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中医巢念修稿本《习医晬语》研究❋

2023-01-07黄晓华段逸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案外科医学

黄晓华,段逸山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

巢念修,字祖德,民国时期中医,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巢崇山是孟河医派四大家巢氏家族名医,父亲巢凤初也是民国时期名中医。巢念修行医之外涉猎广泛,喜抄书、藏书,尤好收藏医学典籍,然而因未见其著述出版问世,在目前公开的民国期刊中也难寻踪影,相关史料稀缺,生平事迹不详,鲜受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巢念修稿本《习医晬语》所述来挖掘这位民国中医、藏书家的学术旨趣与思想,并对孟河四大家巢氏巢崇山一族的生平事迹有所补充,以期可以充实孟河医派的研究。正如段逸山教授在回忆《上海地区馆藏未刊中医钞本提要》的编撰过程时所提及:“民国时期行医于沪上的巢念修,乃武进孟河医家巢崇山之族孙、名医巢凤初之子,一生搜集、整理医书繁富……是一位栖身于医界的著名藏书家,值得予以挖掘研究。[1]”

1 巢念修生平与著述

1.1 巢念修家世与生平

关于巢念修的生平,在目前孟河医派的相关著作中除了名医巢崇山孙、巢凤初子的身份外,鲜有其他记载。

巢崇山(1843—1909)是孟河四大家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孟河医派早年(1894)去上海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擅长内外两科,而以外科为精,刀圭之术尤为独到,能以刀针手法治肠痈,多应验如神”[2]。此外,他还推荐了晚出道的同乡丁甘仁,“直到1894年,行医近十年的丁甘仁终于时来运转,被上海颇有名气的巢崇山(也是孟河人)推荐给了著名的慈善诊所仁济善堂”[3]168,因此世人有“甘仁至申,崇山实为之介”之说。

巢崇山的医术由其子巢凤初与侄子巢松亭传承,孙辈巢凤初之子巢念修、巢松亭之子巢雨春(1904~1971)亦行医。在《孟河家族源流论》“巢氏家族的宗谱”[3]111中,巢凤初、巢念修父子的生卒年无记载。目前相关研究中涉及其生平者仅见于赵仁龙、焦振廉的《〈两都医案〉考略》一文:“巢念修又名巢祖德,字念修,以字行,同父生卒年不详。巢念修年长于宗弟巢雨春(1904~1971),民国书法家谭泽闿(1889~1948)为其制方笺于庚辰年(1940),并称‘世兄’,可知巢念修与谭泽闿年龄相仿……可知巢念修生于清末上海,主要活动于民国,新中国初期仍在世。[4]”

据上海档案馆所藏《上海神州国医学会中医师注册履历表》记载,1937年巢凤初63岁,巢念修28岁。可推测巢凤初约出生于1874年,巢念修约出生于1909年,其实际比巢雨春年少,实际年龄与谭泽闿有所悬殊,因世兄亦可为尊称世交的晚辈,故谭泽闿称其为世兄。巢凤初卒年在《习医晬语》中有所体现,巢念修甲申年(1944)为朱墨套印《临证指南》所作题跋时提道:“巢氏二世,先祖慈父,亦若寝馈有年,余不肖,愧无所得,有违鲤庭之训,先君弃丧已三年,重展此卷,汗颜虽已”,因此可推测当时其父巢凤初已去世三年,即1941年去世。据此,巢念修生于1909年,卒年待考,其父巢凤初生卒年为1874~1941年。

1.2 巢念修著述与藏书

目前,巢念修搜集、整理的中医古籍多见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对《上海地区馆藏未刊中医钞本提要》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古籍目录进行初步筛查,共有巢念修稿本1种(即《习医晬语》),抄本13种(如《两都医案》《暴证知要》《鹤圃堂三录》等),藏本103余种(含抄本48种)。另查检到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有巢念修抄本《罗谦甫医案》,上海图书馆藏有巢念修藏本《玄机活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有巢念修藏本《痘疹折衷》等。巢念修藏本常有题跋案语及朱笔批注,但皆相对简略,而馆藏稿本《习医晬语》相对于抄藏本所题识跋,更能从整体上了解其治学兴趣与学术见解。本文先仅对此稿本做一梳理,之后结合其他抄本、藏本所载,期待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巢念修的生平事迹,丰富其读书行医轨迹,探讨其学术观点与学术贡献。

2 《习医晬语》版本与内容

《习医晬语》三卷,巢念修稿本三册一函,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稿本成书于民国甲申年(1944)秋,未见付梓出版。是书命名“晬语”,或取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述之义,沈氏自序:“或准古贤,或抽心绪,时日既积,纸墨遂多。命曰‘晬语’,拟之试儿晬盘,遇物杂陈,略无诠次也。[5]”这也正如《习医晬语》作者卷首题记所言:“闲居读书,有关医林史料,辄喜随手摘录,汇为此帙,名《习医晬语》,中多掌故旧闻,亦有足资嗢噱者,间杂幼年习作,时代有异,今昔不同,作纪念观可也。”于此可知,此书即作者对所读医书或行医见闻随手摘抄、记录之作,谦喻为略无诠次而显杂陈之“晬语”。

