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下对企业家的新要求及有效激活路径

2023-01-05陈雪儿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发展

陈雪儿

(中共扬州市委党校,江苏 扬州 2250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满足市场、提供就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升级等多种功能,尤其是龙头企业更是各个产业发展的支柱和引擎,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企业家作为企业管理经营的轴心,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能力卓越的企业家,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带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开拓市场、积累财富,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企业家的实力、能力和活力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家的基本内涵及其精神特质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有针对性地挖掘、激发企业家活力,首要是厘清对象,即对于企业家的对象界定。在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企业公司以及个体工商户,他们都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中发挥着作用。它们通过经营盈利推动着经济市场发展,但并非所有的市场经营者都能被称为企业家。那么,究竟何为企业家?自市场经济出现以来,对“企业家”的概念界定就一直被西方经济学家所讨论研究。从词源学意义上讲,“企业家”一词最早可追溯为法文单词“Eentrepreneur”,意指军事远征的领导者,后来被延伸性阐述为“从事冒险活动的人”。18 世纪初期,企业家一般指的是和政府签订合同的承包商,缺乏规范性、学术化的定义。直到1732年,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其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首次对企业家予以专业化的定义。他认为,“企业家是应当承担一定风险的,是冒险者,因为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因素,所有的经济活动本质上都具有风险性,作为市场的投资人期望在市场交易中得到利润就需要承担风险,所以冒险的企业家的存在对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繁荣都是必不可少的。”可见,理查德·坎蒂隆实际上将企业家看作是“风险承担者”。此后,众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探索从各个视角对企业家的内涵予以解读,其中,亚当·斯密认为,企业家是全部资本的源泉,因而企业家等同于资本家;而法国经济学家扎伊尔则将资本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者划分开来,认为企业家“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是能够主动优化配置资源,整合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和产出的“市场协调者”。

20 世纪中期,以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为代表的德国学派,对“企业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他看来,企业家不仅整合了一切生产要素,同时还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企业家“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通过创新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甚至可以成为行业垄断者,企业家通过创新来打破市场的均衡,这种创造性的破坏使得市场处于动态失衡的状态,企业家则从中获取超额的利润。所以,熊彼得所定义的“企业家”不是单纯的管理者或资本家,更重要的是作为创新者。随着西方市场经济渐趋发展,20 世纪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赋予企业家“经纪人”的角色,从交易成本和团队生产理论的角度认为企业家承担着指挥生产和要素整合的双重作用,是企业运行过程中要素与生产之间的牵线人。除此以外,还有芝加哥学派的奈特将企业家作为最终决策者,也有其他学者用“组织者”“指挥者”来定义企业家的内涵。

国内对于企业家的研究集中开始于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时期。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企业家理论的研究,经济学界从不同研究方向对“企业家”予以概念界定。例如:张维迎认为,完整意义的企业家是人力和资产的双重所有者,即企业家既要具有人力资本也要拥有资产的所有权;丁栋虹则把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经营代表人”,认为企业家首要的是具有一种异质性人力资本属性,其次才是具有物资资本所有者的角色属性;也有学者从权责利的角度分析“企业家”概念,认为企业家是经营者、管理者,同时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可见,中西方学者对“企业家”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赋予企业家“风险承担者”“组织者”“创新者”“资本家”“经纪人”“市场协调人”以及“指挥者”等多重角色属性,深刻彰显出企业家内在的、卓越的精神特质。

