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研究
—— 以信阳学院为例1

2023-01-06陈修魁肖生发王思满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信阳校企育人

陈修魁 肖生发 王思满 朱 凯 张 涛

(信阳学院理工学院 信阳市,464031)

0 引言

校企协同育人是从根本上缩小人才与企业需求、学习与工作、教育与实习之间的差距,促进大学教育与当地产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1,2]。信阳学院(以下称高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本文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迎接和适应新常态,结合当地汽车服务行业人才需求和信阳学院改革实践,确定“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在汽车服务行业,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通过与汽车服务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协调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探索校企合作,促进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型汽车服务人才特色模式,培养具有适应能力的汽车服务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1 现阶段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突出的问题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本科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校利用企业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共享资源,进行适应地方经济的汽车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3]。但是,校企合作多是“形式化”,效果不佳。

1.1 高校层面

随着汽车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汽车行业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但是,高校的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落后于行业发展。高校人才、专业等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跟不上当地产业发展需要,项目缺乏汽车新兴产业课程的支持。部分原因是高校教育滞后于当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合作形式单一化,合作不够充分,校企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部分方法单一,未能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预期效果,导致结果不理想。

1.2 企业层面

信阳市当地的汽车服务企业属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认识。信阳地方企业发展的重点是打开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参与高校产教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不想增加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本。尽管已经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但企业担心学生的安全,尽量避免学生去一线岗位实习,只是把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只是在公司里参观学习。校企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未能达到校企合作培训的预期效果。因此,合作项目往往“流产”,企业和高校难以实现长期、密切的合作。

企业合作培训动力不足,因为担心合作培养的人才最终进不了企业,或者学生实习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计划,企业参与合作培训的积极性不强,无法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当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逐步探索一条符合高校实际、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地方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

2 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对策

2.1 引导地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为解决校企对接、紧密合作不足的问题,引导地方企业和高校发挥协调、联通作用,实现地方产业利益的同时,保持校企合作规范、建立人才岗位需求。

(1)引导当地企业与信阳学院建立人才输送

企业是工作素养、大学能力和工作标准的实践者。高校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创新教育模式,将企业案例、项目等企业内容融入课程教育,将高校培训与企业身份无缝对接。同时,高校进行课程单元转换和不同专业的相互结合,开发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满足企业全面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2)企业为高校提供创新孵化项目

企业是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主战场。企业和高校成立实践创新中心,共同开展创新研发和产品创新。同时,企业为高校提供能工巧匠和专业人才,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库。校企联合项目研发实现教育与生产零距离对接。

2.2 信阳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中采取的措施

(1)确定经济新常态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各种调查和访谈,跟踪行业发展、人才市场和专业毕业生情况,结合我校定位和现状,高校明确培养目标,把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特点和素质,满足本地汽车服务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信阳学院制定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熟悉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管理、善服务”的人才素质,成为能适应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贸易应用专业人员,在车险理赔、汽车相关产品设计、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2)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汽车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汽车服务人才将汽车营销、保险等服务知识和技能与传统汽车维修技术相结合。同时,还需要融合车联网、绿色汽车技术等知识和技能。根据汽车行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应绿色、智能汽车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的有效匹配。

(3)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信阳学院汽车工程教研室每两年一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师资、实践和实习生产服务机会,提供两个月的“双师资”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高校派出大量需要转岗的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培训、技能培训和汽车课程,将一批文化教师成功转型为实践型专业教师。课堂“回归”后,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得到拓展。此外,信阳学院还与其他高校合作,聘请汽车专家、教授和汽车相关企业高技能人才来校任教。目前,信阳学院汽车服务专业师资储备可满足各类专业理论与实践培训课程的教学需求。同时,企业具有丰富经验和一定学历的高级工程师参与部分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毕业设计的指导。

(4)提供高校教育和工作需求之间的无缝连接

企业晋升进入高校人才培养和评价过程,协调理论与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高校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全程跟踪人才成长,建立校企双向反馈机制,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循环。高校顺应行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高校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产业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开展订单式、针对性培养,学生毕业后可满足工作岗位需求。从长远来看,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下,企业获得了先进的技能人才,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

(5)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机会

利用高校专业的资源,定期组织行业技能培训,提高汽车行业人才的专业水平;高校利用大学的扩招政策,从当地汽车企业招收汽车行业员工进行深造,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内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6)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和工程创新平台

依托企业资源,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和创新实训中心,利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对应用工程人才的未来增长点进行培育。高校鼓励师生参与企业创新和产品开发项目。高校通过校企共建的汽车服务管理中心和汽车检测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汽车检测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及产品开发。

2.3 加强校企合作,实施柔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是高校教育安排与公司生产流程或技术管理难以同步。高校的教育安排和企业生产流程的一致性,从生产线到教育案例的最大搜索,内容项目的选择,正好符合企业的生产需求。实习中,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快速查看项目成果。高校实行弹性教育管理,根据公司实际生产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安排。

(1)在实训室管理方面,高校可选择采用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可以灵活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以满足公司的需求、学习挑战和实践培训要求。

(3)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可以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培训中心建设。高校根据学生的教育需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更多的学习资料。

(4)高校和公司对学生的安全负有共同责任。双方加强安全教育,实习前,教师要熟练掌握整个实习项目,形成教师指导、师生实习的典范,企业师傅演示操作结束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实践操作,做好手把手指导。

3 校企协同育人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信阳学院采取了上述对策来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与信阳当地企业合作。主要与明阳智能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信阳中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同合车轮有限公司、建国机械有限公司、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694厂)等当地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并建立高校对人才的输送。二是与外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武汉蓝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以上企业合作,信阳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以来,近年来取得了以下成效。

3.1 高校办学活力得到增强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往高等教育教学泛化的现象,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定位逐步回归本色。逐步走上“以德为本、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办学方向,逐步承担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使命。有效推动高校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管理理念转变,将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有效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

3.2 高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

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下,学生可以获得培训和实习的地点和资源。这将弥补大学教育设施和资源的不足,提高大学的质量。尤其是信阳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与武汉蓝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密切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和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来优化培养方案并提供培训资料,并大力支持学生的专业发展。

3.3 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长期以来,解决汽车服务专业的难点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自从信阳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关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采取措施以来,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高校汽车服务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8%。

4 结束语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双重作用,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确保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信阳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赤子心 信阳情
信阳茶魂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