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大棚生态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3-01-05陈丽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害虫大棚蔬菜

陈丽华

(泗水县中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泗水 273213)

0 引言

近年来,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的喷施量,减少病虫害,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给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作为一种新兴且较为容易掌握的前沿技术,可以在任何季节为人们生产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在满足人们食用需求的同时,也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耐心学习,灵巧掌握。很多种植户由于没有充分掌握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蔬菜产量较低,品质较差,难以适合人们的口味,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也影响了菜农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的积极性。

1 种植技术

1.1 种植地块的选择

选择地形地貌适宜合适的地块,是无公害蔬菜大棚高产种植的基础。在选择地形地貌时,一般优先选择地势开阔平整的地方,优先选择水平、梯田。观察所选地块土层是否深厚,土壤是否疏松、肥沃,尽量避开坡度较大、肥力较差及不易灌溉的地块。观察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地块范围内有无工厂及工业设施,如有的话应尽量避开,以防种植地块水质及土壤受到污染,影响蔬菜品质。肥沃的土地、适宜的光照、便利良好的水利灌溉、良好的区域种植条件是蔬菜大棚生态无公害栽培的基本条件。

在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后,对种植大棚内的土壤抽样化验,确认是否适应蔬菜生长,以充分满足大棚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养分。合理利用山川、河流形成的自然地形,建设围墙、种植绿化带等进行隔断围挡,为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搭建种植大棚时,选择朝阳、避风、排水性能较好的地块。根据蔬菜大棚生态无公害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可根据情况建设钢管大棚和以竹木材料的拱形大棚。竹木材料拱形大棚主要用于蔬菜育苗和杂交育苗,可在拱形大棚内套建小棚,采用大棚套小棚的增温方法,对春季早熟的辣椒、黄瓜、番茄等蔬菜品种进行栽培。

1.2 栽培方式的选择

肥沃的土地是有机蔬菜高产的关键,在耕种前要施足底肥。根据干湿情况和地块大小等土地状况选择旋耕或深耕,较为肥沃的田地一般应深耕,疏松土层,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深层保墒性能,优化无公害蔬菜的生长环境。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不同蔬菜品种的栽培技术多种多样,如何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及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是选择栽培方式的关键。因此,种植一些反季节蔬菜,如西红柿、黄瓜、大白菜、萝卜等品种,适时投放市场,能有效提高有机蔬菜的售卖价格。种植有机蔬菜后,对种植区域土壤要深耕后充分晾晒,提高土壤疏松度,优化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及抗病虫能力。

在蔬菜品种上,应选择生长周期较短、产量较高、光照要求较低、高低温耐受力较强的蔬菜品种。如种植大白菜品种:播种前用55℃左右的恒温水浸泡消毒20 min后捞出晾晒,对种子病菌毒素充分净化消毒。及时浇灌苗床,保持充足水分,随后将蔬菜种子均匀播撒于苗床中,覆盖熟透且透气性能强的松土。为增加温度和湿度,可用地膜或遮阳网覆盖在苗床上。

1.3 适宜的生长环境

蔬菜种苗出土后,根据天气、地温等情况及时撤除地膜或遮阳网等覆盖物,用湿润细土均匀撒盖种子,以防止“戴帽”出土的现象,充分延长光照时间,尽可能提高蔬菜大棚内的温度,合理控制温度湿度,摘除蔬菜幼苗多余株蔓,控制其幼苗生长速度,防止因生长过旺而导致后期长势不足,影响蔬菜产量。由于气候及干湿条件的差异,可能出现断垄等现象,苗期管理的重点工作是补苗、间苗。间苗时,按照“去弱保强”的原则进行,并适时移栽,以保证幼苗长势均匀。幼苗期内,应及时排水补肥,确保地温在10℃以上且注意昼夜温差。

1.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棚蔬菜各个阶段的生长速度,因此须重视田间管理。在秧苗的成长过程中,根据不同季节采取提苗和蹲苗处理,以保证蔬菜的生长后劲。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密切掌握土壤含水量、土质的疏松程度等一系列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大棚蔬菜进行施肥、摘除多余茎叶、清除病害虫等,以达到茎叶健康、苗齐、苗壮的效果。

蔬菜幼苗生长初期,应适当进行壮苗。实践证明,培育壮苗是科学的蔬菜种植技术,在壮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在壮苗生长过程中因种植方式不当而影响产量和质量。一是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有当地种植经验、适合大棚生长的蔬菜良种,最好选用抗病能力较强的非转基因品种,以保证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二是种子的晾晒消毒。播种前净化种子,以防病毒病菌侵害,确保幼苗茁壮成长。三是壮苗期进行一次叶面施肥。蔬菜产量的高低主要受制于蔬菜源器官所生产的营养物资的能力。喷洒不同浓度的稀土溶液,可有效促进蔬菜茎叶快速生长发育,增加大棚蔬菜光合作用,将尽可能多的营养物质输送至蔬菜茎叶,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实现大棚蔬菜高产稳产。

2 病害虫防治

2.1 生态环境控制

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病害虫的常用方法很多,生态环境控制,可有效控制病害虫对蔬菜的侵害。播种前选择颗粒饱满抗病能力较强的蔬菜良种,播种前进行充分的净化消毒,有效杀灭各种病害虫及附着虫卵。播种后,及时清除菜畦内杂草,净化田间环境。蔬菜收割后,对棚内蔬菜种植土壤及时进行深耕晾晒,让菜地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充分混合,达到杀灭病害虫目的。也可适量引入害虫天敌昆虫,根据自然法则营造天敌食物链环境。

2.2 药物综合防治

药物综合防治措施是蔬菜大棚最为常见的病害虫防治方法。对地老虎和蚜虫等病害虫,优先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喷洒时,要根据病害虫的习性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选择农药制剂,同时也要选择适宜的药物喷洒时间。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实践证明,蔬菜对病害虫抵抗力较强且杀虫效果较好的药物为多含铜、锌的制剂。

2.3 现代科技方法

利用现代科技消灭病害虫也是蔬菜种植大棚的有效方法。在棚内设置安装新型防虫筛网、杀虫荧光灯、有色黏虫板等设施,利用其趋光性来消灭粉虱、小菜蛾等害虫。对苍蝇、蚊子、蚜虫、斜纹夜蛾等虫体较大、危害相对较轻的病害虫,可在大棚进出口处挂置纱网,防止害虫进入大棚。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中等体积病害虫,可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处理,既节约成本,也减少农药污染,可有效提高蔬菜的品质品相。

3 结语

在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过程中,合理利用先进种植技术,规范栽培种植模式,保证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采用多样化病害虫防治手段,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无公害蔬菜种植及病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在生产中已广泛普及,为蔬菜集约化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做好无公害蔬菜科学管理工作,有效防控病虫害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调控无公害蔬菜种植布局,以促进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害虫大棚蔬菜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奇怪的蔬菜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蔬菜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