首先是具有冒险精神,这也是企业家一词最初的原意,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获取更多的利益,就需要有敢于冒险,勇闯市场风浪的雄心和野心。其次,要具有风险意识,有勇无谋不能称之为企业家,企业家要在冒险的同时积极主动发现潜在风险源,统筹考虑产品、投资、市场以及政策等多个风险要素,力求尽量规避风险的发生或扩散。再者,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以熊彼得为代表的德国学派对于企业家定义的一个核心要素,高额利润刺激着企业家不断进行创新活动,不单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也包括了市场、供给、管理、要素调配等多维度的创新,正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因此,可以说创新乃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所在。最后,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平稳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企业家对于社会要体现出自己的责任和态度,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必要时帮助社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古至今,上述特质大多是中外企业家精神的共性特质,而对于当代中国的企业家而言,除了这些共性特质以外,还应当具有一些充分彰显时代性、发展性和本土性的精神特质,毕竟企业家精神的含义并非固化的、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是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进行了集中性阐述,总结了36 字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特质: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这不仅是对我国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深刻总结,同时也蕴含着对企业家的时代新要求。随着时代的渐趋发展,市场的不断更替,企业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时代所带来的风险机遇。

二、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对企业家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和市场活力被大大激发。“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党带领人民群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矛盾仍很突出,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仍达不到高质量发展要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波谲云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指出,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一个即将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党对国家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进行深刻分析、准确研判后,作出了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弄潮儿,理应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一)要有更强的风险安全意识和国际视野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现在,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与日俱增,必须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被打断的危险,重点防控那些不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性风险。大国经济的崛起,要建立在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前提之下,只有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平稳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当前,经济全球化逆潮凸显,全球产业和供应链发生调整,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国际贸易和全球跨境投资增速放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经济民族主义回归。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外构筑贸易壁垒,致使世贸组织在推进多边贸易谈判时高度受阻,美欧建立自贸协定,试图制定新的贸易规则,重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控制贸易规则制定权。这一系列的国际局势明显增加了我国出口贸易经济的不稳定性,构成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巨大阻力。同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关起国门封闭的国内循环“内卷化”,相反是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打开国门,主动迎接风浪。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十四五”规划也强调,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自由贸易港,吸引外资企业和世界人才进入中国市场领域,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深度挖掘国际贸易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这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新机遇,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市场环境下,企业家必须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外部的投资和贸易上更加严谨地分析风险因素,把握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尤其需要时刻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动向,提升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把握能力,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要抓住我国高水平开放的发展机遇勇立潮头,带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番新天地,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二)要具有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更高的创新能力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涵盖了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循环来看,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这对于市场主体参与者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挑战。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我国改革开放所形成的规模型市场意味着更加广阔的企业生存空间,企业家如果能够从中找准自我定位,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必然有利于推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规模市场必然是开放型市场,依托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最大化消除区域市场的行政壁垒,释放潜在市场能量”的效果,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必然愈发激烈。这要求企业家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要能够从消费需求出发,找准企业供给切入点;同时寻求企业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促成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确保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站稳脚跟。从外循环来看,近年来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限制中国科技出口,不断挤压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提出产业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口号噱头,其实质是要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维护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霸主地位。紧张的国际环境,倒逼着中国大力发展国内市场,下定决心通过自主创新,攻破核心技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不受制于人。因此,“十四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包括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等一系列激发创新活力的措施,力求通过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来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企业家作为要素整合者、市场开拓者和创新推动者,面对愈发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一定要更富创新精神和前瞻性思维,努力钻研核心技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

(三)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不外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把蛋糕做大,要通过“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幅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夯实我国的市场经济基础,稳定国内经济发展;二是要把蛋糕分好,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使财富更公平的分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家而言,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利益,提升企业效益是企业家追求的基本目标,但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贡献更多的财政税收,从客观上丰富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份额,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企业家依托社会和国家的有利政策条件,在不断壮大企业、关注企业利益的同时,更要心怀社会,心怀国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爱国情怀,成为三次分配的积极力量。尤其需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帮扶困难群众,从主观上推动社会的公平发展。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并对在场的企业家们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期望。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考察时赞美实业家张謇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兴办实业,振兴国民经济,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是近现代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希望我国的民营企业家们能够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由此可见,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已然成为当下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要求,也是评价企业家品质的重要参考系数。

