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常见问题及面临的风险研究

2023-01-06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背景噪声环境噪声监测数据

柳 钢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 广州 510000)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社会各界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噪声污染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监测和治理噪声污染的技术与手段层出不穷。调查发现,以往几乎所有企业厂房在建设过程中都不会对厂界噪声污染问题进行特别关注,即使是在目前噪声环境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的监测,也仅是由企业方面委托社会监测机构进行[1]。2021年3月《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企业排污监测问题得到了政策层面的重视,该条例明确指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监测需要纳入企业环境自行监测工作体系中,确保在企业自身进行噪声监测的同时,还要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问题进行专门的测量,从而确保相关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

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时的注意事项

为了能够确保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在监测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项内容。

1.1 监测前的仪器准备环节

为了能够确保噪声监测工作顺利进行,需要监测仪器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从而使后续的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一般而言,对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的监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在性能指标方面,测量仪器应为精度2级及2级以上的积分式声级计,其性能符合GB 3785和GB/T 17181-1997的要求。测量仪器和校准仪器应定期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1.2 监测中的细节关注

监测人员在噪声监测中,需要严格关注测量中的细节问题,确保各项细节问题处理得当,从而使最终的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数据能够保持较小的误差。首先,在正式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量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各项仪器设备电量充足,否则可能会由于电量不足而导致噪声监测的最终结果出现偏差。其次,在进行噪声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确认企业厂房内各项生产作业是否正常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监测项目需要对企业内的生产活动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在监测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企业内部的生产情况,从而合理地安排监测计划。最后,在监测时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米每秒以下进行。测量时传声器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同时保持传声器清洁。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监测数据误差[3]。

1.3 测点布设

对环境噪声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进行布设时,需要考虑到工业企业厂界的基本情况。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 m、高度1.2 m以上、距任一反射距离不小于1 m的位置。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在某一监测位置无法有效地对实际噪声情况进行准确监测,就需要重新对监测点位置进行布设。当厂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定应选在厂界外1 m、高于围墙0.5 m以上的位置。

1.4 背景噪声的测量

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背景噪声对噪声监测工作的影响,监测人员应当做好背景噪声的测量工作,使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一方面,如果在对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相关数据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此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的基本情况将能够满足限制要求,在此背景下对于背景噪声的测量没有任何意义,此时便可以忽略对背景噪声的监测工作[4]。如果在对厂界中的声源进行测量时,发现其无法停止,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测量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背景噪声的测量纳入到环境噪声测量工作实践中,从而使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1.5 监测时间的选择

分别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测量。夜间有频发、偶发噪声影响时同时测量最大声级。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采用1分钟的等效声级。当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 dB)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目前工业企业和社会生活我们一般采用5分钟的等效声级进行测量。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常见问题分析

现阶段,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最主要的参考依据是《工业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该标准充分融合了GB12348-90以及GB12349-90中的相关标准要求,不仅对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所应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还对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等细节问题进行了详细阐明,因此该标准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监测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对该标准给予充分的关注,这也导致了在实际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反思[5]。

2.1 测量信息记录不够全面

现阶段无论是企业内部对于厂界环境噪声的监测,还是社会监测机构对于厂界环境噪声的监测,都只停留在原始的技术层面,而没有依靠打印原始凭证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这就使得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现象屡禁不绝。此外,在对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在原始记录中并没有对工况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对噪声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活动是否正常进行,并没有在原始记录上直接显示,这也使通过仪器监测获得的相关数据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在对噪声进行监测时的原始记录上,并没有足够的被测量单位位置、声功能区域化类别等方面的信息,相关信息的不足也使得对环境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无法全面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关措施的制定缺乏针对性。

2.2 监测术语概念不够清晰

提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确保各项监测活动能够在规范化的制度下进行,只有这样才确保各项检测活动能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监测效果。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存在着监测工作术语不清晰的问题。例如对于前文所讲到的稳态噪声而言,可以将其测量时间限定在一分钟内。而对于非稳态噪声的测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最终的测量结果应当包含完整的周期性声源时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测量的数据能完整,而这种测量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而对于夜间偶发性的噪声进行的测量,需要确保在最大声级时进行监测,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晚上10点之后所获得的连续声级就是理论意义上的夜间噪声,部分监测机构并没有区分夜间偶发以及夜间噪声的基本概念,这也导致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术语的模糊而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问题。

