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菏泽药剂防治小麦病虫的减药增效示范

2023-01-05杨绪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单县菏泽市条锈病

杨绪彦

(单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单县 274300)

0 引言

近几年,随着农业科技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麦的种植技术,并且总结出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使农民在防治时可以有依据、有方法地进行防控,同时通过减药增效使小麦产品更加绿色健康,进一步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1 减药增效示范区概况

1.1 防控准则

根据农业农村部颁布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方案》的要求,建立适合规模化种植的小麦防控病虫害示范基地和减药增效的示范区域,从而实现绿色防控技术,优化传统防控模式,有效提高小麦绿色健康生长,保证农产品安全。减药增效示范区的防控准则为预防为主、绿色防控,在整体小麦种植区域树立科学种植、绿色种植的理念。实现小麦病虫害综合治理,减少农药用量,促进小麦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

1.2 示范区现状

山东省菏泽市属于农业种植区,小麦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本示范区域选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据相关统计数据,菏泽市单县共有耕地面积11.2万hm2,小麦种植面积为6.53万hm2,在2020年小麦病虫害波及面积为15.2万hm2,防治面积为15.13万hm2,有效挽回了35 000 t小麦。但是仍然有8 200 t小麦因遭受病虫害而造成的损失,所以目前菏泽市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防治技术来预防病虫害。目前,菏泽市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重点为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在小麦灌浆时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极其容易发生小麦锈病、蚜虫、白粉病等,需要提前做好科学防控。当地政府相继采取了各项补贴政策,制定了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的防治策略,并且组织技术专家到麦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向农民传授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并提供科学的防控技术支持。

1.3 示范区规划

第一,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示范区的减药增效目标是:绿色防控技术基本做到普及50%以上,有效实施减药增效的综合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将病虫危害控制在5%以下,对于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10%以上,使全区的小麦种植达到绿色种植标准,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第二,对于示范区实施小麦减药增效技术需要做好播前准备,播种前需要准备好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氨基酸寡糖、芸苔素内酯、矮壮素等,准备好农机,如深耕犁、播种机、牵引机、施肥机、喷雾机等。第三,使用先进的播种技术,播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进行播种,掌握好播种季节,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应在当地气温稳定后再进行播种,推广宽幅精播技术。第四,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生长环境,需要利用化控和化除对示范田进行除草,对于麦田中杂草较多区域可以使用二甲四氯水剂加水喷洒在田间,对于小麦苗长势较快、密度较大的区域使用矮壮素加水喷洒,有效控制小麦生长速度,并且使其茎秆变得粗壮,叶子变得肥厚,增强自身抵抗力。另外,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合理地进行施肥和灌溉,保证其生长环境不涝不旱,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4 病虫害发生情况

近几年,单县小麦常发病虫较多,其中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这些病虫害一旦发生就极其容易形成大面积扩散。根据近几年相关数据调查和对比显示,小麦条锈病是菏泽市单县典型的气传流行性病害,扩散区域广、流行速度快,一旦大面积流行传播,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果不注意防治,小麦的产量损失将达到50%以上,甚至绝产。同时,小麦纹枯病、小麦茎基腐病、小麦白粉病等都是菏泽市单县常见的小麦病害,在以往小麦种植中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例如,在2018年11月中旬,根据对不同类型麦田进行调查显示,小麦纹枯病病田率高达30%,2019年3月初调查显示,小麦纹枯病病田率为65%,这种病害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并且传播速度较快、波及面积较广。

2 菏泽小麦病虫害减药增效示范效果分析

通过在菏泽市单县进行减药增效示范种植研究可知,病虫害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实行绿色防护,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控和物理防控等措施,做到减药增效。尽量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选对药,减少危害,确保产量。当病虫发生呈现暴发、频发、突发情况,需要采取应急防控,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通过示范总结出以下几点常见的病虫害减药增效的方法。

2.1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也被称为黄疸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小麦生长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发病初期对小麦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防治,则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其中条锈病和叶锈病一般只对小麦有危害,秆锈病除了侵染小麦外,还浸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2020年菏泽市单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1]。

通过减药增效示范种植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种防治方法。第一,为了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概率,在种植小麦之前需要进行拌种,药剂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或者咯菌腈,在拌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控制剂量。第二,小麦在拔节或孕穗期很有可能遭到锈病侵害,这时需要用戊唑醇或烯唑醇可湿性药剂等喷洒小麦苗上,防止小麦锈病的侵害。第三,为了增强小麦抗病能力和降低病害发生概率,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当麦田中杂草较多时会导致土地养分的过度消耗,而使小麦长势弱,这时可以使用二甲四氯水剂加水喷洒在田间,可以有效控制杂草,为了小麦不被病虫害侵害,需要定期铲除杂草,施足底肥,降低小麦锈病发生概率。

