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3-01-07宁攸凉唐红英沈伟航戴栓友

林草政策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草人才队伍科普

宁攸凉 唐红英 高 月 沈伟航 戴栓友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 北京 100714)

在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上述重要论述强调了科普事业的重要性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将科普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事关科普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设一支数量规模合理、业务素质过硬、梯队结构合理的科普人才队伍,始终是科普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多数研究者以科普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但不区分行业、不划分专业领域。例如,袁梦飞、张仁开等[2-3]研究了一般性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任嵘嵘、常羽等[4-5]分析了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袁梦飞、李正风和颜燕等[6-8]研究了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问题;朱效民、莫扬和王大鹏等[9-11]分析了科研人员和科学家科普职责问题;黄雁翔、梁皑莹等[12-13]研究了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问题。以往也有少数研究者以特定行业科普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对特定领域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例如,刘波[14]与潘淑杰等[15]分析了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就林草领域而言,有关科普人才的研究也极为缺乏。为加强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本文将分析林草科普人才的分类、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总结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与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1 林草科普人才概述

1.1 林草科普人才的分类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科普人才定义为“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科普专职人员界定为“从事科普工作时间占其全部工作时间60%及以上的人员”[16]。本文将林草科普人才定义为,具有林草专业知识、科技传播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和科普业务能力,从事林草科普研究与实践的劳动者。

按科普工作时间长短划分,可将林草科普工作在其全部工作时间中占比超过60%及以上的人员称为林草专职科普人员,低于该标准的称为林草兼职科普人员。按岗位职责划分,林草科普人员包括林草领域科普场馆(基地)的相关工作人员、科普管理人员、科技辅导员、科普讲解(辅导)人员、科普创作(研发)人员、信息传媒类科普相关编辑和编导。按功能作用划分,林草科普人员包括林草科普高端人才、科普专业人才与科普志愿者。其中,林草科普高端人才一般指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部级人选、林草教学名师及资深专家,林草科普专业人才一般由林草科普创作(研发)人员、科技推广员、乡土专家、科技特派员构成。林草科普人员也可以简单划分为林草资深科普专家、科普专家、科普工作者。

1.2 林草科普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1.2.1 专业知识

1) 林草专业知识。林草科普人才应系统掌握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草原保护和利用、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理论与技术,能胜任林草科普教育、科普研究和科普管理工作。

2) 科技传播知识。科普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7]。林草科普从业者需要以科技传播为方向,以新媒体为支撑,熟悉传播学原理,了解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特点,熟悉网络传播与网络营销、数字媒体策划与经营、科普产品开发流程,掌握传媒管理、科学传播、科技写作、科普影视传播与制作、创新媒体设计等知识和技能。

3) 政策法规知识。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国家科普综合性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及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印发的科普方面的政策文件;国家林草类科普政策法规,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普工作的意见》《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地方科普综合性政策法规,如《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地方林草类科普政策法规,如广东省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林业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自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作为林草科普工作者,应当掌握上述科普政策法规知识,在依法开展林草科普工作方面做出表率。

1.2.2 业务能力

1) 科普化编译的能力。林草科普人才不仅应掌握林草科学知识,还应掌握把林草科学知识转化成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语言的能力,采用普遍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林草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

2) 语言沟通和表达的能力。沟通能力是双向的,不仅要明确林草科普的内容、沟通方式,还要分析对方的现实需求,将对方的需求和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有机地关联起来。表达能力又叫做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要求科普人才采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形式将本人思想和情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便于受众理解、体会和掌握。随着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林草科普事业在提升全球科学共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林草科普人才还应具备国际视野,具备国际对话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讲好中国林草故事,贡献中国林草智慧。

3) 驾驭多种媒体的能力。传统媒体一般指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与电影,新媒体一般指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互联网新媒体与户外新媒体。作为林草科普人才,应能够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社会公众有效传播林草科学知识,达到科普宣教目的。

