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曰

2023-01-04

中国商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痛点上帝数字化

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和别人聊天。离开耶鲁以后,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我一直尝试跟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和不管是投资银行里我的老板和客户,还是后来创业的伙伴与客户,抑或是现在的同行或被投企业的CEO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书本带给我的。人生是最大的一本教科书。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2025年是行业窗口期,高阶自动驾驶将会大规模落地,到那时市场可能会集中于2—3家公司,TOP3之后自动驾驶公司的业务量应该不会太大。汽车行业的特点是切换供应商的成本很大,要消耗大量研发资源,承担更多的产品风险,没有量产项目的公司将会很难生存。

——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

前几年流行一个很荒谬的概念:粉丝经济。这完全颠倒了“上帝”和“仆人”的关系。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永远的“上帝”只能是顾客,而绝非企业主。企业必须以最大的虔诚和谦卑面对“上帝”,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持续改善产品,不断提升品质,优化服务质量。总之,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被“上帝”认可。指望一款或几款惊艳的产品永远吃遍天下,只能是痴人说梦。

——华为高级顾问田涛

企业发展如果很依赖个人经验作为公司战略决策的主导,进而到具体工作脱离体系,那遇到失败基本上责任就在老板。一个企业是否“一言堂”,决策是否脱离了体系,也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最终的成败。

——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

任何产业方向都不能太孤立地去看,要看产业链条。例如看汽车产业链时,我们会与所有大的车企保持非常好的合作关系,这个行业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能提前作出预判。电池产业也是一样,我们之前投中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就是因为通过与电池公司的深度交流和产业跟踪发现的,并在估值低点投进去。我一直认为,不能老想着在热点行业里立刻出成绩,那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富欣

2012年体验经济刚刚开始,我们就有非常清晰的感知:体验一定是未来的主体,只有在中国的住宿市场做出新体验的产品才能打破壁垒。因此,我们选择做与众不同的体验式酒店:它不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是能够给志同道合的人提供品质生活的完美体验;是一个有内容的空间,一个能够跟客人在精神上产生共鸣的品牌。

——亚朵酒店CEO王海军

危机是强品牌的大机会。从长期视角来看,头部品牌往往会吸走行业大部分利润。疫情和危机之后,每个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只会变得越来越高。头部品牌要敢于踩油门,把危机转化成商机。而真正具有差异化价值的强品牌要敢于发力,相对份额就会有序增长。每一次危机,对于品牌集中上升都是最好的机会。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

在企业领导的选拔任用上,我主张重用“痴迷者”。所谓“痴迷者”,就是能一心一意做企业、做事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人;就是每天早上眼睛一睁就想这件事,半夜睡醒了还在想这件事,一门心思做好一件事的人。人们常把企业领导与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称这“三高”挂钩,我想,创新型企业可能更需要这类人,而更多企业需要的是“痴迷者”。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

大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岗位失败不起,所以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让组织变革或业务变革的成功率高一点,是大企业在开展数字化时非常关键的一点。我自己实践下来认为,大企业要找小切口,小企业反而可以直接从头推翻。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都是因为一件小事情做成了,不但赢得了时间窗口,而且赢得了信心。

——钉钉总裁叶军

做生意首先要解决痛点,创业者要根据痛点设定商业模式,痛点就是客户的需求。首先,要寻找真正的客户需求;其次,要检验痛点是否真实;再次,在解决一个痛点时,不能创造别的痛点;最后,一定要找痛点足够大的市场。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猜你喜欢

痛点上帝数字化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120秒的“上帝”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儿童用药“痛点”多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