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雕工艺技法发展历史、传承及价值探析

2023-01-06黄建国

天工 2022年30期
关键词:工艺品木雕雕刻

黄建国

木雕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唐朝,在宋代逐步走向繁荣,明清时期达到了发展巅峰。清末民国时期,丰富多样的木雕工艺品层出不穷,除了体现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还体现了当时木雕工艺技法的细腻繁复。现如今,我国的多个木雕工艺技法流派被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中。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木雕工艺技法的传承和发扬,需要对其发展历史、传承及价值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确保其得到有效传承。

一、木雕工艺的发展历史

木雕工艺技法与其他雕刻艺术相比,在发展历史上高度相似,都是在产生人类社会之后形成的。最开始,木雕工艺技法是一种不自觉行为,直到人们形成审美意识,才开始将木雕工艺品当作一种艺术。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木雕艺术,其是木雕工艺技法的起源时期,如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就出土了木雕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到了秦汉时期,木雕工艺技法的发展速度全面加快,木雕工艺技法变得越发成熟,尤其是木雕绘画技术越发精致;发展到唐朝,木雕工艺技法大放异彩,更上一层楼,很多从唐朝留下来的木雕佛像,已成为古代工艺品中的杰出代表,其刀法较为流畅,造型较为凝练,线条较为清晰,在我国艺术市场和海外艺术市场中成为精品;发展到明清时期,木雕题材大多数是神话故事以及各地的中国风俗,如松鹤延年、五谷丰登和吉庆有余等,受到当时社会人士的青睐和喜爱。木雕种类丰富,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不同的木雕流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例如,宋朝主要以浙江东阳为代表,产生了东阳木雕流派;清朝乾隆时期,东阳地区被称为“雕花之乡”。可以这样说,木雕工艺技法的发展起起伏伏、波折不断,这种文化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木雕工艺技法

(一)选择材料

从本质上来说,不同地区的木雕作品,其表现风格会受到当地民情风俗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在材料选择上十分严谨。例如,在雕刻房屋建筑时,正梁的选择十分讲究,需要确保树干的根部足够粗,与此同时,须在夜间砍伐树干,偷偷运回,在木雕领域这种行为被称为“偷梁”,寓意大吉大利。而在对树种进行选择时,人们大多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保证树木选择的有效性。个别木雕工艺人喜欢红杉木,寓意富贵;个别雕刻工艺者喜欢樟木和白果木,可防蚊驱虫;个别雕刻艺术家更加喜欢松木和杉木,主要是这类木材雕刻更容易,纹理十分清晰,质地较为松软,但是缺陷也较为明显,即容易腐烂。目前,在我国的木雕工艺品中用到的材料都是以根雕为主。

(二)确定主题

木雕雕刻主题丰富多样,大多数是描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或者介绍当地的人文风俗。一般情况下,与住宅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密不可分。例如,如果住宅的主人因为仕途不顺最终选择经商,这种住宅主人以儒雅为主,在对这类住宅进行木雕雕刻时,其主题大多数围绕忠孝节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其中设置一些装饰纹样,如暗八仙这种具有宗教意味的图案。另外题材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千姿百态,不会设置太多限制,纹样雕刻百花齐放。

(三)深入技法

木雕工艺技法较为复杂、丰富,但是其雕刻内容,却较为朴实,且十分精致。很多木雕艺术家会选择运用简单的雕刻技法,展现出生活细节。同时结合雕刻者的喜好,对内容进行合理构思,随后进行木头放样、粗坯、细坯,保证其雕刻工序的精致。木雕的基础工艺是平面雕刻,一般采用浮雕,浮雕难度较大,细分来说有高浮雕、浅浮雕。在装饰雕刻中,不同的雕刻技法交相呼应,互相融合,层次较为丰富,整体又不杂乱,看起来十分有序,最终雕刻出来的木雕作品既自然又有趣,层次分明,具有一定的空间表现形态。

(四)后期装饰

在完成木雕作品雕刻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后期装饰。一般情况下,作品后期的装饰较为简单,不会太过复杂,但是需要加强对细节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针对其中的细小部分,需要进行细致打磨,并在表面涂抹蜂蜡,以半透明油脂的方式增设保护层。除此之外,还会有个别木雕雕刻者专门给木雕涂上保护漆,延长其观赏和使用寿命。

