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

2023-01-06蒙东刚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山体设计方案布置

蒙东刚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1 引言

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新校区项目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东新区,距离柳州市中心约13公里。项目用地较为规整,为近似四边形,东面紧邻大学西路,与柳州市职业教育集中区隔路相望,场地南面、西面和北面为城市规划道路,规划在科研教育用地范围内,项目选址符合经批准的柳东新区发展规划和《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2010-2030)》要求。项目拟一次规划,分三期建设。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亩,一期工程先行建设汽车学院,用地面积约600亩,建筑面积约536647㎡;二期工程用地面积约700亩,建筑面积约321434㎡;三期工程用地面积约700亩,建筑面积约326140㎡。

2 总体规划设计

2.1 总体设计理念

总体规划设计是根据项目规划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对校园内部各功能分区、环境景观、综合管线、停车场、竖向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建筑单体、能源组织及未来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总体详细的规划设计[1],体现“以人为本、信息智能、绿色生态”的规划理念。充分利用项目场地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突出建筑楼群布置的层次感,同时加强对校园环境景观的配套设计,充分体现校园花园化、生态化[2]。本项目校园规划设计顺应自然,以学生为本,多层次构筑一个开放性、多样化的交流空间为目的,致力打造一个“山水文化”的绿色生态校园。

2.2 总平面布局原则

本项目整个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建筑最大化顺应地形,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尽量减少建设土石方工程量。布局紧凑有秩,统一协调。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近、远期结合,校园规划应具备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整个校区由校前广场与图书馆构成校园主轴线,外环和内环两条环线,三座保留山体与现状水体及人工景观水系构成校园生态轴,规划形成山水相连的规划体系。整个校园规划分为南北两区域,可相对独立运行,满足分期开发建设需求。以中心保留山体与水体为中心,主要功能区域沿周边布局,各功能区之间预留发展用地,交通分级管理,高效安全。

2.3 总体功能分区

整个校园规划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图书馆、会堂等公共服务区域;二是学生宿舍、体育活动以及后勤生活功能区域,详见图1:总平面图及功能分区。根据规划条件,大学西路为周边区域的主要城市干道,沿大学西路设计为学校向公众展示风貌的主要区域,另外,考虑到强调学校的学术氛围以及形象等因素,规划了一条自东向西,垂直于大学西路的中轴线,中轴线两边垂直地形等高线将公共服务功能呈矩阵型展开布置,建筑之间间距松弛有秩,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通透无垠,山地与建筑有机融合,形成高低错落,别致风格的校园景观。轴线尽端布置学校形象性建筑—图书馆,运用现状的低洼处布置水景,与山体形成山水景观,中轴线视线通透,收放自如,端庄严谨。教学实训楼设计为六层,局部一层设置为实训教室,每栋教学楼可按院系独立布置,便于管理和使用,同时预留空间,考虑学校远期的发展。临城市道路,布置有研发和继续教育等功能建筑,便于与外界联系,在每个功能区域,都设有绿色停车场以及相关的配套用房,提供便捷,提高效率。

图1 总平面图及功能分区

学生宿舍、体育活动以及后勤生活功能区域主要是布置在西面的山体当中,考虑到其建筑体量小,可顺延山体等高线灵活布置,营造院落式的格局,尽量减少土方的开挖。宿舍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并预留发展空间,近期与远期相辅相成,统一有秩。另外,体育场布置在低洼处或填方区域,利用山体布置看台,与山体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减少造价。

整个规划分为东西两区域,两种布局风格,特点突出,各功能区域联系紧密,布局紧凑有秩,统一协调。

3 设计方案选定

3.1 设计模式

根据基地概况及已确定的规划理念和原则,设计方案时将保留现有水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为校园内湖,丰富校园景观。以基地内连绵起伏的山体为主要地貌,出于对土地利用率以及造价的考虑,尽量保留山体,土壤相互填补,达到土方平衡。保留主要山体,将少对自然的破坏,给师生一个亲近自然的校园环境。山谷位于基地北部及中心位置,地势相对平坦,方案在山谷中心区域规划湖面,教学区,图书馆等主要楼栋放置在湖周边。另外根据基地西部山体较多,适应山形,不同高差将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将生活区放在此处,依山而建,给学生提供舒适惬意的环境。由于基地98%的丘陵坡度超过25%,放弃完全铲除山体的方式,遵循自然走势对不同功能区域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使校园土地使用率更高。

3.2 设计方案比选

根据规划设计模式,最终帅选出两套建筑设计方案供选择。详见图2和图3。

图2 一号设计方案鸟瞰图

图3 二号设计方案鸟瞰图

3.2.1 规划结构与布局

一号设计方案尊重现状地形起伏,延续山脉走势,让校园与山体环境融合在一起,采用景观湖依托三座山体与各个功能片区衔接,构成“一心、一带、两轴、两环、六区”的总体规划结构。“一心”:利用场地的地形低洼区域建成校园景观湖,处于校园“绿脉”核心,与学校标志性建筑图书馆,中部山体形成校园核心,打造成极具现代化特色的校园成果展示中心。

“一带”:利用场地的地形条件,通过校园景观湖水系从图书馆前广场沿山脉南北向延展,结合“一心”,并在景观湖上架设人行景观桥,在主要人流集散点设置自然地亲水台阶驳岸;同时,沿湖边设置临水的休憩平台;围绕湖面大片林荫草坡的穿插形成贯穿校园南北的核心校园景观带。

“两轴”:利用校园主入口、前广场、图书馆形成校园东西主轴线;结合三座保留山体与现状水体及人工景观水系构成校园生态轴。

“两环”: 沿校园规划红线边形成外环道路,沿校园中心景观湖与学校标志性建筑图书馆,中部山体形成内环道路。

“六区”:根据学校的功能设施构成景观区、生活及后勤服务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行政核心区和科技产业园区。

