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3-01-07谭文婷

建材与装饰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水利河流水库

谭文婷

(贺州市八步区水利局,广西 贺州 542899)

0 引言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水资源利用的安全稳定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管理水资源过程,受环境因素、科技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使得区域水资源管理仍存在水利基础薄弱、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相关建设者应从问题入手,对基础设施、智慧水利工程以及防洪抗灾减灾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以为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进而服务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1 项目概况

八步区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支流繁多,集雨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有31 条,集雨面积5~50km2的河流有117 条,主要属于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贺江、大宁河、马尾河、林洞河、都江河、湖罗河、西两河等,主要河流基本贯穿全区。八步区水资源丰富,根据广西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深1045.5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8.83 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 5319m3。2021年八步区总用水量为 3.7243 亿 m3,其中农业用水量2.9303 亿m3,工业用水量0.38 亿m3,生活用水量0.334 亿m3,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08 亿m3,万元GDP 用水量121.63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4.13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68m3,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据统计,区域流域面积5km2以上河流有148 条,中小水库76 座,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存在监管任务重;河流众多,水环境情况复杂问题。再加上,河湖生态损害、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群众的水生态保护意识水平不高。这些问题均导致区域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个别地区还存在区域资源缺水与工程性缺水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相关建设者应从水资源管理现状入手,对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与作用影响进行分析,以提高应对措施运用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2 水资源管理现状

在水资源配置、供水方面,区内的水利基础薄弱、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都是存在的,一些区域和城镇供水保障程度还不高[1]。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区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建于20 世纪50—60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水利设施老化现象严重,工程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渠道灌溉能力大幅萎缩等,给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范围不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高[2]。在防洪抗灾减灾方面,辖区内主要支流贺江仍有部分堤防没有达标、甚至处于不设防状态,随着区内的莲塘片区、贺街片区、东融产业园、数字贺州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沿江防洪治涝工程基础设施亟待配套完善;流域上众多的水利工程联合防洪调度体系尚未建立,运行管理监测网络等智慧水利基础设施亟需改造升级;境内面广量大的中小河流防洪体系还不完善,防洪标准低;区内的河流水系普遍属于山区河流,易爆发山洪灾害,在山洪灾害危险区缺乏相关监控和现代化预警预报体系,管理手段滞后;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病险水库,影响防洪安全。

由此可见,地区水利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且新老水问题交织显现,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①经济社会发展与防洪抗灾减灾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不平衡,防洪抗灾减灾问题和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仍然且一直存在;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最严格水资源目标不协调,水资源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③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其他生态要素保护不平衡,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④水利基础设施区域布局不平衡,一些重点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水利短板明显。同时还伴随有防洪抗灾减灾体系建设不完善、水资源节约利用不充分、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监管不充分等问题[3]。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补短板”,持续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防洪,供水、生态等综合保障能力,通过“强监管”,纠正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上的偏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做好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定位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3 水资源管理问题

3.1 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城镇和乡村供水建设有待完善

八步区境内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完善任务仍需攻坚合面狮灌区、七里灌区、新丰灌区等主要中型灌区骨干渠道及配套建设已实施有部分节水配套工程,但是续建、改建工程还有较大的缺口,灌溉面积尚未达到设计规模,田间工程配套改造不足,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较少、规模小、渠道分散,提质升级任务重;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全面实施,城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均已划分,但是存在水源地保护力度不够,供水水源分散且规模偏小,供水缺乏安全处理,运行管理成本高,持续运行能力差等问题,建设区域供水一体化任务仍需攻坚[4]。

3.2 防洪抗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八步区是地级贺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十三五”以来,包括中心城区以及莲塘镇、贺街镇、信都镇等重点镇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但是一些地区如莲塘镇、贺街镇、信都镇等规划镇区范围相应防洪抗灾减灾工程建设落后于城镇建设,容易导致与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协调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防洪治涝基础设施的滞后谋划和建设,前期没有纳入空间规划的依据,会使得后期的实施更加困难。区境内中小河流众多,流域甚广,尤其是大宁河、马尾河、林洞河、都江河等中小河流沿岸乡村人口密集,虽已实施部分防洪治理工程和山洪沟治理工程,也逐见成效。但随着水安全保障及乡村人居环境对中小河流治理提出了新时期治水要求,仍有较多中小河流和区域存在防洪治理和山洪沟治理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区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逐渐实施和完成,防汛道路、信息化建设、水情预警预报等配套管理则相对滞后。

