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融合实践
——以故宫建福宫(延春阁、静怡轩)室内装饰改造项目为例

2023-01-08魏颖双

工程与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花园空间

魏颖双

(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

1 建福宫花园的“前世今生”

建福宫花园位于紫禁城的西北区域,原为乾西五所中四所、五所之处,于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改建为建福宫花园。该区域主要包括建福宫(正殿)、敬胜斋、延春阁、静怡轩、惠风亭等建筑,主要用作皇帝游憩、赏玩之处。乾隆年间曾对此处进行了较大规模改扩建,并收藏珍贵文物存放于此。嘉庆年间将文物封存,此处便成了紫禁城的“藏宝库”[1]。1923年,溥仪尚居宫中时建福宫花园失火,多数文物与建筑被焚毁[2]。

在社会呼吁与故宫专家、领导的倡议下,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在香港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建福宫花园得以在废墟原址上复建,并按照建筑原貌外观、工艺并结合现代安防要求与使用需求对室内进行装饰装修[1]。2005年建福宫花园复原修建工程竣工,之后其主要用作国内外文博交流活动、学术讲座与研讨会、外事接待、新闻发布会、院内重大会议等。而建福宫花园区域内延春阁与静怡轩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主要用于内部展览、会议和接待之用。

2 开展延春阁、静怡轩室内装饰改造项目的背景

面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的双重身份,故宫博物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故宫保护与故宫博物院文博事业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2002—2020)》成为故宫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故宫在规划大纲总体框架指引下,有序开展室外与室内环境的整治提升[1]。为更好地贯彻“利用即保护”的原则,此次建福宫花园区域(延春阁、静怡轩室内)装饰改造工程以更好地提升故宫博物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环境与服务水平为目标。

3 传统文化与延春阁、静怡轩现代书房空间融合创新

在建造苏州博物馆时,贝聿铭大师曾提出:“既要有传统的东西,又一定要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好看,有吸引力”[3]。传统文化与思想的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室内空间设计便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载体[4]。建福宫花园区域延春阁、静怡轩室内装饰改造项目尝试从以下六维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融合并创新,以满足建福宫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3.1 传统藏书阁的融合创新

文渊阁是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七大藏书阁分为“北四阁”和“南三阁”,文渊阁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参考借鉴文渊阁收藏《四库全书》的藏书阁形式,采用厚重的胡桃木并搭配楠木材质制作的书阁围绕镶嵌在延春阁与静怡轩整个展览、会议或接待等区域。而此次室内空间装饰改造整体设计的主线则是《四库全书》,以《四库全书》为载体,以《四库全书》文化为中心,将其收藏布置在延春阁、静怡轩藏书阁中,从而与现代空间完美融合,呈现出兼具博物馆独有传统文化魅力与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空间。

3.2 色彩的融合创新

色彩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体现地域性时可把色彩作为重要手段来运用以拥有自己象征性的色彩语言[5]。本次室内环境色彩大革新,借鉴了宋代汝窑天青釉的色彩,天青釉清新雅致的色彩澄净、湛蓝,淡蓝如天青。天青色在空间的应用非常符合书房空间的文人气息,类似色彩在故宫畅音阁戏台、重华宫、漱芳斋戏台也有所应用。延春阁与静怡轩室内空间颜色主要采用天青色,与室外的红墙蓝瓦形成强烈的对比。诸如建筑结构的梁柱采用天青色的涂料,室内铺设地毯也为天青色。天青色设计元素同乳白色百叶窗、白色吊顶、中式翡绿玻璃吊灯等达成空间的统一与完整,色彩上的融合碰撞,勾勒出舒适清雅又不失现代空间色彩的室内环境。

