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项规定出台的战略考量

2023-01-07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作风

十年前,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些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十分尖锐。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如何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当时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和考验。

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的需要

至2012 年,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 多年的伟大历程。经过数十年的艰难探索与改革进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推动国家持续快速稳定向前发展,创造了被世人称赞的“中国奇迹”。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我国对外经济活动迅猛增长,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应该说,30 多年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但这个过程中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清单”包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党的干部队伍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依然严重,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现象还比较突出,反腐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下一步改革与发展,而且也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因而,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还得从党自身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入手,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当时党内存在的一个广泛共识。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小康之家”,明确到20 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 美元”。1987 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把20 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第二步奋斗目标。1992 年,在人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到20 世纪末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经过长期不懈努力,20 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如期实现。2002 年,党的十六大针对当时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提出在21 世纪头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随着不同时期奋斗目标的实现,2012 年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要求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

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下来看,任何时期要如期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要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必须锻造一支同心同德、坚强有力、埋头苦干、勤政务实、清正廉洁、朝气蓬勃的党员干部队伍。

彻底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需要

人心向背看作风,人们对一个政党的评价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其作风的好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把它视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事。毛泽东曾说“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一语道出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敢有丝毫懈怠,努力克服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改进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们党依然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确保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万千挑战中不断发展。

应该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作风总体是好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党内确实积累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很严重。有段时期,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各种利益的诱惑以及管党治党上的宽松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意识日益淡薄、群众观念日益模糊、艰苦奋斗作风逐步丧失,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之风日益蔓延,更有甚者互相攀比,讲排场、讲面子、讲奢侈,出行必定前呼后拥,穿戴必定高端名牌,出入必定私人会所,等等。这些极不正常的作风和行为,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也带坏了整个党风和社会风气。

作风问题从来就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进入新时代,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党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全面破解党的作风建设难题,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锻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作风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小康之路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