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年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态势

2023-01-06沈西林周诗琪冯朝阳

关键词:景气天然气发展

沈西林,周诗琪,冯朝阳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引言

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天然气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不断推动能源生产及能源革命,不断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构建“X+1+X”天然气运行体系,保障了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1]。

1 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的景气状态

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是天然气行业运行状态与繁荣程度的科学度量,能形象地刻画天然气行业总体运行状态,揭示天然气行业波动变化的原因,预测天然气行业短期、中期、长期运行走势[2]。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由宏观经济指数、天然气行业专家判断指数、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5 个二级指数构成,5 个二级指数又分设出23 个三级指标。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的三级指标主要采用统计数据和专家调查法获得,其中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相关资料,调查指标来自天然气生产企业、天然气销售企业、天然气行业的权威专家,专家根据其拥有的相关信息对指标进行判断[3]。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制定投资战略提供参考,为个人消费决策提供信息,为天然气行业相关研究人员提供资料。

1.1 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

根据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同比增长20.33%,达到214.77,景气状态大幅度提升。其中:宏观经济指数在2021 年保持稳定状态;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2021 年同比增长6.81%,达到170.90,景气状态小幅提升;中国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2021 年同比上升8.73%,达到120.40,景气状态小幅上升;天然气行业专家判断景气指数同比增长26.21%,达到275.70,景气状态大幅度提升;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2021 年同比增长31.31%,达到269.55,景气状态较大幅度上升(详见表1 和图1)。

图1 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走势

表1 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统计表

1.2 中国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

中国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由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天然气季度进口量、天然气进口价格3 个三级指标构成[3]。2021 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同比上升8.73%,达到120.40(详见表1 和图2)。其中: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指标2021 年同比下降1.98%,为90.44,出现微幅下降;天然气季度进口量指标2021 年同比下降1.98%,达到110.54,出现微幅下降;天然气进口价格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33.10%,为150.11,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图2 中国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走势

1.3 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

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由投资水平、产能变化、产能利用、企业产量、价格变化、经营状况、就业人员、员工收入等8 个三级指标构成[3]。2021 年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同比增长31.31%,达到269.55,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高(详见表1 和图3)。其中:就业人员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2.10%,达到82.80,相比去年同期有微幅提升;员工收入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11.95%,达到120.93,相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提升;价格变化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15.66%,达到120.12,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投资水平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24.56%,达到219.57,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企业产量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30.42%,达到256.01,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产能利用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32.17%,达到265.93,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产能变化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34.77%,达到334.80,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经营状况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35.96%,达到378.23,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

图3 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走势

1.4 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

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由产品销量、供求状态、价格变化、经营状况、就业人员、员工收入等6 个三级指标构成[3]。2021 年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同比增长6.81%,达到170.90,景气状态小幅提高(详见表1 和图4)。其中:就业人员指标2021 年同比下降7.43%,为140.41,相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下降;经营状况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1.65%,达到187.75,相比去年同期有微幅提升;员工收入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6.05%,达到119.47,相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提升;供求状态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11.29%,达到100.84,相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提升;产品销量指标2021 年同比增长12.75%,达到276.01,相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提升;价格变化指标2021 年同比上升15.06%,达到108.49,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

图4 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走势

1.5 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

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由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景气走势专家判断指数、天然气生产企业未来一年经营状态走势指数、天然气销售公司未来一年经营状态走势指数等3 个二级指数构成[3]。2021 年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同比增长20.49%,达到346.74,估计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发展会更加景气(详见表1 和图5)。其中:天然气行业专家判断的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2021 年同比增长22.63%,达到415.42,相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生产企业专家判断的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2021 年同比增长25.67%,达到364.42,相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天然气销售公司专家判断的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2021 年同比增长9.15%,达到237.48,相比去年同期有小幅提升。

图5 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

2 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环境

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整个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但纵观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相关支撑因素,天然气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环境并没有改变。从天然气生产看,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稳定,但是国内天然气开采难、资源劣质化、相关机制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天然气进出口方面,我国2021 年进口天然气总量稳步增长,进口源不断走向多元化。从天然气消费端分析,天然气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体系正在逐渐完善。总的来说,在新形势、新格局下,天然气行业发展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2.1 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优势