2.3 检测环境气象参数不准

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需要充分地考虑气象条件对监测活动的影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相关监测人员并没有对气象条件进行准确地监测,气象参数情况没有得到有效地测量,这也使得噪声监测的最终结果容易出现偏差。标准规定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 m/s以下进行。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监测机构工作人员在原始记录中,并没有将实际测量的风速以及气象条件进行清晰地记录,甚至部分测量人员并没有利用风速仪,对监测现场风速情况进行测量,这也使得最终的监测数据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6]。通过调查发现按照规定要求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监测人员所使用的风速仪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校定,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该风速仪应用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而监测技术人员仅通过收看天气预报或手机信息判断风速的方法是严重错误的。

2.4 监测位置选择不够准确

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对监测位置进行准确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监测获得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对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位置的选择,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技术标准中对位置的选择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监测点的位置应该处于厂界外围1 m,高度1.2 m的地方,而监测人员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并没有对该规定足够地关注,还忽视了与其相关的一个重要条件,即测量仪器应当位于任何一个反射面1 m之外的位置,否则反射面的反射作用会对最终的噪声监测数据造成不利影响,使数据值出现偏差。如果工业企业厂界是镂空栅栏围墙,那么在进行测量时,可以在栅栏外1 m处,由监测人员手持测量仪器就可以对噪声情况进行监测。而如果工业企业厂界是混凝土实体围墙,那么就需要监测人员将监测仪器放置于厂界外1米处,且高于围墙0.5 m的地方进行测量,而部分技术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足够地重视,经常会出现监测位置布设错误的问题,使得最终的监测数据出现偏差。

2.5 未测量监测背景噪声

在现行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对背景噪声的测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背景噪声测量是环境噪声监测中的必要程序,也是重要内容,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监测环境中的背景噪声测量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在现阶段的监测工作中,部分监测机构并没有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同时测量相应的背景噪声,部分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如果所测量的噪声值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就不需要对背景噪声进行测量。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相关记录并没有出现关于背景噪声值的明确说明。

2.6 检测仪器设备不够完善

研究发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对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声级计的检验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在技术规程中普遍缺少声级计的检验环节。为了能够使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准确,需要对声级计定期进行检查校准,同时还需要利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有效校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声级计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部分监测机构管理人员片面的认为,在日常保养中对声级计进行校准之后,就能够将其直接应用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而没有认识到利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时,在前校准环节声级计的模式应为校准模式,在后校准环节,声级计的模式应为测量模式,而在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实践中,部分技术人员将声级计的模式一直固定为标准模式,这显然是错误的。

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面临的风险分析

2021年6月,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规定对检测检验行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对检验检测中虚假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一旦在检验检测中出现数据无法复核或数据明显错误的情况,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罪名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一方面,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风险。在GB12348-2008《工业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明确指出,背景噪声测量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地测量和修正,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的整体监测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并且在对背景噪声值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相关规程不能随意更改,只能在测量结束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达标与否的判断,并且还需要在记录中对背景噪声的扣除情况进行明确的记录,然后再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的判定。如果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将会使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代表性面临质疑。另一方面,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出具的数据错误并且无法进行有效复核的风险。对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中的数据进行修正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在没有注明背景噪声的处理情况时,如果直接对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修正,将会使该数据准确性出现问题,对于数据的监测将会面临科学性与客观性缺失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进行噪声监测时的外部环境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很难通过复核还原当时的监测情况,这也使得最终的检验监测数据报告出现不实的情况,该情况属于严重的检验检测违法违规行为。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进行监测过程中,经常会面临概念术语不够清晰、信息记录不够全面、现场监测前后校准等问题,对于相关问题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的效率得到不断提高,使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不断降低,最终促使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背景噪声环境噪声监测数据
背景噪声
Effect of virgin olive oil nanoemulsion combined with ajowan (Carum copticum)essential oil on the quality of lamb loins stored under chilled condition
环境噪声监测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利用背景噪声研究福建金钟库区地壳介质波速变化
基于环境噪声测试表征斜坡地震动响应
环境噪声智能检测终端设计
应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祁连山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
基于单矢量水听器的海洋环境噪声方向性分析方法研究
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优势
青藏高原东北缘背景噪声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