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推广及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探讨

2023-01-05李其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李其祥,董 青

(长清区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399)

1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改变的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方式,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生活观念。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农民的劳作方式早已从传统的人力劳作转变为现代化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福音,同时对乡村振兴也具有极大的意义。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农村强起来、农业壮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美好愿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是实现农业常态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是能够自动地进行农业生产,既能够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过去,由于传统农业设备的局限性,很多农产品无法正常生产。现在把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使农业能够为市场提供不受季节、地域限制的多样化的农产品,在丰富人们餐桌的同时,从事种植的农民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1]。

2 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生产自动化的现实意义

2.1 有效缓解农民劳动负担

现阶段,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参与城市建设,并在城市里买房定居下来,特别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回农村种地,而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或妇女儿童,农业种植成为当下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农村劳动力匮乏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和机械化的技术含量已成为当今国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智能化等高端设备逐渐应用到农业机械上,农业生产正迅速由人工、低端机械化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从而在多个环节、多个领域都可以通过智能农机具来实现,既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

2.2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是基本国策,确保1.2亿hm2耕地红线不能逾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近几年国家提出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了在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基础上,再创建“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长清区2020年开展了“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活动,2021年又开展了全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县的创建,极大地提升了全区农机化水平。全面实现机械化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行业,这就要求我们在畜牧养殖、林果、设施农业、种植业、水产等行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全程机械化是要在各个环节上实现,而“高质高效”更是在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在各行业、各环节普及机械化,还要向更高层次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方面跨越,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增高,也促使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因此大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影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几个问题

3.1 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大批新机具、新技术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应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也存在着土地分散的情况,限制了农机化发展。现阶段农民把土地租给种粮大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对土地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农机农艺的进一步融合,极大地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由于自动化技术受到地域环境、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在农业生产中尚未普及,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在农机局的大力推广和引导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在耕整地机械、收割机、起垄机、无人植保机、农田自动灌溉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已取得一定成效。从综合情况来看,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3.2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水平低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动力不足。近几年来全国各大专院校设立农机专业的很少,而愿意从事学习农机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农机自动化研究领域投入严重不足。虽然近几年农机自动化、智能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领域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进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农机自动化研究工作,只有充足的资金和人才,才能推动农机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

3.3 农民购机意识薄弱

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部分都是在60岁以上,知识结构老化,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对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难以驾驭,他们在潜意识里更愿意使用传统的农业机械,那样他们才能够得心应手,而掌握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年轻人都在城里务工,他们不愿意去从事农业生产,这就造成了人才断层,所以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农村的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4 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价格昂贵

一是装有自动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动辄几万、几十万,还有的上百万,一般农户或经济合作组织很难买不起;二是现在农机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还处在初级阶段,某些技术还不成熟,使用起来问题较多。

4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策略

4.1 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发展的动力,抓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就是抓农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装备与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汪懋华在2020年江苏镇江举办的耒耜国际论坛上曾作了题为“使命担当,创新驱动,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发展的赶考路”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农业机械自动化要与农业机械智能化紧密结合,农业机械自动化要与数字农业紧密结合,而感知系统、移动通信与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智慧与智能成为研究数字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特征。一是升级传统机械。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机涉及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控制。在未来发展中,有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成果,对已有的半自动化农机进行升级改造,对于已经实现自动化的机械来说,要进一步改进其性能,朝着智能化发展,以适应数字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机升级改造过程中,应在保留原有设备优势的基础上,对机械装置的控制系统、管理模式等进行升级,关注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在不同环节中的适应性。二是加大农机控制系统的研发力度。较为关键的是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利用。在农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开发出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检查农作物生长情况的传感器,降低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三是基于农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要提高自动化及智能化农机设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耐久性。

4.2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掘,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首先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推广方案,做到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其次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最后要将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与考核工作相互结合,激发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

4.3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现阶段,地方政府在相关设备与技术研发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出台农机研发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促使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产品创新及优化升级等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农机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

4.5 构建示范性农业基地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区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农民可以直接在农机上进行亲自操作体验,了解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除开展实际操作外,还可开展农机政策讲座和培训。随着农民通过新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在农业生产自动化方面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此激发他们购买自动化农机的热情,使农机自动化早日得到普及和应用。

5 结语

为了更好发展农业,必须推进和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提高机械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耐久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大农机控制系统的研发力度。农业相关部门要加大农业机械自动化宣传力度,从而全方位促进农业进步,实现农业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