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2023-01-05孟凡华高月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定苗玉米生长

孟凡华,宋 健,曹 帅,高月根

(1.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东港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76800;3.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4.日照市东港区农业农村局农广校,山东日照 276800)

1 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技术

1.1 播种前的准备

1.1.1 地块选择。玉米属于根系较发达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选择合适种植地块较为重要,而地块中土壤肥力的高低又是主要因素,只有肥力充足的地块才能实现玉米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才能实现玉米优质高产。

1.1.2 地块整理。选好地块后,要及时进行土壤深松整地,土壤深松深度应大于25 cm,但不可超过40 cm,完成土壤深松后,要尽快合墒弥平,尽量保证地块平整。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地块在长期进行种植作物时,土质会变硬,导致土壤透气性差,缺乏水分。进行土壤翻耕,则可改善土质,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含水量,为玉米科学种植提供良好条件。

1.1.3 亩穗数。提高玉米亩穗数,首先要实行宽窄行栽培、南北行向种植,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1.1.4 穗粒数。提升穗粒数,应以选用株型紧凑、果穗较大、雌小花较多的品种为主。应严格遵循以下几个标准,第一,良种纯度及净度应高于98%,发芽率应高于86%,含水量则应低于13%;良种品种为紧凑型品种;根据良种品种的生育期,结合当地的农业环境,选择最为合适的良种品种。如,良种MY73、万瑞5号、秦龙14、豫单1851、MC812、金科玉3306、良玉99、翔玉998等耐密型品种,基本可实现高产稳产。

1.1.5 千粒重。玉米的千粒重一般为260~280 g。由于玉米品种种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千粒重变化不大。主要在品种、生长环境及种植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以实现高产目标产量[1]。

1.2 播种技术要点

1.2.1 择时播种。播种前对种植区进行翻地处理后,还要彻底清除田间杂物,并对可能造成病虫害的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玉米播种应选择在天气晴好,温度适宜的自然环境下进行,如果播种期处于高温环境,会影响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吸收,造成玉米烧苗的现象发生,反之,如果温度低,种子的成活率就会降低,活化性能也会减弱,进而影响到幼苗的光合作用。

1.2.2 播种方法。主要以免耕精量直播技术为主。这项技术主要是针对小麦种植区,并在小麦收获后的地块上进行,这种方法不需耕翻土壤,可进行直接播种。免耕精量直播技术,主要是应用免耕播种机,可实现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深度施肥、播种、土覆盖及压实等作业程序[2]。

1.2.3 密植管理。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改变传统的60 cm等行距种植方式,通常玉米种植密度4 000~5 000株/667m2为宜,可增加玉米亩穗数,提升田间通风透光能力,改善田间玉米生长环境,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

1.3 苗期管理

1.3.1 间苗与定苗。间苗与定苗也是实现玉米高产丰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时期可优选长势良好的玉米幼苗,及时去弱留强,如果出现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当玉米苗生长至3叶前,就要及时补种,如果出3叶后,就需采取带土移栽的方式,及时进行补苗,如果缺苗少(1~2株),也可以不补,如果是缺苗3株以上,可在两侧玉米中留成双苗。此阶段玉米植株正处于生长分化期,这时的根、茎、叶正处于生长时期,也是玉米的根系建成期,这时需及时观察玉米的长势,主要从以下的维度进行判断,第一,仔细鉴别玉米苗生长是否均匀;第二,判断玉米根系是否发达,玉米出苗是否整齐、均匀。如若玉米苗叶片为深绿色,则玉米根系较为发达,玉米植株壮实且生长整齐。

1.3.2 确保全苗。全苗是实现玉米丰产优质的关键,只有在精准选种与精准播种的基础上才可实现苗全、苗齐、均匀、苗壮。

1.3.3 中耕。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玉米苗期的中耕通常要进行2~3次,深度为5~7 cm,要避免压苗、埋苗等,在第2、3次中耕时,则要注意在玉米苗旁浅耕,但要保证行间深度,深度为5~15 cm[3]。

1.3.4 及时定苗。这一环节是要规避玉米幼苗出现拥挤,是在出现互相遮光时而采用的补救措施,也可减少土壤养分及水分的流失,对于壮苗大有好处。玉米定苗一般在4~5片叶时进行,这个时期,要及时去除弱苗与病苗,同时要及时进行松土,及时铲除杂草。定苗要根据玉米苗特性、土壤肥力以及密度等综合原因考虑。