三、木雕工艺技法的价值

(一)原材料价值

我国的木雕工艺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用到的木材五花八门。对于莆田木雕来说,用到的材质多为红木,红木种类多样,其中包括花梨木和紫檀木,共涉及三十多种不同的木材。黄花梨木纹路较为丰富多样,静柔变化十足,行云流水,有着淡淡的清香,纹理十分清晰,受到木雕爱好者的青睐和喜爱。而红酸枝较为珍贵,产地是东南亚国家,纹理纵横交错,结构较为紧密。从本质上来说,原材料带来的价值是雕刻工艺无法取代的,木材因其独特的魅力、造型和散发出的自然清香,会为木雕工艺品带来奇迹。一些珍贵的木材,除了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还具备一定的药用功效,例如沉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所提及,其具备一定的药理功效。

(二)工艺价值

木雕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传承历史,具备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还具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不管哪种木雕工艺流派或者哪个地区的雕刻工艺,都十分关注雕刻过程中的巧夺天工以及精雕细琢。由于其雕刻技法较为丰富,面对不同的雕刻对象,用到的雕刻技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一些小型的艺术品雕刻来说,用到的雕刻工艺以圆雕和半圆雕为主;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木雕作品,要在其中融入一定的思想,则需要关注技法的虚实结合,展现出一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意境之美。在雕刻一些装饰类木雕工艺品用来衬托其他事物时,用到的雕刻技法多为浮雕,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八骏雄风》 黄建国/作

(三)收藏价值

就木雕工艺品的价值而言,除了工艺价值和材料价值外,收藏价值尤为突出。一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工艺品,受到我国艺术领域的高度关注和热捧,尤其是一些知名的优秀雕刻艺术家的雕刻作品。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观赏,可感悟其中蕴含的古典艺术美、历史文化美和遗留下来的古人智慧美,即便是简单地雕刻,也会花费雕刻者的大量心血。例如,在雕刻《三十三观音渡世》这个作品时,需综合考量不同观音的仪态,还需要注意观音形态的面目慈祥、端庄秀丽,使其散发出仙气和神性。现如今,人们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雅致和自由的生活,简单的清茶,一缕熏香,结合精益求精的木雕作品,即可为人们创造出一种让人遗世独立的生活环境,以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木雕作品以木头的形式长期陪伴在收藏者身边可以使收藏者在木雕收藏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四、木雕工艺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一)提高美术修养,传承木雕技艺

随着我国木雕艺术的发展,在21世纪涌现出很多艺术大师。对于老一辈木雕工艺品雕刻大师来说,他们年龄较大,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而对于年轻一辈的青年雕刻师,他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从事这种较为枯燥乏味且时间周期较长的手工艺。因此,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不断调整和优化:一是进一步提高木雕工艺师的美术修养,强化其基本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艺美术行业也逐步走向了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机械设备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相关从业人员若是没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则无法像老一辈雕刻大师那样了解雕刻技艺;二是需要了解艺术涵养的重要价值,加强艺术修养,从而创造出更多具备深刻艺术价值和艺术内涵的作品。三是需要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我国的传统木雕工艺向来以精益求精见长,在我国的雕刻行业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在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下,大多数的技艺传承都是师傅带徒弟,无法真正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的传承模式,实现横向、纵向、双向学习,尤其是需要跨行业学习。基于艺术门类,在传承工艺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雕刻工艺技法、形式、观念的全面创新,走出一条独具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寻求题材内容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木雕作品大多数是表现当地的生活情趣、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某些人物的特殊形态和造型,但是种类还不够丰富。如果在其中融入一些宗教内容以及个性化内容,更加符合当代国人的审美需求,除了可以丰富我国的木雕工艺内容,还可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对木雕工艺品的审美需求。艺术来自生活,生活才是艺术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因此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创新作为驱动力,使木雕作品声名远扬。因此,需要在木雕作品中融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汲取传统工艺精华,使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续写我国木雕工艺发展的新篇章。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雕工艺对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内涵、弥补世界木雕工艺空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创作者要在了解木雕技艺发展历史的前提下,继承木雕工艺技法,并制定针对性的传承和发展策略,注重提高木雕雕刻者的美术修养,创新雕刻题材,取长补短,融入一些符合时代发展的元素,使已经走过七千多年历史的木雕工艺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和生机,成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为我国木雕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工艺品木雕雕刻
设计教育社团活动中的滴胶工艺品制作实践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艺术为技能统帅 工艺品孕成的根本要素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木雕鱼
如何描写工艺品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