3.3 智慧水利建设相对滞后

八步区目前的水利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缺乏、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不完善,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区境内水系多而复杂,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量大、种类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江河和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区境内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尚未全面建立,在城市水文、生态监测以及应急监测方面缺乏必要的监测手段;水资源监控程度偏低,对实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全面监控缺口较大,地下水开采监控较少,用水效率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以及水生态监测等仍需完善,尚未全面形成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支撑的水资源监控能力体系。

在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水利业务应用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投入不足,已有的建设缺乏全面、统一的规划,信息孤岛依然存在、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力度不够,整体支撑能力尚显不足;乡镇水利站办公用房、小型水库防汛值班房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缺乏,部分水库进库公路和输电及通信线路不通,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智慧水利的建设重点是提升感知能力、互联互通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和基础设施能力,目前仍然达不到全面实现智慧水利建设的要求[5]。

3.4 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有待加强,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亟待推进,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对接落实,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完善,市场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管护水平不高,部分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水利工程仍然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工程效益衰减明显,深化水利改革的任务仍在路上。

4 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4.1 强化水利资源合理配置

水利枢纽工程“十四五”期间,建设扶隆水利枢纽1座,扶隆水利枢纽工程是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可以很好缓解贺江洪涝灾害,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复地经济发展,有助于贺州市中远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乡镇供水一体化工程为保障八步区乡镇集中供水安全达标,加快实施八步区12 乡镇供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镇区及周边村庄集中供水安全问题。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完善源头,信都、仁义、铺门属于八步区粮食生产基地,又是广西东融产业区片区,合面狮灌区涵盖三大重镇,属于重点灌区,应当重点开展八步区合面狮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并逐步开展八步区新丰、七里2 座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4.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八步区水库基本完成过一轮库除险加固,“十四五”期间主要完成水库的清淤,水库信息管理化,保障水库工程的安全运行,发挥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便防汛工作开展。完成贺州市八步区13 座市中小型水库调查,并且完成了13 座水库的安全评价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对水库淤积严重的进行清淤处理,其次实施路基路面宽度不达标准的硬化路面水库进库道路,最后实施小型水库进库道路提质改造,实现水库水情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实现水库无人值守也能达到管理效果[6]。山洪沟治理工程重点实施贫困村镇山洪沟治理,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主要工程措施有建护岸、防洪堤、排洪渠、沟道疏浚等,防治山洪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3 智慧水利工程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存在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局限问题,水资源管理人员应将智慧水利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加大建设力度,针对八步区境内河流湖波开展全面的监测网络建设。具体过程,就是运用现有水文监测站基础设施,全面监测流域面积超出100km2的河流、超出1km2的湖泊。同时,争取能够使水利工程设施覆盖流域面积作用于50km2以上的河流,从全面角度出发强化区域防汛抗旱预警预报能力与江河湖泊日常监督管理水平。此外,还要针对水资源管理构建一个具备全面感知能力的网络。即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项目基础上,对重要水源地、规模以上取用水户、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行政区界河流断面进行水量、水质监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测感知网。对水库、重要堤防、重要闸坝(节制闸)、规模以上泵站、中型灌区、引调水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感知。建设水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对建有水利工程的江河生态流量、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等进行生态监测。加强感知能力建设。在已有的地面监测站网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和手段,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提高感知能力和技术水平。全面加强互联互通。从目前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看,网络覆盖范围和支撑能力与智慧水利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应加大建设力度,弥补网络能力的不足。

4.4 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为进一步提升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水利管理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水利管理现代化。相关建设者应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开展水利专业团队建设,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为推进水利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基层水利行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基本建成水利信息化系统,初步形成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加强水利设施管理,完善管理体制模式[7]。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的诸多影响因素与不合理问题,应从现状入手,在明确问题产生影响与应对措施运用要点、重点情况下,开展强化水利资源合理配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智慧水利工程和管理能力提升工程才能以适用性状态作用于实践,以切实解决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城镇和乡村供水建设有待完善;防洪抗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智慧水利建设相对滞后以及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事实证明,只有结合水资源管理问题实际情况,才能使应对措施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水利河流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山东水利》协办单位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项目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若干问题探讨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