另外,防治小麦条锈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气传流行性病害,扩散区域广、流行速度快,较难防治,这就需要在种植时候做好施肥以及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性。防治时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作用,坚持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同时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实行绿色的减药增效示范。其中,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症的发生。在田间管理方面,一定要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尽量避免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等,可以有效避免小麦条锈病侵害[2]。

2.2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的小麦病害,主要病害形式是对叶片进行侵害,当该病害过于严重时会上升到叶鞘、茎秆、穗部等部位。其发展过程会由初期的黄色小点逐渐发展为椭圆形或圆形病斑,病斑表面会形成一层白粉状霉层,随着病情加重会变成白灰色,最终变为浅褐色。病情较轻时霉斑呈点状分布在叶片上,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覆盖全叶片,病叶发黄、干枯,如果侵害到茎、叶鞘,则导致整株小麦倒地或麦苗矮小、穗小粒少,影响整体小麦产量。近几年来,菏泽市单县经常出现小麦白粉病,而且已经形成了反复发病趋势,当下,所采用的复配剂农药防治白粉病的药剂量低,很难达到防治效果,导致近两年白粉病发展快,很难控制小麦白粉病发生。

通过减药增效示范种植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种防治方法。第一,根据小麦品种和种植地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利用农业防治方法,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期,并且合理安排播量;在施肥时增加施用磷钾肥,帮助小麦健壮生长。使用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对经常反复发病的麦田可以采用粉锈宁拌种,为防止小麦倒伏现象,使用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水均匀喷洒苗田,既可防止小麦倒伏,又可防治小麦白粉病流行速度、强度。小麦孕穗抽穗期属于小麦白粉病高发期,这时使用粉锈宁,进行全面喷洒,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被侵害的概率。小麦白粉病的防治,需要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做到减药增效。同时,还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抗病性品种,也可以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此外,要及时浇水抗旱,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小麦播种前要及时清除自生麦,减少麦苗菌源[3]。

2.3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菏泽市单县常见的病害,是一种土传性的病害。这种病毒会一直藏在土壤里,等到温度回升后播种小麦时开始暴发,一般从小麦拔节期危害开始加大,在灌浆期达到高峰值,这种病害会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而逐渐扩散。当小麦遭到纹枯病侵害时,会使麦苗呈现干枯、烂茎秆等现象,如果这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基部茎节腐烂,麦苗会枯萎而死。这种病害发生前期,叶片四周呈褐色,中间为灰色,如果是发生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时,则会使其长不出新叶,从而影响结穗率。

通过减药增效示范种植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种防治方法。第一,在播种之前选用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烯唑醇等拌种,播前拌种不仅可以防治小麦纹枯病,还可以有效防治虫害、全蚀病和根腐病等。第二,适期晚播,控制小麦播种深度。适期晚播能有效降低麦苗的感病率;控制小麦播种深度,提倡播后镇压,能有效降低病害浸染。第三,利用药剂防治,选用苯甲·丙环唑、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在小麦纹枯病发病前期喷洒,在喷洒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兑水量,喷淋小麦茎基部,对于一些发病较严重区域和反复发病区域需要多喷几次,做到科学防治、绿色防治[4]。

2.4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病害中一种典型的传播性真菌疾病,可以通过种子传播,也可以通过土壤传播,病毒会寄存在土壤里,当温度升高后开始暴发。起初,病原菌一般从根部和根茎结合部侵入小麦主茎和分蘖茎,然后随着小麦不断生长会扩散到小麦茎基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种小麦茎基腐病会反复浸染小麦,前期主要表现为根部变为褐色,随着病害的深入,会变为深褐色,然后逐渐死亡。因为小麦茎基腐病很难治疗,一旦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越晚越难以防治,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5]。

通过减药增效示范种植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种防治方法。第一,因为小麦茎基腐病会通过土壤传染,所以对已发生小麦茎基腐病的田地,应改种其他作物,或者连续几年秸秆还田,对田地进行轮作换茬。第二,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抗病基因优良的种子可以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第三,播前使用杀菌剂或使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铜盐、精甲霜灵等药剂拌种,能有效预防茎基腐病发生概率。第四,在耕翻整地时,使用适当低毒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药剂进行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第五,在小麦返青期,用恶霉灵、甲霜恶霉灵或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清、嘧菌酯等加水均匀喷洒在喷淋小麦茎基部,控制病害发生和扩展蔓延。第六,做好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实施补水或排水,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及时施肥等,增强小麦苗自身抵抗力。

在小麦收获后,一定要将有病害的秸秆等移除田间,避免病菌残留在田地里,影响下季农作物的种植。

3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小麦种植减药增效防治病虫害,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防治方法,保证小麦具有较好的生长环境和较强的抵抗力,并且结合小麦生长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尽量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以实现小麦绿色生产。

猜你喜欢

单县菏泽市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小村的呼噜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档案见证单县辉煌历史
——单县档案馆展厅工作纪实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