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防渗漏施工的新技术以及新措施探究

2023-01-07扶金萍石红玉

居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外墙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敖 芃 扶金萍 石红玉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建筑出现渗漏问题之后,建筑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使用寿命因此缩短,同时住户的生活质量会严重降低。科学的建筑施工可以有效避免渗漏问题的产生,对此,施工单位应在以往防渗漏施工的基础上,使用更新的技术和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渗漏施工。

1 建筑工程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施工设计不当

施工设计是工程顺利实施的指引,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根本,如果施工设计存在问题,并且问题没有被及时解决,那么施工的质量必然会降低。建筑施工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量大,所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实施,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据此合理设计施工,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常在施工设计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搜集现场的各类信息,之后对勘察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据此开展设计工作。在实际中,部分建筑在施工设计阶段,因工作人员现场勘察严重不足,导致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符,影响施工的有序开展与质量保证,还有部分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施工设计质量较低影响建筑施工,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

1.2 施工材料存在问题

施工材料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工程中包含的施工内容较多,不同的施工环节会用到不同的材料。在防渗漏施工中,需要使用一些防渗漏材料,比如防水卷材、粘结剂等。建筑工程中,需要进行防渗漏施工的位置较多,该部分施工中需要用到防水卷材、粘结剂。如果这两种材料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屋面的防水性能就可以得到保障。然而实际中,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有时候会出现问题,导致材料不合格、防水卷材厚度不符合标准、候粘结剂的强度不够等问题的出现,在屋面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还会使用沥青防水材料,而沥青含蜡量高,防水质量会受温度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屋面的施工,使得屋面防水性能难以达标,容易出现渗漏现象,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1]。

1.3 施工技术不足

施工技术是施工的关键,科学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如果施工技术使用不当,工程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屋面平层坡度施工中,如出现施工技术使用不当、所选材料型号不符合要求、施工平整度不达标、降低防水层功能等问题,就可能出现渗漏。厨卫部分施工中,摊铺混凝土时施工人员需要确保其厚度均匀,同时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充分,如果方式、技术应用不当,也容易导致渗漏问题产生。

1.4 选址与二次装修不合理

从选址的角度来讲,建筑工程的建设受环境影响较大,因而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选址尤为重要。若选址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多的问题,施工的质量便难以保证。如果选址离水比较近,那么建筑就会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外墙渗透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产生。从二次装修的层面来讲,通常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居住者会依据自身需要进行二次装修。二次装修时,部分施工人员会有违规操作,造成建筑墙面的破损,进而导致外墙渗漏问题出现。

2 建筑的渗漏位置

2.1 地下室渗漏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若混凝土振捣不合理,混凝土的紧凑度就难以达到标准,混凝土结构中必然会有孔洞,渗漏问题就会产生。通常情况下,在预埋件管道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设置止水片,同时在穿墙管道施工中,施工人员也需要设置止水片,如果没有安装止水片,防水层就会翘起,渗漏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产生。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注意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问题的产生。

2.2 门窗渗漏

门窗也是建筑渗漏中较为常见的一个位置,因而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处理好门窗位置,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导致门窗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安装门窗的时候,若门窗变形,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门窗就可能出现渗漏的现象。若施工中塞缝处理不严实,渗透问题也容易产生。窗框与墙体需要紧密相连,若两者接触部位处理不当,导致缝隙存在,则窗框周边就容易出现渗漏的问题。

2.3 外墙渗漏

建筑工程中,外墙的面积较大,因而外墙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也比较多。其一,梁底同砌体交接的部位。砌填充墙的过程中,当其接近梁底的时候,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一次砌筑到顶,受重力作用砌体变形,裂缝便会产生,与此相随的,渗漏问题也会出现。其二,柱边同砌体交接部位。框架柱预埋过程中,其长度不够,或者拉结筋有遗漏,同时在混凝土柱和砌体连接的部位,其表面未钉加强网,且对于不同的材料基体,其变形程度有所差别,因而就会出现裂缝,进而导致渗漏问题出现。其三,抹灰层空鼓,外墙面裂缝。抹灰施工过程中,若施工操作不规范,抹灰砂浆收缩,抹灰层也会出现空鼓,甚至裂缝问题,从而出现渗漏现象。其四,外墙预留洞口。抹灰施工之前,通常应堵抹预留洞口,且保证堵抹的密实性。若堵抹操作不规范,裂缝、空鼓等问题就会出现,渗漏现象也会随之产生。

3 建筑防渗漏施工的新技术与新措施

3.1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

3.1.1 结构自防水

结构自防水是地下室防渗漏施工中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通过使用抗渗混凝土来实现防渗效果。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需要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就需要科学设计配合比。结构自防水施工中,工作人员应参考设计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综合考虑之后,制定相应的配合比,其中水胶比应小于0.5,砂率应保持在35%~40%中间,同时需要保证一定的灰砂比,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应减少水泥的用量,使混凝土中水大于260kg/m3,配合中应考虑水化热的问题,可适当应用粉煤灰,以减少水化热,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提高早期的强度。