4) 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的能力。应坚持公益性原则,深入了解科普活动运行规律和组织模式,科学策划林草科普活动,在完成林草科普任务的同时,可以兼顾发展科普产业。积极拓宽林草科普经费渠道,以保障林草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科普创作与研究的能力。科普创作是指为了普及和推广科学知识和技术,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创作人员从事科普教育所进行的创作性精神劳动及其成果的输出过程[18]。科普作品主要有科普文章、科普图书与科普电影等。科普研究不仅包括科学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包括科学与媒体、科学与出版、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教育、科学与环境、科学与伦理、科学与人类行为、科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科学传播史、科普创作,以及科技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林草科普工作者特别是科普研究人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历史学、统计学、文献学、社会调查、实地考察、个案调查与田野工作等研究方法,高质量开展林草科普研究工作(图1)。

图1 林草科普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2 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与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把科普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联合科技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普工作的意见》《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关于开展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其中,《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普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林草科普专业人才队伍达到20万人以上,林草科普志愿者队伍达到10万人以上;并将加强林草科普队伍建设作为林草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明确要求通过制定林草科普人才培养计划、组建林草科普高端人才队伍、打造林草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立林草科普专家库和智囊团、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专业培训等措施推进林草科普队伍建设。其他文件中也均将林草科普人才队伍作为评价基地科普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并明确要求基地需配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人员队伍和科普志愿者。

为打造林草科普资深专家队伍,2021年5月印发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聘任首批林草科普专家的通知》中提出,聘任1名院士担任林草科普首席科学家,1名著名学者担任林草科普首席人文学者,12名资深专家担任林草科普首席专家,初步形成一支由首席科学家、首席人文学者及首席专家组成的林草科普高端人才队伍。2022年4月,出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关于开展推荐国家林草科普专家库成员的通知》,提出加快推动全国林草科普专家队伍建设。

根据全国科普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林草科普人员具备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59.32%,与2010年的45.20%相比提高了14.12个百分点。林草专职科普人员中,具备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由2010年的48.12%增长到64.78%,提高了16.66个百分点;林草兼职科普人员中,具备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由2010年的44.30%增长到58.11%,提高了13.8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10年来,林草科普人员具备高级职称或高学历人员比例明显提高,其中专职科普人员此项比例增加更为突出,人员素质也相对更高。

2.2 面临的突出问题

2.2.1 林草科普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我国具有丰富的林草资源。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8亿hm2,森林覆盖率22.96%;草原面积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0.7%[19]。2021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首批国家公园,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20]。截至2022年4月,全国共有包括5个国家公园在内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9 000个,保护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21]。这为林草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但近10年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林草科普人才供给量下降趋势未能得到有效扭转,人才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林草科普事业发展。首先,林草科普人员规模缩小趋势未扭转。尽管注册林草科普志愿者由0.41万人增长到0.74万人,但2010—2020年全国林草专兼职科普人员由7.75万人减少到4.13万人,规模缩小趋势显著。其中,林草专职科普人员由1.83万人减少到0.75万人,林草兼职科普人员由5.92万人减少到3.38万人。其次,林草专兼职科普人员在全行业中占比下降。在全行业中,林草专兼职科普人员占比由2010年的3.99%下降到2020年的2.28%,10年累计下降了1.71个百分点。

2.2.2 林草科普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是与林草兼职科普人员相比,林草专职科普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根据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在全国林草科普人员中,专职科普人员占比由2010年的23.53%下降至2020年的18.13%,10年间累计下降了5.40个百分点。这表明,近10年来我国林草专职科普人员占比总体偏低,且呈现下降趋势。二是林草科普领域缺乏研究创造性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原创性科普内容和优质的活动题材产出较少。这也导致林草科普活动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不足,难以体现科普效果。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林草科普创作(研发)人员由2010年的0.065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0.053万人,降幅约18%。

2.2.3 林草科普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明确提出:“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公共财政是支撑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经费保障,但经费投入规模存在着“量的弱小”和“质的弱化”问题,离“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与林草科技创新经费相比,林草科普经费投入严重偏低,差距较大。当前我国林草科普经费高度依赖各级财政投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林草科普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社会资本介入较少,投入渠道单一。