是书卷首作者题记除了论述著书缘由,也交代了家学传承及学术旨趣:“岐黄术,余世业也。先君生余如迟,授余也速,学而时习,未及舞勺,已能案头临诊。目为童医,未行冠礼,身入医林,俨然小先生矣。惟余性好乙部,医中求史,颇有此志向者。”卷一载文21篇或为藏书序跋,如“笕辉老人医案跋”“外科十法序”“朱墨套印临证指南医案跋”等6篇,或为临证心得,如“肾精治小便不通”“增液汤治验记”“柠檬皮止呕”等5篇;或为医人掌故,如“孝医苏卿”“沈国治与清溪治验”“疡医韩宗海”等10篇。卷二载文20篇,多为摘抄医人轶事,如“徐灵胎自述文”“麻九畴”“张子和”“任履真”等。卷三载文31篇,亦多为摘录医人掌故,偶有论病者如“梅毒”,论医政者如“北宋医政”等,全书或录习医心得或题阅读感悟或随手摘录史料。除史料摘录外,其余篇章多署有撰写时间,最早为乙亥年(1935)所撰“外科十法序”,全书可视为作者的习医、阅读札记,借此也可初步了解作者巢念修收藏医书、研读整理医书及习医之历程。

3 《习医晬语》学术特色探析

3.1 善写题跋识语,精于溯源考证

巢念修好藏医书,从笔者查阅整理的巢念修藏本中多有题跋识语,或叙述得书经过、藏书心得、版本特点或进行相关考证。《习医晬语》中所录题跋不多,但颇有特色。

题写成书缘由者如首篇“笕辉老人医案跋”,是巢念修为父亲巢凤初“笕辉老人医案”作跋。其中既表达了对父亲高明医术的崇拜“能制方配药,靡不应验如神”,又表达了未能全面搜集整理父亲医案的遗憾:“惜其方案咸散佚,世存精粹之作,儿辈晚生已不及收辑”。跋略曰:“祖德辄在处方之后,录副以归,藏之箧笥,珍馐拱圣,数载以道,已累积盈尺,回收平日治疾有心得者,检出若干,整理之,略分门类,颜之曰“笕辉老人医案”,虽所录不多,原皆家君60后之心血,毕生之仅存世也,择尤复在篇末,由祖德附加按语略述原由,俾便他日作案诊之参考,临证之指南焉。”该跋叙述了成书缘由,此医案目前未见流传亦未见记载于其他史料、目录中。

题写得书经过者如“朱墨套印临证指南跋”,是巢念修介绍了家藏《临证指南》的购书经过,此朱墨套印《临证指南》乃道光甲辰苏州周氏所刊,系初印本,十分珍贵。

详加考证者如“书粟轩刊本医学心悟跋”,是巢念修为《医学心悟》作跋者,也因此可知巢念修家藏两种不同版本的《医学心悟》,其中既有乾隆五十六年书粟轩精刻善本,亦有由费伯雄手批“于冷摊以贱值购得……便翻检”之普通版本。还因家藏书粟轩《医学心悟》为五卷,其所附《外科十法》一卷缺失之情况,对《医学心悟》《外科十法》两书的渊源进行了考证:清·程国彭“在雍正十年壬子,曾著有《医学心悟》五卷,说理简明,亦本由博返约之旨,极便医家临证参考,独外科一门未及,后于次年成《十法》一卷,补不足焉”,作者著《外科心法》“盖欲与前著之《医学心悟》并行于世耳”,之后“《医学心悟》《外科十法》二书乃汪少斋、江耀舟二人所分刻各自印行,后人如并刊理应将《外科十法》附于《医学心悟》之后”,并指出“今乃有好事之徒,翻刻《医学心悟》时,删去《十法》自序之年月及江耀舟捐资刻书一段,得原序作为六卷之叙论,《外科十法》之名,就淹没不彰”。虽不知巢念修所谓“好事之徒”所指,但查民国时期(1937年)分别由大东书局和世界书局印行之两种版本的《医学心悟》确均为六卷,“外科十法”作为最后一卷置于书末,读者若不知两书之渊源,恐难知《外科十法》曾为《医学心悟》成书后作者另撰之书,并曾分别刻印刊行,将《外科十法》与《医学心悟》混为一书实为不当,可见巢念修为《外科十法》溯源之良苦用心。

3.2 医中求史,尤重医人事迹

《习医晬语》巢念修卷首云:“余性好乙部,医中求史,颇有此志向者……闲居读书,有关医林史料,辄喜随手摘录,汇为此帙。”正如巢念修所言,此书除了记录临证心得和题写医书序跋外,亦广泛摘录医林史料,尤其是关注相关医史人物,“医人之传记轶事每多珍闻,余颇好之,第不易搜辑耳。此种史料,亦往往可于人所忽视之集部中发现”。