2.1.1 完善的天然气供应体系

我国天然气按供给渠道分为国产气和进口气。在国产气方面,虽说我国天然气资源禀赋较为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所以未来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国产气增储上产的发展态势非常良好[4]。在进口气方面,气源国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通过与天然气进口方建立长期有效的购买合同,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天然气供给价格,较好地降低了天然气进口成本,保证了天然气供给的稳定。

2.1.2 持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在我国,工业用气、城乡居民用气、发电用气是天然气需求的重要领域。在工业用气方面,2021 年工业用气量突破1 000 亿立方米,由于天然气固有的清洁低碳性能,促进了工业领域“煤改气”政策的持续推进,工业用气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将保持持续增长。在城乡居民用气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北方清洁取暖的政策驱动、长江流域采暖需求的不断释放,天然气消费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在天然气发电方面,与煤电相比,天然气发电具有高环保性、高热效率、高灵活性等优势,可与风电、光伏发电达成最佳组合,有效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态势。

2.1.3 天然气是能源转型的“桥梁”

大力发展天然气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增量替代和存量替代将是我国整体能源消费的发展态势,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不仅承担着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期间的能源安全保障任务,也担负着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调节使命。加快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在工业、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是建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2.2 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劣势

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国内天然气资源赋存条件较差,发展潜力难以充分释放。总体而言,中国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种类繁杂、赋存条件各异、开采难度较大、开发环境较差、开采成本较高。而在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新增储量主要为低渗透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天然气产能的快速增长[5]。二是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存在壁垒。随着天然气开发深度的不断增加,开发难度也越来越高,面临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大。三是天然气价格波动较大。当前,由于天然气价格相对较低,使天然气上游开发投资不足,但下游需求量持续上升,天然气供需矛盾导致天然气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影响了天然气行业稳定发展。四是行业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国家管网集团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天然气公司转型速度相对迟缓、生产经营效率不高等方面。五是天然气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健全的市场监管政策法规是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的天然气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不配套,阻碍了天然气的正常贸易和公平竞争,不利于天然气资源的合理配置。

2.3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机遇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环境的复杂多变给中国能源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使天然气行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但从总体上看,支撑我国天然气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未变,天然气行业长期向好的势头未改,天然气行业发展仍然存在良好机遇。

2.3.1 “双碳”目标拉动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步伐加快,给化石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的关键任务之一是加快清洁低碳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在同等热值条件下,天然气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都小于燃烧煤的排放水平,因此,未来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中的天然气。中国基于大国责任担当和内在客观需求,未来应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最终完成“碳中和”的伟大目标。总而言之,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成为重要的过渡性燃料,在“双碳”目标拉动下,其消费总量和消费增速有望持续提高。

2.3.2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推进油气合作

我国在天然气行业发展上有着较多的经验,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入合作,可以推进油气产业共同发展。现有资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待发现油气资源总量为1 028×108t 油当量,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总量的40.9%;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待发现油气资源总量为312×108t油当量,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总量的12.4%[6]。所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与各国之间的油气合作力度。

2.3.3 天然气未来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今天,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因此,党中央提出: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7]。当前,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企稳回升发展阶段,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着巨大的能源内需市场。尤其是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等将有效带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在正常情况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实现年均5%左右的GDP 增速,未来天然气行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4 天然气行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由于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争端,世界能源环境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同时,“十四五”时期,天然气行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在政策刺激下,天然气消费增长过快,加大了供需矛盾,不利于行业的协调稳定发展。此外,可替代能源的发展也会对天然气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2.4.1 世界能源环境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时至今日,全球新冠疫情仍反复不定,世界经济的恢复速度也不尽人意,再加上主要石油产出国减产协议的影响,天然气国际格局正在调整变化,地缘冲突与大国博弈日趋加剧。复杂的国际环境将使能源安全问题被激化并产生放大效应,由此加剧中国天然气供给安全的不确定性。

