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2023-01-05贾贤北京市怀柔区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2年7期
关键词:亲和力时政新闻记者

贾贤 北京市怀柔区融媒体中心

近些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发展非常迅速,民众对于电视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电视时政新闻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之中。在推进时政新闻改革之时,强化时政新闻亲和力成了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可以强化新闻感染力,同时也可以寻求民众关注的焦点话题,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这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所在。

一、相关概念的介绍

(一)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是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发生的最新事实报道,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主要是以社会集体事件或者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因此时政新闻常常是以政治性质的新闻为主。

(二)亲和力

亲和力是指受众与报道之间具有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此强化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民众参与新闻事件的积极性,有助于扩大时政新闻的研究空间,同时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亲和力的必要性

第一,可以明确媒介判断标准。由于新闻事件内容繁多,因此新闻媒体在新闻事件面前必须有所取舍,应当报道什么内容,以何种形式将内容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新闻媒体新闻选择的必然。在以往的时政新闻报道中,报道重点往往集中在会议内容以及规模上,非常重视领导人的讲话。报道焦点也是以讲话内容为主,忽视新闻信息的真假性,同时也忽视了新闻信息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因此,加强时政新闻亲和力有助于提高新闻的报道质量,使时政新闻注意力不只是集中在领导者的身上,更多地将注意力关注到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之中。

第二,体现了以受众为本的思想。广大受众的感知常常是以直观印象为基础,而直观印象也会受到受众自身社会经验所影响。增强时政新闻亲和力,首先必须尊重受众的新闻知晓权,同时时政新闻还必须始终坚持以受众为主体的报道思想,将报道主角变成广大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故事作为报道的主要方向。例如介绍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新经验和新成就,同时也可以反映人民群众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人翁精神,将镜头瞄准群众,还原人民群众在时政新闻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增强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往时政新闻报道数量非常多,同时报道规模也非常大,但是民众反应并不激烈。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新闻媒体并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没有明确民众的真情所想,同时报道内容也缺乏亲和力,无法与民众产生共知,无法吸引广大民众,致使传播的效果显著下降。为此,加强新闻亲和力已经成了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常常可以满足公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使公众认可新闻内容和形式,可以使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表现

第一,过分彰显信息的权威性。时政新闻主要是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宣传国家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国家运作体系之中,领导部门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中央1号文件常常是由中央领导办公小组牵头,联合数十个职能部门一起探讨,又经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讨论之后最终定稿,是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意义,这个文件的颁布体现了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很多新闻记者常常是以文件中的内容为主,并没有仔细分析文件内容与民众生活之间的联系,重点阐述了领导部门在制作文件中的调研工作,突出文件的权威性效果,而并不关注该文件对于普通农民或者其他大众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时政新闻过多彰显了自身的权威性,忽视了亲和力的建设。

第二,新闻报道思维僵化。新闻报道思维僵化也是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一个表现,编辑和记者在编辑时政新闻时思维僵化,认为时政新闻仅仅报道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政策方针,非常重视时政新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思维方式的僵化会束缚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向,使得各项报道处处小心,难以大有作为。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很多媒体记者缺乏主动性,时政新闻报道以稳为主,拒绝求新求异,更加拒绝求变,常常以不出现差错为最高标准。

第三,时政新闻传播手段单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时政新闻传播方式非常单一,常常只是报纸新闻版中中规中矩的信息,给民众一种审美疲劳之感,无法使民众产生亲和力。时政新闻传播手段的单一主要是由于新闻审核的程序非常严格,要求内容的统一性,同时也要求报道口径的一致性。在报道重大时政新闻时,宣传部门常常会予以审核新闻稿件,然后交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在各方面都有着非常严谨的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在这些条框的制约之下,新闻从业人员更加倾向于转发消息,不想动脑筋也不敢费力气,致使新闻传播手段非常单一,会削弱民众对新闻的好感度,也会导致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最终会削弱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第四,缺乏受众意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本质上就是以受众作为本位,以受众所思所想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时政新闻都缺乏受众思想,很多时事新闻的受众思维非常淡薄。例如,时政新闻的新闻记者并没有与受众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同时其缺乏受众意识,不能够从受众角度考虑新闻报道,而是将自身意图强行强加给受众。与此同时,由于传统新闻工作模式束缚,新闻从业人员在传播时政新闻时往往更多考虑服务政府机关,这种思想意识会使新闻记者淡化受众意识,不仅会影响到新闻传播效果,同时也会对新闻质量产生影响。