三、新发展格局下激发企业家活力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出席各类企业家座谈会,与全国优秀的企业家交流谈心,努力倾听企业家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企业家们充分的关怀和支持,无疑是给企业家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国内大循环模式的确立无疑对当代企业家的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也应当最大限度地给企业家们提供优质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自我提升的有利契机,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家积极性,推动各领域各产业的发展升级,保障国内经济的发展安全。

(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广阔的市场环境

市场是企业家施展才能的主要场域,在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模式下,国内市场的循环畅通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激励企业家个体的创业创新意愿。为了打通市场循环堵点,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规范、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要加快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首要的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知识产权,切实保障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成本,有效激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同时,进一步健全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置破坏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大环境。

二要打通各类生产要素的流通障碍,建立统一的资源和要素市场。市场的活力来源于资源要素的流通,而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整合者,不畅通的要素流动和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会使企业家无资可融,无材可产,无人可用,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要尽快推进要素的流动和市场化配置,使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生产资料等要素自由流动,帮助企业家有效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

三要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努力剔除地方保护主义藩篱。内循环不是地方封闭的小循环,是基于国内市场的大循环,区域壁垒则是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严重制约了企业家的发展,因而要坚决破除地方性的市场障碍,加快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确保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真正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大市场循环。

(二)提供便捷政务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学界认为,营商环境会对经济活动的全周期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优质的营商环境对激发企业家活力有着外部正向激励作用。随着新发展格局渐趋推进,地区的营商环境优劣成为企业家评估其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国一直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而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更要注重政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为企业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首先是要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理各项业务的效率。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构建多部门联合的办公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打包式服务,最大限度地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和简化企业业务的办理流程。其次是要增强服务意识,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通政府和企业家的双向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向企业家了解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同时做好政策宣传,确保企业家准确感知利好政策,有效促进企业家调整生产管理安排。最后是要做好服务监管评价,建立政务服务监管评价机制,主动自查,对标找差,完善服务;同时畅通反馈渠道,及时倾听企业诉求,针对性改进服务,使企业家切实感受到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青年企业家培育机制,打造多元培养环境

激发企业家活力,除了从外部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层面推进,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企业家自身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发展。青年企业家群体的创新思维活跃,有闯劲、有干劲、有拼劲。在新发展格局之下,尤其需要年轻的企业家们为产业升级创新注入崭新活力,这也是时代赋予青年企业家的使命和担当。对此,应该协同多方主体力量,打造多元培养环境,坚持全过程发力,实现青年企业家规模与质量的双向提升。第一,在挖掘过程上发力,避免人才流失。高校、企业要积极探索企业家人才识别机制,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主动挖掘富有企业家才能的个体,进一步壮大企业家人才队伍。第二,在聚拢过程中发力,拓展企业家资源。通过成立企业家协会、企业家联盟,举办企业家交流论坛等多种形式,有效搭建企业家交流沟通的多元平台,促进企业家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三,在培育内容上发力,促进多方面能力提升。链接多方资源,以企业家精神为基底,注重培育内容的多元化,强调企业家尤其是青年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优秀企业家的经验分享,组建企业家导师团,切实发挥优秀企业家的带头引领作用,帮助青年企业家少走弯路,同时加大对企业家的爱国教育培训,通过党校、行政学院等党政机关培训单位,强化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忠诚精神。第四,在培育效能上发力,建立长效机制。要达到培养和教育的要求,需要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探索长效的培育机制,各级党政机关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建立周期性的企业家培养计划,变松散为紧密,活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研讨发言等多样化模式,构建企业家培育模板方案,有力促成企业家能力培训的常态化长效化,最大化提升培训效果。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家精神是引领企业家前进的有效动力,在“十四五”新篇章的开局之年,在新发展格局建立的背景下,更需要多方激发企业家活力,带领企业创新,促成产业升级。应该进一步厘清新发展格局赋予企业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发扬企业家创新、爱国、担当精神,助力双循环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企业家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对话“疫线”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