二号设计方案仅保留三座山体,其余山体几乎挖平;保留两处湖面,规划设计的功能布局图书馆与行政中心分散设置,教学区集中设置,将篮球场分两处布置,以现代化的图书馆作为整个校园的中心。

由此得出结论:一号设计方案规划结构与布局均优于二号设计方案。

3.2.2 建筑风格

一号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注重对“山水文化,人与自然”的研究,对校园宿舍及教学楼采用平屋顶的现代中式风格的建筑立面设计,有效的延续了柳州的文脉。采用平坡结合方式,对建筑屋顶进行绿色元素的平面设计,蕴含绿色生态环保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设计在建筑体量、总体尺度、外观色彩等方面充分体现绿色生态的文化建筑气息。建筑体量以回型平面几何体的组织方式,同时依山而为少量采用变形闭式建筑风格;整个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建筑最大化顺应地形。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布局紧凑有序,统一协调,力图打造“山水校园、生态建筑、科技时尚、青春活力”的校园氛围。

二号设计方案教学区、宿舍区及办公区建筑外形采用了现代建筑方正的外观形式。三者之间通过统一的外观色彩、建筑材质及相同元素的应用,使三者之间在变化中取得有机统一,但总体显得单调、呆板。

由此得出结论:一号设计方案建筑风格优于二号设计方案。

3.2.3 经济指标分析

根据场地等高线有关数据,经过土方测算,一号设计方案挖方2454594.8m3,填方2466504.1m3,差值11909.3m3。二号设计方案挖方5743773.6m3,填方5822376.6m3,差值78603.0m3。

经上述得出以下结论:一号方案减少对地貌的破坏并且更好的利用土地,更适应山形山貌进行设计。同时保留主要山体,是校园更加贴近自然。挖填基本平衡,土方造价也较低。根据目前基地周边已建设的职教园区中的建设项目地勘报告显示,该区域地表3米以上为土,3米以下为中风化及微风化的岩石,如按二号方案建设,预计基础工程造价更大。可见从工程建设节约造价的角度,一号设计方案优于二号设计方案。

经方案比选,选择一号方案较为经济,为新校区建设方案。

3.3 竖向设计

场地高差较大,设计方案将在场地土方自平衡的前提下对土方进行局部调整,保持原有山形基本不变以减少对自然地破坏。学生宿舍、体育活动以及后勤生活功能区域主要顺延山体等高线灵活布置,采用自由式的格局,尽量减少土方的开挖。室外体育场布置在低洼处或填方区域,利用山体布置看台,与山体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减少造价。利用场地周边规划路地势较低,生活及后勤服务区场地设计标高在101m至110m之间,教学科研区场地设计标高在99m至120m之间,雨水顺应地形流向东边和南边规划路,迅速把雨水排入城市水系。

3.4 交通设计

校园主入口根据周边城市道路及项目规划技术条件进行设置,共设置5个出入口,主出入口位于场地东面中部。校园平面交通组织应人车适度分流,道路结构层次分明,校园内设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车行道作为主要的道路,起到划分各功能区的作用,同时担负着校园内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联系;人行道与校园各景观绿地系统和主要功能分区充分结合,起着联系不同功能分区、各景观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校内主要公共建筑的作用。整个校园主要交通分为内外两条环线,外环线主要承担车行交通,内环线主要承担人行和自行车,两条环线兼顾消防车道。消防车均能直接到达每栋建筑,另外图书馆周边设置一条环形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4 建筑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依据国家相关的节能法律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对项目的主要能源供应情况、建设方案节能、能效水平、能源消耗、节能措施等方面进行的总体评估,从而判断能源的利用是否合理[3]。拟建建筑物基本呈南北向布置,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建筑物之间形成自然通风通道,改善室外自然通风环境[4]。工程绿化规划设计采用集中绿地布置与建筑物周边的环形绿化带布置相结合,大面积的绿化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校园及建筑物室外气温不断升高和气候干燥情况,还能降低校园内的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柳州市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北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本项目主要的建筑节能手段表现为隔热、通风和遮阳。空调系统根据建筑空间的需要采用变频多联机空调与分散式空调相结合系统设计,采用保温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尽量减少冷热量的损失。在学生宿舍采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系统供应热水,可减少燃气或电力的能耗。

5 项目建设条件

5.1 供水及供电条件

项目供水由规划区管网提供,现有日供水3万m³的能力,可满足本项目要求。建设地址附近有市政供水管网,可供本项目生活、消防用水。项目场地周边现有3座110kV变电站和1座220kV变电站,按照规划,还将建设220kV和扩建220kV官塘变,以及新建两座110kV变电站[5]。

5.2 交通、消防与网络通讯条件

建设地址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紧邻官塘大道,并通过官塘大道与城市路网连接,距离柳州市新的行政中心约2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距选址点5km以内有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一旦发生消防事故,消防人员几分钟内可到场救援。柳州市已拥有无线、有线、载波、光缆、卫星等通讯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络,可为本建设项目提供及时有效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5.3 工程地质及实施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前期编制的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项目工程地质条件结论与建议表明场地及区域稳定性好,适宜拟建建筑物的建造。柳州市拥有多家符合资质要求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均可就地解决,项目建设地点对外交通方便、流畅,施工机械及各种建筑材料运输进出方便,故工程实施条件可充分满足项目建设实施的要求。

6 结语

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是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规划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建设各有关单位均非常重视,尤其是建设单位,应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分析、讨论和研究,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本项目可作为地方高校新校区建设经典项目,为今后各院校开展新校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山体设计方案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特别号都有了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