2.4.2 影响行业发展的政策因素依旧存在

一方面,天然气行业政策措施的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管网集中经营会加深行业经营发展的复杂性。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正式运营打破了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天然气市场体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新的市场运行规则尚在逐渐建立之中,从而将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2.4.3 可替代能源发展对天然气行业的冲击

燃气发电是天然气利用的重要领域,然而,天然气发电一直受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影响。目前,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经济优势日益突出,已成为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而天然气发电只有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才能有效拓展生存空间[8]。而在交通领域,天然气汽车正面临着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冲击。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9]。按照国家工信部规划,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2030 年将增至40%。相比之下,前些年受推崇的CNG 汽车已处于萎缩之中,只有LNG 汽车因续驶里程长、没有硫排放,才一定程度上替代着重型柴油汽车。总而言之,天然气的利用空间受可替代能源的冲击较大。

3 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21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克服了疫情反复带来的挑战,保证了增储上产的良好势态,国内天然气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在天然气发展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及储气调峰能力建设、天然气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天然气开发利用技术仍需提高

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开采深层常规气藏和非常规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10]。但在超深气藏的勘探开发上,我国的开发技术和开发效益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在燃气发电方面,虽然低碳特性的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不仅能够满足电力增长的需求,也能更快实现“碳达峰”目标,但是当前燃气发电的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仍被发达国家垄断,所以突破技术瓶颈是提高我国天然气行业总体效益的关键。

3.2 天然气市场供需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

目前,我国天然气供需不均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天然气市场需求不匹配,二是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有待加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就指出,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综合能力仍不能满足天然气市场需求,应急储备能力建设水平较低,储气调峰能力亟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地下储气库总有效工作气量未达到规划目标[11]。在“双循环”发展模式下,完善国内天然气生产、储运体系,加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是解决天然气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根本途径。

3.3 天然气市场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导致天然气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天然气产品质量和天然气供求关系。天然气市场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表明,天然气市场发展只有经历初始增长和快速增长两个阶段之后才能进入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天然气市场逐渐由非成熟的非竞争性市场转向成熟的竞争性市场,天然气交易模式从长期合同转向短期合同、现货和期货交易,天然气定价机制也将从成本加成定价和油价联动定价转向市场竞争定价。从这一角度观察,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任重道远,同时也成效可期[12]。

4 中国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预期的“双碳”目标对天然气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夯实天然气行业发展基础,充分释放发展动力,还需要理顺行业运行机制,加强对外合作,增强行业智能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1 突破核心技术,夯实发展基础

增加科研投入,潜心聚力地对天然气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难题进行重点研发。在国家专项支持下,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销售、消费利用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技术提升,以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高端装备国产化目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降低天然气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天然气行业总体实力。

4.2 提升调峰能力,确保供需平衡

加快储气库建设,不断增加天然气储气量,逐渐提升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力开展枯竭油气藏型和盐穴型储气库建设,逐步将储气设施建设成本纳入天然气配气成本,形成储气库投资回收机制,为储气库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条件。同时,理顺国家管网公司、油气企业、地方管网公司以及城市燃气企业间的协作机制,共同促进管网的完善,提升天然气管网支线对我国地级市、县以及乡镇的覆盖水平,着力解决燃气管网“最后一公里”困局,有效拓展天然气消费空间。

4.3 深化市场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目前,天然气“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改革还需要不断深化,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格局需要进一步夯实。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结合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实际,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形成符合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规律的定价模式。同时,要确立公平、公开、开放、统一的市场规则,建立完善的油气交易市场,加快形成现代油气市场体系。依托各地区成立的交易中心,尽量形成由供需双方协商或市场决定的竞争性价格,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发挥天然气交易中心在解决天然气供求平衡、替代能源价格联动以及与国际价格接轨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关联企业协商定价,降低中间成本,逐渐提高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效率。

猜你喜欢

景气天然气发展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2018年2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8.38
2018年3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7.82
2018年2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8.3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