3.3 传统空间分隔形式的融合创新

传统的空间分隔多采用隔扇、屏风、落地罩、色彩、光线等进行象征性分隔即虚拟分隔,侧重象征意味与心理效应。在延春阁、静怡轩室内空间改造过程中,沿用传统虚实多变方式分隔空间,增强室内空间的通透性、流动性与视觉宽敞度。如延春阁总体分隔布局,一层空间分布复杂多变,有迷楼之称,则因地制宜采用落地罩依柱安置,同时镶嵌围绕藏书阁,将一层空间分隔为三个虚实空间,即名家作品展览空间、读书静思空间与楼梯空间;二层空间狭小,则巧用隔扇、藏书阁将其分隔成设备空间层,传统字画悬挂隔扇上,在渲染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也不失现代美感;三层推门而出视野开阔,故宫三大殿、惠风亭以及远处北海白塔、景山万春亭等建筑尽收眼底,三层同样选用落地罩依柱安置打造品茶空间,使得空间更为敞亮、开阔。静怡轩的空间改造中也灵活穿插使用落地罩,让空间多了一些灵动和含蓄。落地罩的设计比例、材质、做法都非常讲究,灵感来源于乾隆花园整体布局设计,落地罩的运用使得室内空间更具质朴古韵。置身于当代而又古典的文化空间,对话古人,让人沉浸于书香墨韵的氛围中。

在选用传统分隔形式的同时灵活结合现代光源照明(如新中式玻璃吊灯、LED冷光源射灯、暖光灯带等)、创新的材料(如在原有窗格基础上增加中空玻璃,玻璃中间安装现代工艺材质的百叶)等,更为灵活地调节空间的光线和视觉。传统的空间形态与现代空间的结合叠加,彼此融合共存,使得空间变得更加具有层次感,形式丰富独特,具有较强的现代文化特色与美感。

3.4 传统园林布景的融合创新

引用中国传统的园林造景方式,将山水石木引入室内空间,“以壁为纸, 以山水石木为绘”,营造自然景象。如静怡轩室内米白色背景下布置一块有清代纹饰底座的太湖石,和休息区墙面的太湖石、古松水墨画遥相呼应。书阁中点缀赏石和盆景,一山一石一木尽显仁智之乐,在局部的书阁中装饰山水画,与室外建福宫花园实景紧密配合,达到了配景与借景双重效果,使得空间层次感更为深刻,轮廓更加清晰,而又不失整体的现代感。

3.5 家具陈设上的融合创新

传统陈设品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认知,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维度与需求打造传统韵味的现代文化空间,让传统文化与艺术脉络更好地传承。比如,延春阁、静怡轩家具陈设灵感同样来源于文渊阁,选用具有文人气息、依材而塑并追求天然纹理木材的明式家具,成为舒适和美观的典范。明式家具与四库全书藏书阁相得益彰,再加上观赏石、兰花、文竹盆景、字画的配饰点缀,传统陈设与现代空间达到完美契合,营造出延春阁与静怡轩精致质感空间之美,无形中渗透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3.6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融合

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更偏重体现中国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环境意识,深深影响空间的营造[5]。延春阁、静怡轩室内环境提升改造注重将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融入现代文化空间,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通过提升改造,将室内书香墨韵文化空间与室外琉璃黄瓦古建环境相呼应,和谐统一,完美共融。

4 将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然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并多次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提及。201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6]。故宫有着作为博物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历史使命,本次建福宫花园延春阁、静怡轩室内环境提升很好地诠释了“让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理念,实现了结合现代文化服务空间需求将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地传承并创新性运用与转化的目的。

5 结束语

建福宫花园区域延春阁、静怡轩室内环境改造提升基于传统的同时又打破传统,汲取传统文化与遗产精髓,整合排列现有空间进行全方位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融合碰撞,营造出兼具古典质朴厚重与当代雅致灵动的文化服务空间。改造后的室内环境虽不同于传统的故宫宫殿原状陈列特点,但不脱离传统文化气息与神韵魅力,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空间环境实现了完美融合与共生。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花园空间
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研究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空间是什么?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创享空间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