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保关系转移迈向“全程网办”的康庄大道

2023-01-08李晨尤扬

中国社会保障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社部经办养老保险

■文/李晨 尤扬

作者单位:人社部社保中心

当今时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全面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近年来,人社部门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力提升人社领域的数字化创新应用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的数字化治理图景已初具规模。其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作为维护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权益、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重要途径,始终坚持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持续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现“零突破”数字化之路从无到有

2009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社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制度模式和经办流程。在此背景下,2010 年,人社部基于“金保工程”业务专网,在部级层面开发建设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信息系统,初步建立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信息交换的电子通道,地区之间可通过部转移系统传递联系函、信息表等业务单据,转移经办的数字化之路由此开启。2014 年,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政策相继出台,部转移系统及时扩建并加载了上述两项转移业务的相关功能。同年,部转移系统实现了与军人保险关系转移系统的正式对接,为各地社保机构提供了军人退役养老保险有关信息的查询和下载服务。2019 年,部转移系统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的联网办理。至此,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跨制度衔接业务均已具备基本的线上经办基础。

经过10 余年的发展与完善,社保转移的数字化探索从零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实现了业务信息的电子化交互。各级社保机构积极推进系统建设与应用,社保转移的数字化网络越织越密,有效提高了经办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也要看到,由于地区间的信息化水平存在差异、部分经办人员还存在路径依赖等原因,社保关系转移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并不平坦,系统应用在运行初期并未达到最优效果,部分地区未及时进行系统接入,线下办理业务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尤其是随着人员流动日趋频繁,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规模呈现逐年扩大之势。2010 至2020 年间,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的业务量就由每年不足30 万人次激增至每年300 万人次。人民群众对转移业务畅通办理和便捷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社部门的政务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出“组合拳”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近年来,人社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畅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2020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列为个人服务高频事项,要求加快实现“跨省通办”,方便群众异地办事。向数字化要效率,向信息化要支撑,是社保关系转移经办服务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人社部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求变,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完善机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打出创新“组合拳”,架起省际“立交桥”,全面推行社保转移领域的便民化改革,让参保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开通网上申请,提供“不见面”服务。此前,参保人员提出转移申请,需要前往转入地社保经办大厅现场填写纸质申请表,方式落后单一,群众体验感较差。想让参保群众切身感受到便利,首先要在办事“入口”处下功夫,打通转移服务的“最初一公里”。2019 年底,人社部依托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网上申请服务。参保人员通过登录平台门户网站、12333 手机应用程序、电子社保卡等多种渠道,足不出户即可提交转移申请,并可在线查询业务办理进度。网上申请功能上线以来,已有近500 万人次享受到了企保关系转移的“不见面”服务。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业务的网上申请也将在今年全面上线,“不见面”服务的范围将覆盖全部转移业务。

推进协同共享,业务“零材料”受理。此前,参保人员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需提交转出地开具的参保缴费凭证,以确定其在转出地的参保关系。为获取凭证,参保人员有时需要在两地之间多次奔波往返,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社部坚持“把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决定“减证”:让存在10 年的参保缴费凭证彻底成为历史。从2021 年起,参保人员办理各类型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不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有关信息全部由社保机构通过部转移系统查询获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社保机构能够通过内部协同共享获取的信息和材料不再要求参保群众主动提供,真正实现了转移业务的“零材料”受理,让办事群众从“多地跑”“多次跑”变为“一次不用跑”。

重构经办流程,实现“多地联办”。为全面实现“跨省通办”目标,充分发挥数字化效能,人社部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经办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重建。一方面,大幅度改革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流程。此前,参保人必须在归集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后,才能办理城乡之间的制度衔接手续。改革后,参保人只需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一次申请,后续业务全部由社保机构之间协同办理。原先需要分两次才能办结的业务目前只需一步即可办理到位。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静默”接续。具体做法是,由部转移系统与军人保险关系转移系统联动获取有关业务信息,各地社保机构通过部转移系统对信息进行查询、下载,经与部队划转资金核对无误的,直接为退役军人办理接续手续,全程做到对退役军人的“零打扰”。

搭建国家平台,助力“全程网办”。社保转移制度运行之初,社保机构之间普遍采用邮寄纸质材料方式,业务办理周期长,材料丢失率高,转移效率极其低下。为顺应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人社部紧抓业务办理的“牛鼻子”,聚焦信息传输的“主干线”,积极搭建覆盖全国每一个社保机构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经过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全国32 个省份385 个地市全部接入部级平台,社保关系转移的一体化网络布局全面完成。2020 年7 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率先走上了“全程网办”的康庄大道。各地社保机构全面依托国家平台传送业务数据,不再邮寄纸质材料,转移接续办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人社部注重健全日常工作机制,在国家平台扩充业务即将到期提醒和超期督办功能,督导各地社保机构按照规定时限办结业务。建立贯穿部、省、市三级的争议问题协调处理机制,针对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逐级开展协调处置,加大地区间、上下游沟通力度,“转得慢”“转不动”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打造“新优势”数字化治理未来可期

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社保转移正由歧路变为通途。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成为下一步做好社保关系转移工作的根本指引。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系统的日常应用和传输渠道的简单疏通,更应该是服务理念与治理能力的一次彻底变革。如何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伴生”,以智能化为引领驱动资源整合,提供以参保对象为核心的全链条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未来之问。

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大背景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工作应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念,顺势而为,凭风借力,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一是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基金定期清算机制。跨省转移业务以转移信息确认作为办结标志,不再点对点单笔划转基金,改为部省之间按年度进行转移基金差额清算,进一步提升转移办理效率。二是在精细化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可考虑依托全国统筹中台数据库,集中整合每位参保人在各地的参保缴费记录,形成覆盖全职业生涯的完整数据链条,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为各地办理转移接续提供精准化的数据支撑。三是探索创新制度模式。进一步研究论证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中央直接经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到龄归集、养老保险待遇分段计发等制度模式的可行性,促进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的均等化便捷化水平,充分实现以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猜你喜欢

人社部经办养老保险
中组部、人社部调研组到福建省开展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调研
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社部回应养老保险热点问题
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专职副组长、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析如何提高我国社会保险经办人员的素质
2018,你的收入与此有关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