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 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2023-01-07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8期
关键词:强村共富富民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我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高质高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一、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艰巨任务在农民农村。我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迈上了新台阶,具体表现为“两个第一、一个领先”:一是农民收入位居各省区第一。2021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4∶1,低收入农户收入达16491 元。二是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到8100亿元,总收入突破707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下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相对薄弱村基本消除。三是城乡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全国领先。以“千万工程”牵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7%,民生事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民农村。如,一些村集体经济市场化经营机制还不够活,须加快引育乡村经营人才,增强发展后劲;城乡收入绝对值差距仍较大,须加快挖掘增收新动能;低收入农户收入发展能力不足,须持续加强精准帮扶;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浙江要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必须破解这些难题,补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短板。

二、以强村富民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聚焦“富民、强村”,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农民就业创业为优先,以农村产权激活为突破,系统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

一是聚焦富民。以标准地改革为牵引,加速“两进两回”,累计培育农创客超3万名。加快土地连片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和项目有效投资,2021年,农民土地租金股金收入达90 亿元。结合“双强”行动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建成90条产值超10亿元农业全产业链,辐射带动478万农民就业创业。以宅基地改革为牵引,拓展发展空间,吸引工商资本导入富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建成一批“共富工坊”“共富车间”,实现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聚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闲置农房盘活计划,累计盘活9.6万宗,实现总价值160多亿元;完善集体股权收益分配机制,2021年,集体股份分红超110亿元。

二是聚焦强村。创新“强村公司”机制,激活集体三资,顺势导入国有资本、市场资源,全省共成立强村公司1791 家,今年实现利润7.6 亿元、村均6.8 万元。创新“飞地”抱团机制,拓展飞地抱团项目覆盖更多相对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全省实施“飞地”抱团项目1104 个,今年实现回报5.5 亿元、村均6.7 万元,5.8万入股低收入农户分红4093万元。创新“片区组团”机制,引导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组团、联盟、联合等模式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实现先富带后富,涌现出淳安大下姜联合体等一批片区组团共富典型。

三、充分激发三大动能汇聚强村富民改革合力。一是激活党建统领的动能。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聚焦薄弱区域、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优势,统筹资源、整合力量、集成政策,以强带弱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加速城乡融合发展。二是激活数字牵引的动能。突出“三改融合”,一体推进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改革和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系统构建“浙农富裕”线上孪生场景,谋划“浙农帮扶+共富工坊”数字化场景,不断提升改革效能。三是激活系统集成的动能。统筹优化生产关系和创新生产力协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速乡村人才引育,增强基层组织能力,更好发挥集体经济在承接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方面的功能,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提升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

强村共富富民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拱墅区大关街道:“同心共富四会联盟”成立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积极探索新时代“强村”新路
——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改革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