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简析

2023-01-05李文浩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稻草农作物秸秆

李文浩

(延边州农机管理技术总站,吉林延边 133000)

0 引言

在农业生产中,把产生的大量秸秆直接焚烧,会给环境保护带来压力,将传统的焚烧处理转变成秸秆还田,不仅可以达到环保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可持续、高质量的农业生产为视角,简要谈谈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

1 秸秆还田效应

1.1 提高土壤养分

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下,土壤中的微生物能使农作物秸秆降解,有助于N、P、K等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有机成分的含量,另外,还能减少土壤的体积,提高土壤对水、热、气等的调节。相关资料的调查结果表明,如果土地进行连续3年的秸秆还田,有机物的含量将会提高0.07%,速效钾含量提高约8 mg/kg,有效磷的提高2 mg/kg。这些物质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增强了农作物幼苗的生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1.2 提高生态效益

从秸秆还田的角度看,有效地运用这项技术,为解决农村秸秆堆肥问题提供了帮助,起到了秸秆变废为宝的作用。通过绿色、无污染的方式,以减少秸秆焚烧给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防止对空气、河水造成污染。尤其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农村大规模推广秸秆还田,不但能推动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还能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从而使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1.3 改善耕地品质

根据有关资料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机肥用量的降低,会导致土壤品质的恶化。一般所谓的有机肥料是指人畜的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等为主,充分使用这些有机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内部有机物含量,保证作物生长过程的养分充足,使庄稼茁壮成长,获得丰产。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提高庄稼36%的养分,从而有效改善耕地的品质。

2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2.1 秸秆还田作业技术

2.1.1 水稻留茬还田技术。在收获水稻的时候,农民要把稻草留茬,留茬处应保持在20 cm以下。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秋季播种后便可以进行秸秆还田,确保在冬季冰冻之前全部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对翻地深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旋耕法应控制在15 cm左右,耕地作业结束后,应该用秸秆覆盖土壤,保证封口。秸秆还田,宜将稻草割成粉碎,然后在田里均匀施撒。

2.1.2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在使用机器碾压玉米秸秆的时候,玉米秸秆要均匀地切成小块,防止被埋在土里以后很难压实,严重影响庄稼的生长。一般来说,把玉米秆粉碎,再把它放在畦间,在田间进行翻耕时,将其进行深埋。

2.1.3 麦草秸秆还田技术。在麦收时节,尽量保持30 cm高的麦秆,方便收割的时候翻土。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保持田间的湿度,有利于秸秆的快速腐烂。在实际耕作中,采用顺行耕作法,能将麦秆的覆盖范围扩大。

2.2 配套措施

2.2.1 在稻草腐烂期间施用肥料,可以促进微生物对稻草的分解。要确保稻草加速腐烂,在秸秆还田时,要精量施用氮肥和磷肥,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而言,化肥的施用应以170 kg/hm2为宜,而氮磷比以3:1为宜。

2.2.2 灌溉。秸秆还田完毕,还要注意补充水分。稻草本身易于吸湿,此外,微生物也需要充分吸收水分来分解稻草,故应适时进行灌溉。土块被耕翻转后,应确保土壤已夯实。

3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重要意义

近20年来,在我国的农作物种植中,使用有机肥的比率在逐年降低,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化肥使用总量,因此,耕地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一方面,有机肥料使用的逐年下降,导致了土壤的保肥性和保水性在下降,土地的肥力与收成的不均衡、不协调,影响到大范围的粮食生产,以致难以稳定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对化学肥料的过分依赖,导致化肥如氮的利用率下降,影响到粮食产量并产生大量污染。如果化学肥料长期施用过多,特别是生理酸性化学肥料,会使酸化的土壤对农作物的收成有很大的影响。综合来看,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

4 影响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我国农村,目前大部分家庭所采用的能源都是天然气和燃煤。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城乡差异变小,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农村地区已经达到了天然气和燃煤的全部普及,对农作物秸秆的使用也在逐渐减少,加上对秸秆的采集、运送、整理等工作的难度也愈来愈大,对秸秆的重视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了。

其次,农民对秸秆还田效果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因为缺乏了解,导致了在农业生产中,没有统一的农作物秸秆利用计划,造成了我国秸秆工业利用严重滞后,商品化水平远低于农村发展水平。因此,我们不能把秸秆处理当作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来对待。

最后,低效的秸秆利用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虽然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效,但通常是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而且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有限的,短期内很难打开市场,农民也不能接受。例如,农作物秸秆焚烧发电,因为技术上的缺陷,单位产能的投入成本较高,其产生的热量利用率偏低,不足以产生高效率的电能;如果利用农作物秸秆来做造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碱液和废水,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5 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

5.1 加强宣传工作

通过对网络、电台、电视等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和相关的农业部门推广使用秸秆还田技术。同时,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力量,积极组织现场演示大会,或者到人口较为密集的农村市场,开展相应的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宣传。在农业生产中,动员农户实际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并定时开展教育学习、技术演示,以便更有效地普及和推广此项技术。指导他们抛弃长期以来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到传统耕作方式的缺陷,转变和发展传统的种植方式,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栽培方式,让农户在耕作中自觉地使用秸秆还田技术。

5.2 加强财政和政策的支持

政府和有关的农业部门应当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资金支持,严厉打击和控制农作物秸秆焚烧,如果有需要,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秸秆焚烧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损害,也没有让秸秆的真正用途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把秸秆还田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营造一个适宜的农业生态环境。地方财政可以建立农机购置补贴制度,若是农民购置秸秆还田机,可以提供一些经费支持,还可以组织当地农户进行有偿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服务作业。

5.3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

地方政府根据现实情况,结合有关农田资料,采用适当的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装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执行有关国家政策,加大环保力度,保证机械化技术的选用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环境。同时,也要充分激发农户使用相应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并掌握机械化技术,主动使用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5.4 搞好技术培训

在推广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之后,要搞好相关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各地的农业主管部门也要教育引导当地的农民,让他们改变传统观念,并能采取更加合适有效的方法处理秸秆。农业主管部门还应当颁布公告和规章,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具体要求,使之家喻户晓。还要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对秸秆焚烧活动的监督,正确引导群众将秸秆还田作为优先事项来做。

6 结语

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是当前促进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实际的工作中,农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进一步推进并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村经济平稳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稻草农作物秸秆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你为什么抓住“佛系”这根稻草
赶 集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SONG OF SMOG AND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