天天相见难相聚的窘境,缓解夫妻生理需求,促进夫妻关系更融洽;要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激发年轻人创业热情,引导年轻人回乡创业发展,增进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3.3.5 心血管病急诊死亡因素

心血管病虽然占急诊死亡病例的11.54%,也主要由高血压、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全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23%的国人有高血压,男性高于女性[4]。因此,要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逐步完善基层高血压管理体系,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合理膳食,提高群众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积极发挥社区、家庭签约医生、村医等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管融合工作,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任务,完善三高之家与三高基地转协诊流程,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织密“三高”患者共管理、同预防、信息通、上下联的健康管理网;加强探索病种管理,根据疾病谱和死亡顺位,建立单病种群管理群体,让家庭医生团队在日常诊疗的同时,对自己擅长的一种疾病牵头进行群体管理;继续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家庭医生签约队伍,逐步建立以全科医生为家庭医生的团队建设,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

同时,其他致死原因,如呼吸系统疾病、溺水、安全生产事故等,也不可忽视。

综合分析,猝死、创伤、心脑血管、中毒等急诊死亡病例,均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不注重日常健康有关。要在提高医疗水平,完善急救措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居民心理和身体健康,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消除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要完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加快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遏制重大慢性病发病率,稳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猜你喜欢

病例
“对称、平移和旋转”病例辨析
王蜗牛先生的病例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