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1-06裴江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利用资源

裴江涛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167)

引言

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模式已经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这项改革使得全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中国的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经济增长也朝着高速度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流失,甚至其恶化和流失的程度明显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难以保障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作为14 亿人口的大国,资源、环境以及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需要面对的三个难题,因此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贯彻环境保护的国策,利用自然资源协调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是我国乃至全人类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目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用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和全面性是全世界需要投身的重点问题[2]。

1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概念

从狭义上来看,自然资源就是指能够被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且是被大自然所赋予的材料,广义上来说,自然资源包括对于自然状态物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72 年对于广义上的自然资源所下的定义来看[3],其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在某些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且能够增强人类社会当前乃至未来福祉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这个定义充分说明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不仅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他们自身也存在关联,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一项基本要素,是构成生态环境的最基本内容,因此人类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需要对自然资源的概念有清楚地了解,并对其后续地利用采取科学化地措施,为后续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4]。

2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同时也给予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以及环境基础,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进步的最大制约因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分离的,二者存在同一性,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够为资源的科学性利用提供更多的指导性前提,同时,只有对资源进行科学利用,才能够为循环性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避免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同时也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而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威胁性因素,促进全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另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适当开发能够对目前的自然资源起到一定的更新作用,促进自然系统中的微循环,以此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人类与动物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利用工具,并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学会开始使用器具,具有高度的创造力,同时对于环境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目前从各国的发展情况来说,都没有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利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巴西对于热带雨林的保护只是将保护性措施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再生,造成只伐不种的局面,进而导致巴西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过度的开发,并产生负面的影响[6],对于地球来说,更直接导致其生态系统逆向化方向推进,出现严重的环境以及资源危机,对于部分国家来说,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稳定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引发环境难民问题,整个社会阶层也会被破坏[7]。

为了保障国家的国民经济能够在正常范围之间浮动,提升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对自然资源也开始进行充分的利用与开发,但也一度陷入过度利用的局面中,忽略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更要重视环境建设[8]。为此,后续我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五位一体发展观,将环境保护观念纳入到国家的整体发展中从而促进国家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资源与生态的保护工作,对于后续经济的高质量和社会的总体进步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充分发挥促进作用,以便更好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于转变生态环境的逆向演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自然灾害防治以及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3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上缺乏科学与全面性

在传统意义和传统观念上,商品价值一般是有生产该商品所浪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也就是说没有投入劳动和时间的商品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一些人的认知上属于天然存在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也是没有价值的,但这一观点明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歪曲认识,由此还引发了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生态破坏等行为[9]。目前全球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大多为国民生产总值,即通常意义所说的GDP,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的产品以及服务价值,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但却不包含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或是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后,更是存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破坏、资源损毁以及环境恶化,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支撑性作用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在不断削弱,引发各种生态问题,未来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生态环境破坏的反噬,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会遭到破坏,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与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10]。

3.2 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权责不清,缺乏协调机制

随着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我国已经先后制定关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法律部法规,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抑制生态的退化。但是这一时期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大多带有行业的倾向性,在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和矛盾的地方,因此这一时期行政权以及经营权就会变得更加笼统以及重叠,直接导致自然资源难以更加合理与有效的配置[11]。

例如在《森林法》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以及组织的森林采伐量的限度,但是却没有完全指出大面积森林生态环境的防治措施。此外渔业主管部门同时负责我国的水产资源以及渔业生产,在经营上与行政权利有明显的重叠之处,因此也会导致水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不够合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是依照计划性指标所进行,没有根据资源的实际分布状况以及具体的生态环境分布而进行,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甚至生态破坏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没有达成协调的机制。在生态环境中各种自然资源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综合体,人类只要对其中一个环节进行改变,那么其他环节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对整个生态环境都产生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较低,其二是重开发,轻治理,第三是再生资源流失率较高,因此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够缓和此类矛盾,维持生态的平衡[12]。

3.3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我国的耕地面积在全世界居于先列,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 公顷,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难以满足耕种的条件。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土地资源多有不合理开垦的行为,还出现了大量的草原开垦以及砍伐森林的迹象,以此扩大种植面积,为奠定我国的农业发展基础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这项措施的结果尽管增加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但也直接导致我国开始出现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我国开始将改革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也出现耕地面积退化的情况。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发展的需求也不断强烈,土地资源的耕种进一步被忽视,导致土地资源的种植被浪费,尤其是在城市规模扩大中,这种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屡见不鲜。

3.4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大多分为农业、林业、水利以及土地四个方面,但是在管理中会受到部门的倾向化限制,受到利益的驱使,在管理自身部门的同时,可能也会损害其他资源的利益。另外,政府与地方部门之间也存在管理权限不够清晰,资源开发与利用较为混乱,甚至会给资源的配置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巨大的损失。

4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对策

4.1 加强环境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

21 世纪,中国需要凭借可持续发展道路立足于世界之林,要想防止短期行为而导致的国家灭亡就需要在全民族中建立环境意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保护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科学性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与政府必须要大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新媒体和多媒体形式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在各种政策宣传中要重视引导民众的环保行为,形成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并逐步将这些意识转化为行动,让热爱环境和热爱自然成为良好的社会习俗,深入到民众的观念中。

4.2 将保护自然资源纳入到基本国策中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能够对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各级领导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认识。可以说在当代社会,保护环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使其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因此从劳动要素来看,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既属于生产资料的一个部分,还会对劳动者产生重要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过程中看,如果不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性质以及自身特点来看,那么就会对生产力产生破坏,在此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经济行为也难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无法持久。

因此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将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到基本国策中,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综合治理用以应对环境污染,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结合在一起,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4.3 重视法律的规范性作用

当前我国关于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还缺少相应的专项法律,也存在法律与新情况不适应的内容,因此需要尽快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进行指定,以形成专业性的基本法典。法律中要对各专业机构的职权与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等现象,从而强化市场运行规则,并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4 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可持续发展之路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层面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活动组织称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从而使得整个循环流程中基本不生产或者生产极少的废弃物,对于环境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循环经济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和高利用,以此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应用上还不够广泛,因此需要指定相关法规,对其内容进行规范,并将其投入到规模化生产中,利用低害和无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现少投入和高产出以及低污染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的保护对于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在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自然资源,各方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需秉承的重要原则之一,保护生态环境不受伤害,尽力处理好环境、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以此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利用资源
环境保护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