2.2.4 林草科普人才发展机制不完善

一是林草科普工作重要性仍未得到普遍重视,经常被边缘化。从调研中了解到,虽然国家一直宣传“同等重要”政策,但由于多数单位并没有出台配套文件,科普边缘化状况未能得到扭转。一些科普工作人员认为,与教学科研岗和行政管理岗相比,科普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一些林草科研人员甚至认为,科研是科研人员的本职,科普是不务正业。二是林草科普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林草科普工作和科普作品在传统的职称评定制度中很难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林草科普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认可,严重影响了科普工作的热情。三是激励林草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不完善[22]。科学家、科研人员等能热心从事林草科普工作的人数不多,其中能够胜任的人数更加有限,导致林草科学知识难以及时传播,林草科技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科普资源。

2.2.5 林草科普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尚不健全

教育培训是提高林草科研人员科普能力、专职科普人员业务水平和科普志愿者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林草科普人才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缺乏稳定的渠道,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课程资源不丰富,师资规模和能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林草科普人员培训机会少,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林草科技和科普方面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

3 加强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科技部等先后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但各省和局直属单位制定相关实施意见、方案的不多。国家层面尚未制定林草科普方面的发展规划,也未就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颁布专门文件。

建议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将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目标纳入林草科技创新规划及林草科普发展规划中,同时探索制定专门的林草科普人才发展规划或林草科普人才培养计划。组建林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贯彻落实关于林草科普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辖区内林草科普工作。推进林草科普组织建设,强化组织体系对林草科普的支撑保障;加强林草科普统计和考核评价,压实林草科普职责;探索实施林草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完善制度安排、夯实条件保障,确保将“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在符合条件的林草科技计划项目中要增加科普任务,切实将科普工作作为林草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科普成果在林草科技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3.2 完善林草科普人才发展机制

林草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应进一步调动人才积极性。一是完善利益激励机制。利益激励是激发科普人才干事业的基础动力,离开了利益激励,其他任何激励的效果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对于多数普通科普工作人员而言,最重要的利益就是工资收入和职称职务。因此,建议坚持以科学普及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健全林草科普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各单位将科普工作业绩与科普人才的工作业绩、考核结果评定、绩效发放以及评先推优等挂钩,建立科普职称评定制度,推动科普工作业绩与个人职业发展相关联,激发林草科普人才的内生动力。二是强化成就激励机制。满足人才的成就期望,使科普人才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能对林草科普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探索转变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组织文化,让“同等重要”在林草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林草机构中形成共识,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促使各类林草科普人才切身认同并以参与科普为荣。三是建立监督制度。一些地方林草科普领域“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建议加强林草科普人才的岗位履职考核,探索建立退出机制。

3.3 分类施策推进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采取精神激励为主的措施。对于由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部级人选、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及资深专家组成的林草科普高端人才队伍,主要采用精神激励手段,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针对林草领域社会关注问题进行权威解读,积极创作科普作品、举办科普讲座和参与下基层活动。二是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并举的措施。对于林草科普专家队伍,建议以启动林草科普专家库建设工作为契机,从各级林草机构中择优推选评选。林草科普工作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志愿参与林草科普服务,要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搭建林草科普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自然保护地机构等建立林草科普志愿者社团组织,鼓励中小学生参与林草科普志愿活动。加快建设一支志愿服务于科普工作的多样化队伍,形成林草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的良好局面。三是采取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措施。对于普通林草科普工作者特别是专职林草科普人才,主要采用利益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3.4 发挥林草科普基地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带动作用

各级各类林草科普基地是林草科普人才密集区,也是林草科普人才建设的高地。建议优先支持林草科普基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巩固发展专职人员规模,提升兼职人员和志愿者服务能力水平。总结提炼林草科普基地人才建设的经验模式,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对外宣传和推广示范;坚持以点带面,宣传基地先进经验,带动整个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发展。

3.5 加大对林草科普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按照《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要求,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林草科普工作的政策扶持、条件支持和项目投入,逐步提高林草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注重加强林草科普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同时,林草科技项目要增加科普任务。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开展志愿服务、众筹众包、项目共建、社会捐助等方式为林草科普事业发展投入劳力和资金。三是促进林草科普产业发展。探索发挥市场在科普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适度加快林草科普产业发展,为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致谢:本文关于林草科普人员的部分统计数据由中国林科院承担的国家林业局科学普及项目 “林业科普资源调查与科普能力评价”(2017-KP06)项目组提供。数据主要通过对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整理与汇总得到。在此,对该项目组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猜你喜欢

林草人才队伍科普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科普达人养成记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