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2023-01-05吴旭朝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工程项目制度

吴旭朝

1.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2.西北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2021年6月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发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1](以下简称“新安法”)。自新安法实行以来,国内就发生了“9·10”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棚架网垮塌,“9·11”太原汾东地下电缆井被困身亡等生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地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企业声誉也带来不良影响。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为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确保项目施工安全。

1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体系,是约束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的重要保障体系,是一个项目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石[2]。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管理的高标准、高投入要求,造成了项目生产的高成本、低利润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的冲突,尤其是中小型项目表现尤为突出。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组织架构缺失、岗位职责不明确、多重矛盾管理、管理的重叠与空白等问题,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程序不明确、重点不清楚,一旦事故发生,责任很难划分,员工互相推诿扯皮。另外,目前很多安全管理体系仅依靠原有的惯性思维和个人的从业经验,没有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上级有检查时抓一抓,出现事故时抓一抓,而平时管理较为松懈,无法有效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3]。

1.2 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投入的不断扩大,工程项目的规模也随之逐步扩大,如果没有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事故[4]。工程项目生产中,如土石方开挖前的管线探挖制度、吊装施工中的安全交底制度等流于形式,对实际施工不能起到真正的指导意义,安全隐患不能有效消除,没有规范的制度约束,是导致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混乱的又一重要原因。另外,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上,要求不同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增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很多工程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仅仅只是制定了通用的、常规的安全制度[5]。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必然导致在施工活动中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近而导致事故发生。

1.3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

虽然安全生产意识始终都放在第一位,但在落实过程中常常出现安全思想薄弱,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与生产的高效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始终是保障正常生产的最基本支撑。思想上不够重视,态度上不够端正。究其原因,项目管理层没有做到一岗双责,只追求效益,没有实际执行;管理人员没有做到生产与安全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员工安全教育考核不够,导致员工不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落实项目相关安全责任,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安全生产从业者素质不高

工程项目安全从业人员是生产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日益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素质从业人员对于项目安全管控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目前,由于工程项目建设高速发展,然而对于安全从业者培养速度却较慢,高素质安全从业人员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安全管理需求。项目经常聘用临时工充当安全从业者,这类人员往往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机构培养,文化水平较低,也不具有安全技能方面的专业知识,无证上岗,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导致事故频繁发生。

2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1 安全生产是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是生产企业的派出机构,只有每一个项目安全,才能保证企业整体的安全,进而促进企业的稳定,为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石。良好的安全环境能够引导并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员工安全觉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明确,自觉地遵章守纪,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安全高效的生产氛围,为项目正常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2 安全生产是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工作关乎员工的平安和幸福,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安全与员工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所以,项目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开展。安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对于个人而言,安全意味着生命,多一份遵守,多一份安全保障。“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话题经久不衰,只有人的安全才是安全文化最深的内涵。建设项目安全文化,把项目安全文化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渗透到项目生产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项目生产的必要途径。

2.3 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有力支撑

安全生产是每位员工共同坚守的准则,安全不仅关乎着每位员工的安全健康,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是保障项目经济效益良性发展的基石。只有确保项目安全,做到强基固本,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保证项目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没有安全保障,就不能产生良好循环的经济效益,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安全保障经济,经济促进安全。

3 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与工程项目生产特点相匹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准绳,结合工程项目生产特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随法律法规变化、项目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应从思想教育、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经济保证等方面充分保障和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做到岗位完善、职责明确、程序顺畅、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保障和落实,安全管理体系能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起到预防作用。从项目管理层、职能部室、工队班组长、具体操作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必须做到层层管理、步步落实。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逐级落实生产责任制,使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人人有责。这样才能使得安全生产管理范围全覆盖、过程全管理、人员全参与。

图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2 完善并制定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要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做好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工程项目安全制度制定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会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现有的工程项目安全制度一般包括安全培训考核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带班检查制度等。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将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如智能工地、智能手持终端、BIM等技术等引入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即制定安全信息化技术制度,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将安全事故预警技术、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引入到施工过程中,制定出安全打卡、隐患报警、定时提醒检查等制度,通过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程度。这种制度的建立,能够通过可视化、智能化掌握项目安全动态,提高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实现有效动态监测,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6]。

3.3 加强安全生产从业者的教育培训

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负主要责任,应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一岗双责机制,并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同时,项目安全总监、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等同样需要持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C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等岗位证书上岗[7]。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技能,清楚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履行并享有安全方面的义务和权力。

4 .结语

在工程项目施工活动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项目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区。科学高效的管理行为能有效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从根本上促进工程项目的生产安全。为此,工程项目应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障项目的安全,推动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为生产建设项目做大做强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工程项目制度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