1.3.5 适时施肥。种肥:第一次施种肥(底肥),结合播种,施磷酸二铵20 kg/667m2、尿素5 kg/667m2、硫酸钾5~7 kg/667m2,大粒锌200 g/667m2;或者高氮型N、P、K复合肥35~40 kg/667m2,大粒锌200 g/667m2。操作过程中切记要将肥料与种子分开,否则易造成烧苗。种肥(底肥)施用的氮肥,能够满足玉米出苗至拔节期对氮肥的需求,而所施用的磷、钾、锌肥,能够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4]。拔节肥:玉米处于拔节期,可按追施尿素15 kg/667m2的标准进行,这样能够保证玉米在拔节期的正常生长。喇叭口肥:第三次施肥是玉米生长至11~12叶时,也就是处于喇叭口期时,可追施尿素25 kg/667m2。如果有条件的,可结合灌水,追施沼液3 m3/667m2,这对提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明显的作用。灌浆肥:追施尿素5~10 kg/667m2,适时追施灌浆肥,能够促进灌浆速度,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1.3.6 科学灌水。每次追肥后,都要结合实际的降水情况,合理、及时进行灌水,可结合“四水法”确保实现玉米超高产。一是灌出苗水,也就是蒙头水,在玉米播种后的1~2天内就可进行,以确保出苗整齐,达到苗全、苗齐的目的。二是巧灌拔节水。定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墩苗,在玉米开始进入拔节期时,灌水一次。三是保灌抽雄水。在玉米生长到喇叭口期,要保灌抽雄水。四是保证灌浆水。玉米扬花期结束后,进入灌浆期,此时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要保证灌浆水[5]。

1.3.7 玉米化控技术。玉米是高秆作物,最容易出现倒伏现象。解决倒伏的最好途径就是增强植株韧性、降低高度,最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化学控高,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促进植株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提高产量。化学药剂有玉黄金,用20 ml/667m2兑水30 kg,在夏玉米6~12叶期喷雾;或者选用玉米矮吨,用量40 ml/667m2兑水30kg喷雾,夏玉米6~12叶期间,均可施用,最佳时期在玉米9~11叶期。

2 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2.1 常见病害的防治

2.1.1 粗缩病。存在于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苗期受害最重,当5~6片叶期时就能观察出明显病症,开始由心叶基部及叶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患病玉米苗呈现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生长到9~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果穗为畸形,植株严重矮化。

防治方法。一是剔除病毒源。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毒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降低发病率。二是当玉米处于苗期时,喷洒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每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施2~3次。

2.1.2 干腐病。这种病主要在玉米生育后期发生,发病部位以茎秆与果穗为主。多发病于植株的4~5节处,叶鞘与茎秆之间有白色菌丝;病情严重时,病节髓部会碎裂,极易折倒。如果是果穗受害,病穗会成熟较早且僵化变轻,苞叶与果穗会出现粘连,苞叶不易剥,颜色呈褐色且无光泽,周围会散生许多小黑点。

防治方法。提高检疫意识。建立无菌源田地,无病源种子,实行轮作倒茬,收获后要及时耕地。如果玉米处于抽穗期,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

2.2 常见虫害的防治

2.2.1 玉米螟。这种虫害又称箭杆虫或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的害虫,主要特点是:种类繁多、危害严重,严重时可造成减产率达5%~15%。

防治方法。一是物理防治,使用高压汞灯进行诱虫。具体方法是:将高压汞灯安装在较开阔的地方,灯距为150 m,灯泡安装在防水灯座上,并用铁丝固定好,还需要在灯下面修建直径为l m的圆形水池一个;通常每3天换水1次,并另加洗衣粉。灯泡挂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 cm处。每天20:30时开灯,凌晨4:00时闭灯。由于诱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将池中的蛾子捞出深埋。二是生物防治:利用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无法交尾。玉米螟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2.2.2 蚜虫。蚜虫主要危害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当玉米处于苗期时,蚜虫主要危害叶片部位,当玉米生长至抽穗后时,则主要危害穗部,通过吸收玉米汁液,阻碍玉米正常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防治时,可采用物理防治:改善田地环境,经常去除杂草,保障田间通风良好,药物防治时,可使用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当玉米进入拔节期时,及时喷撒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如果蚜株率较高且达到30%至40%时,就需及时对整田进行普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时,则需要使用福奇+吡虫啉或噻虫嗪喷雾。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进行推广应用玉米的科学种植技术,以保证玉米的种植质量与产量,在玉米的种植生产中还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玉米的良性生长。同时,要积极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实现玉米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目标。

猜你喜欢

定苗玉米生长
收玉米啦!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我的玉米送给你
生长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