地下室施工中,支模螺栓等部分管件需要穿墙,为了避免在穿墙部分出现渗漏问题,需要用止水片,并将其与螺栓、管件焊接起来。在外墙封模之前,对于钢筋的绑扎,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检查扎丝头,接头部位应保护好,避免其损伤迎水面模板。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在下层混凝土有足够塑性的基础上,再浇筑上层的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需插入一定深度,通常需插入下层,使深度保持在50~100mm,避免上下层脱节,导致水平裂缝出现,进而产生渗漏问题。留出养护试块,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支撑结构不能够拆除,待完工符合规定之后,再进行拆除。养护试块需要保证一定的强度,通常相对强度高于或者等于70%。为保证养护质量,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湿养护,对于地下室的顶板、外墙板以及地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蓄水养护,也可以使用草袋覆盖的方式养护。侧墙部分拆模需要推迟,确保强度达到50%,再进行拆除,大约在3d左右,之后继续浇水,保持湿养护直到第14d。施工缝处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加强带防水较弱,对此,在加强带部位,应设置加强钢筋,同时对于该部位的混凝土,应保证较高的抗渗等级,并在其中掺加微膨胀剂,从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避免加强带的裂缝。对于底板和外墙板混凝土间的施工缝,应使其保持在底板上面500mm的位置,并使用钢板止水带[2]。

3.1.2 外防水

外防水是地下室防渗施工的另一种方式,其需要在外墙涂防水涂料,以此实现防水的目的。涂膜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外墙面,确保防水涂膜基层平整,同时还需要保证其坚实、清洁干燥,从而保证涂膜粘结,并确保成膜的质量。对于层间间隔时间,应科学控制,涂膜施工中,应安排人员检查分层验收,对于涂层的总厚度,应使其不小于2mm。施工的时候应注意天气状况,为了避免受雨水的影响,降低成膜质量,应尽可能在晴天施工。在节点部位,应重视构造,科学搭接。墙根和阴阳角部位是防水的重点,应加强涂膜施工,同时对于外墙管道口,也需要加强施工控制,提升施工质量。施工结束之后,应严格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为保护防水涂层,需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保护,回填土的时候,需要注意其中不能有尖刺物体。

3.2 窗户防渗漏施工

高层建筑中,凸出外墙的窗户使用较多,这种窗户的使用可以提供给住户更好的视觉效果,但是由于凸出外墙,这类窗户容易受到风雨的影响。这类窗户窗框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通常用防水砂浆塞缝,如果塞缝不严或者砂浆凝结收缩之后,微小的裂纹就会出现,雨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雨水的渗漏。对此,浇筑窗台板的时候,可以预留框槽位置,借助密实的混凝土,加强防水性能。施工中应保证凸窗模板的质量,确保其平整光洁。对于上下窗台板,应一次浇筑成型,截面尺寸应符合施工标准。振捣混凝土时,应保证其密实度。窗框的下料需要标准,应符合实际尺寸[3]。

3.3 外墙防渗漏施工

建筑外墙直接接触外界环境,会受到雨水的冲刷,为了避免出现渗漏问题,应进行防渗施工。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外墙表面,保证其表面平整,对于不平的位置,应使用同种材料修补。混凝土与砌体是墙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两者的膨胀系数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这两部分结构的连接处,抹灰层容易开裂,易引发渗漏问题。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连接的位置,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末端应设计弯钩,沿墙高的方向,拉结筋的间距应保持500mm,同时,在每边墙体内部,拉结筋的伸入长度应保持在500mm以上。在混凝土框架柱、填充墙和梁连接位置的表面,施工单位还应加钉钢丝网,并在缝中钉上射钉。涂料饰面施工中,一般应分3次抹压施工,以避免产生裂缝,同时提高抗渗性能。通常第一层为底层,第二层为压网层,第三层为面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做好三层的施工。此外,在外墙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缩减操作孔数量。填塞操作孔前,施工人员应清理其中杂物,并浇水润湿,之后便可以填入砖块与砂浆,以此保证外墙的密实性。外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施工要求,科学施工,防止返工,避免外墙出现堵塞问题。

3.4 雨落管处理

雨落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若对雨落管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建筑渗漏问题,因而施工单位应科学处理雨落管。从施工层面来讲,在建筑的墙体内部或者柱体内部,通常应避免雨落管的设置,如果无法避免,就应选择合适的管材,比如镀锌钢管。雨落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处理好管材接头位置,并进行灌水试验检测是否漏水,确保不会渗漏之后,施工人员便可以进行后续的施工。从外墙雨落管的角度来讲,选择管材的时候,工作人员应检查其是否完整和通畅,若管材存在问题,应及时维护或者更换管材,以此保证施工的质量,防止外墙流水问题的出现。

4 结 语

总体而言,防渗漏施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防渗漏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明确可能出现的渗漏问题,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做好各部分的工作,确保防渗漏施工的质量。在原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完善施工技术和措施,使建筑防渗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技术的创新,未来,施工单位应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和措施,提高建筑质量。

猜你喜欢

外墙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