四、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亲和力的思考

为了不断提高电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时政新闻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思维,同时还需要转变新闻报道视角,不断拓展新闻报道内容,展现多元化新闻报道形式,加强语言的生动性,以此提高时政新闻质量,使时政新闻更加具有亲和力,拉近时政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为此时政新闻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转变报道思维。为了打造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新闻媒体需要转变过去惯性思维,打破传统思维禁忌。为此,新闻媒体需要将思维方式,由以往趋同性变成求异性,在求异性思维影响之下关注时政新闻的差异性,以此理解现象与本质之间的不同,同时也突破对于思维认知局限。在报道时政新闻时,新闻记者可以以他人视角观察新闻事件,从百姓角度去分析时政新闻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以此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记者思维方式还可以从以往单向型变成多向型,树立发散性思维模式,使新闻记者理解时政新闻背后的本质,加强各个时政新闻表象的联系,从时政新闻发展的不同阶段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从多个层次和不同角度分析客观事物,以此强化新闻的亲和力。时政新闻记者还需要转变思维方式,由以往静态思维变成动态思维,要善于挖掘时政新闻事物背后的变化,找准矛盾切入点,强化先行报道,以此提高时政新闻报道质量,突出时政新闻亲和力。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在传统时政新闻报道中,报道更多的是以官方视角阐述内容,因此报道内容并不具有亲切感,对于读者缺乏吸引力。为了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报道内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新闻媒体首先应当传递人民群众的声音,因为我国新闻制度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时政新闻的报道必须强化人本精神,用人文关怀传递人们的心声,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时政新闻报道还需要紧紧贴近读者的需求,坚持为广大民众播报时事新闻,树立民众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以平民化思想反映普通民众的思想情感,这不仅仅可以拉近时政新闻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联系,体现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同时也可以使时政新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得以脱颖而出。在新闻报道过程之中,时政新闻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并不是将镜头对准老百姓,而是将报道的重点和关键与民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广大百姓并不是想了解政府部门开了什么会,而是了解这个会议与自身存在什么样的利益联系,是否会影响到自身的正常生活以及影响的深度。例如,在两会召开之前,为了充分了解民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新华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同时随机抽取了数百名普通群众,人们反映的焦点话题主要集中在医疗改革、收入分配、就业等等方面。在两会报道期间,新华社就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焦点话题进行了集中报道,这体现的是时政新闻以人为本的报道思想,体现了百姓的利益诉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第三,不断拓展时政新闻的内容。以往的时政新闻非常强调内容,框架报道的素材也非常单一,因此缺少亲和力。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记者不应当因循守旧,需要不断拓展报道的内容。例如,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之下不断拓展报道内容,开展背景新闻、谈话新闻、体验新闻等等新闻模式,以拓展新闻报道内容。在报道内容之时,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做宽时政新闻,做深时政新闻,同时还可以做强时政新闻。做宽时政新闻要求新闻记者能够抓住重大新闻事件,强化新闻事件的横向报道。做深时政新闻要求新闻记者做好时政新闻的深度剖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而又权威性的观点。做强时政新闻是指在原有的报道记录之上模仿其他的新闻种类,尝试其他的新闻报道方式,为时政新闻添加不同的报道内容。

第四,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对于产品包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通过产品包装可以真正抓住人心,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欲望,时政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在报道时政新闻之时,良好的产品包装往往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可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愿意阅读新闻信息内容,以此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时政新闻报道形式有很多,可以通过特写、专访、消息等方式。但是,时政新闻不能够局限于传统报道形式,时政新闻要敢于打破传统报道模式,不断丰富报道形式,可以探索开放式报道模式、诱惑式报道模式以及启发式报道模式,同时还需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以此不断强化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为了打造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时政新闻可以突出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可以强化时政新闻画面的装饰程度,以此加强对于读者的第一感受。例如,时政新闻可以通过数字和图形向读者展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柱状图和饼状图可以将发展变化直观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五,加强报道语言的生动性。为了提高新闻亲和力,时政新闻还可以加强报道语言生动性,通过生动语言将新闻展现在读者面前,改变以往时政新闻政策性强的新闻语言,使读者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为此,时政新闻记者需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此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例如,央视新闻曾经出现了“你幸福吗?”的新闻语言,“你幸福吗?”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些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与民众的语言非常贴切,使得时政新闻语言不再是羞涩难懂的语言,增添了语言的柔情,无形中拉近了时政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使得时政新闻的文风为之一变,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五、结语

为了不断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让民众更加喜爱时政新闻,时政新闻需要转变报道思维,打破传统思维禁区。时政新闻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事项,加强时政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时政新闻还需要不断拓展新闻内容,提高新闻内容的吸引性。时政新闻还需要加强报道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时政新闻需要不断提升语言的柔情,以此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让时政新闻更好地走入百姓的新闻视角之中。

猜你喜欢

亲和力时政新闻记者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时政要闻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时政资讯
时政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时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