全书共搜集医林人物40余位,摘录多条医林轶事,除了医人生平又多涉医人之事迹,资料来源丰富(见表1)。

表1 《习医晬语》摘录医人传记轶事资料来源

书中虽多为巢念修随手摘录之原文,若对史料中有疑义者,他仍随即附按语予以辨证,但也有因资料未全所述有偏颇者。如“徐灵胎及其二三事”篇,主要摘自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随园诗话补遗》《随园八十寿言》,内容颇丰富,但巢念修认为《随园全集》中关于徐灵胎的传记大多摘自前人所述,袁枚所亲历者仅有“臂痛求诊于徐灵胎”一事,但在《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四《徐灵胎先生传》与《随园诗话》卷十二中,此史实的记载却有“丙戌秋(1766)”及“庚寅七月”(1770)2个时间,巢念修认为“薛生白生前从未提及徐灵胎,薛卒于乾隆庚寅,道于是年七月乃造访徐氏,况徐传乃据其自述记累及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亲历者仅臂痛一事,可见相交不深”判断了“臂痛求诊”一事非“丙戌秋”,当系“庚寅七月”矣。一个事件出现2个不同的时间,应该确为袁枚记载之疏忽,巢氏之论析当合理,但因袁枚的著作中“薛生白生前从未提及徐灵胎”,因此将造访徐灵胎之事当为薛生白卒后,来推测“臂痛求诊”一事为薛生白去世的庚寅年,还是有失偏颇。这也可知,巢念修并未读过薛雪为徐灵胎所作之诗《东山逢徐灵胎》:“相值东峰下,相看鬓欲霜。年华共流转,意气独飞扬。四座惊瞻顾,连城且蕴藏。如余空说剑,无路扫欃枪。[6]”两位医家为同代名医确有交往,并不能因《随园全集》中“薛生白生前从未提及徐灵胎”来作为辨证之理。

巢念修“医中求史”之治学兴趣在《习医晬语》中体现得尤为深刻,既摘录大量医林史料,又有观点阐发,且于该书中多处流露将要进一步考证整理之心愿。如“余若摭拾旧说,成“叶天士及其著述考”一文,暇当整理附焉”“今依阅读先后摘录,俾他日作薛氏事迹之採择”“如能再得江氏原刊本一校,固所愿也”。

3.3 临证见闻,多有阐发评点

巢念修出生于医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氤氲在浓厚的医学氛围中,虽视医史为志向,喜好收藏、研读及整理医书,但于临证仍颇有心得,习医行医过程中,对一些经典案例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多有阐发评点。

巢念修对一些疑难杂症中能取效之单药或验方颇为关注。如“肾精子治小便不通”一篇之“肾精子”,在西医导尿、中医利水皆无效的情况下,服用三粒则小便畅通甚为感叹。肾精子是牛的膀胱结石,本草纲目无记载。效用为利水消胀,主治小便不通,肚腹胀满(《中药材手册拾遗北京地区》P176页)。历代本草无记载之动物药,1973年《中药材手册拾遗北京地区》算较早的记载。又如“柠檬皮止呕”一篇,巢念修随父出诊,在方中加入柠檬皮治燥热呕吐,取柠檬皮“清热疏肝,健脾理气”,收效甚著。巢念修考“柠檬为植物中芸香科,常绿灌木,果实形椭圆,两端稍光,色黄味酸,有芳香,果皮能疏肝健脾,理气除烦,汁可作清凉饮料,原产印度,元代始输入我国,《本草纲目》所不载”。

再如巢念修记录父亲用增液汤治一罗姓温病燥矢获奇效的案例,并题写案语详细剖析此案。他先指出时医屡投承气汤之误,并引吴鞠通增液汤之用意“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湿饮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湿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从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故从主要病机、方药配伍方面来阐述其父在吴鞠通增液汤基础上佐以理湿化浊、宁神清热之品,治疗该病例所取得的神奇功效。

此外,针对民国时期的一些医疗事件与论争也多有评点。如丁甘仁治金子久黄疸案,巢念修曰:“大麻金子久先生……肝木郁极,木旺则侮土,土虚则生湿,黄疸之病所由来也,且色晦而暗,症属阴疸,虽用辛温复阳,然真阳已衰微不振,一任暑湿浊热团聚为患,设当此际情何法以救之耶。子久能人,岂有不知哉?若稍加疏肝理气,用砂仁不如用香橼、玉金等药,虽轻微,或可补救一二。”这则医案在当时应该是引起了中医界人士的关注,名医曹颖甫也曾在《金匮发微》中点评此案:“昔金子久患此证,自服茵陈蒿汤不愈,乃就诊于丁君甘仁,授以附子汤加茵陈,但熟附子仅用钱半,服二剂不效,乃仍用茵陈蒿汤,以致脾气虚寒,大便色白而死为可惜也,但金本时医,即授以大剂四逆汤,彼亦终不敢服,则是有方与无方向,有药与无药同,经方见畏于世,若此可概矣。[7]”当然,各类评说仅可作金氏病情之参考,是否有效已不可实践,当时一些棘手之危重症不能治疗也属平常之事,但此案中名医金子久不能自治,求助另一位名医丁甘仁仍无效的案例中,病者医者皆为名医,社会效应自然被放大,引起关注则在所难免。

猜你喜欢

医案外科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医学的进步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