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

2023-01-04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监测

张 芳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 山西晋城 048000)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能够促进工业产业高效发展。工业化发展期间,煤炭资源、石油化石燃料应用程度上涨,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在长期发展中,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会污染空气,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大,还会形成温室效应。当前,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能够提升人们出行便利性,加快生活节奏,因此多数地区发展速度加快,使用锅炉机组实现发热、发电,促进工业产业化发展[1]。化石燃料燃烧污染严重,大气污染问题对呼吸道健康的损伤影响较大。

1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1.1 环境监测是大气污染治理基础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大气与污染源环境监测数据属于重要因素。通过数据积累,能够为大气污染工作奠定基础。然而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多,环境管理部门,注重对比分析历史参数数据、实时监测数据,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供保障[2]。

1.2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督执法前提

利用环境监测管理方式,能够提升大气、污染源监测实效性,监测人员按照环境监测数据,做好科学分析与研究,准确判断大气污染物质与影响程度,为环境管理单位治理工作,提出准确数据保障。在大气污染问题中,制定详细的治理标准,比较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实时监测数据,掌握区域大气污染物是否超过正常标准。当超出环境污染标准时,则需要治理和处罚污染源头。

1.3 环境监测是处理污染纠纷与事故依据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实时收集大气不同类型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基础。相关人员注重收集和整理环境监测数据,形成完整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在后续环境治理工作中,能够实现高效对比与使用,及时处理产生污染影响的单位。将监测数据作为依据,处罚污染源单位[3]。当大气污染程度严重时,还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1.4 环境监测是服务社会途径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通过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与质量,应用现代化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设备,全面分析和监测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实施环境监测工作,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群众应当积极参与到大气环境监测中,尽早的发现污染问题点,配合环境管理单位开展整治与调整工作,避免后续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不断加强生活的质量。

2 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

2.1 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工厂排放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大,加剧煤烟型污染。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污染影响大。工厂与汽车排放废气,超出大气环境自我净化量,致使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污染增加,严重污染大气[4]。

2.2 大气污染特点

空气具备流动性,因此大气被污染影响后,会通过流动性扩散,扩大空气毒害物质传播,集中控制效果不佳。大气污染源比较多,污染形式表现多,致使大气污染成分复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大,还会形成雾霾,加剧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特点,在于扩散范围广、污染成分复杂,如果形成污染影响后,则治理难度非常大。大气污染会威胁人体呼吸道健康,必须提升环境监测力度,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2.3 大气污染危害

大气污染通过人体呼吸道进入身体,伤害人体健康。空气内的二氧化硫具备腐蚀性,会直接伤害呼吸道。一氧化碳浓度高,则会影响人体呼吸。如果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结合空气内水分,就会形成酸雨。酸雨具备腐蚀性,会加大生存环境损伤,影响动植物生存。氟利昂排放量过大,导致地球出现臭氧空洞现象,对人类未来生存影响大。

3 大气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多数地区环境监测分布,但是中心站点总量,分布到各地区,缺乏统一有序规划,导致监测数据只可以反映出空气质量,可靠性、有效性、准确性不足。此外,大气环境监测重视度不足,多是由于地方政府与企业,对大气环境监测的认知误区比较大,所以出现不良问题[5]。

3.1 大气环境监测与保护机制不足

地区发展落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重视度低下,过度关注短期利益,不太关注长期利益,导致资源环境消耗大,没有认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发展理念错误,加剧环境不良影响,对地区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并未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无法实现原有经济发展目标。所以,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气环境监测,完善环境监测机制,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经济发展、大气环境平衡度,确保环境与经济双赢,不仅可以满足当代需求,还可以兼顾未来发展。

3.2 大气污染监测因子与数据落后

当前,大气环境监测地区的问题比较多,大气污染监测因子与数据单一,导致数据滞后问题比较多。空气质量指数,属于空气质量重要监测指标[6]。多数地区过度强调空气质量指数,并未准确反映出地区大气污染状态,使用平均值反映出地区环境情况,有效性与准确性不足。因此,各地区应当完善环境监测问题,联合流行且先进云计算手段,利用云计算网络监测大气环境污染状态,通过半自动化操作系统,获取天气监测数据,改善数据偏差性与滞后性问题,确保大气监测工作的长效化发展。

3.3 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从总体发展角度分析,我国基础工业装备水平较低,需要全面提升能源利用率[7]。比如工业锅炉,平均效率值达到65%,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我国是产煤和用煤大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用于发电的煤炭能源只有30%/月,剩余部分以燃烧方式消耗,明显增加消费比例不合理性,从而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3.4 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支持不足

当前,政府部门与群众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计划中,然而并未获得理想化环保效果,多数内容浮于表面,只是制定宏观指标与原则性要求。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缺乏客观性与针对性。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度缺失,无法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多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所致。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加大,然而占总值比重比较低。大气环境日益恶化,资金投入不满足环境保护工作需求。

3.5 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办法缺失

在大气环境防治工作中,我国参考发达国家做法,建立环境监测网,但是在研发和应用在线连续监测技术的不足较多。我国应对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办法。即使监测机构专业度、成熟度高,但技术能力比较低,应急监测能力不足,当出现污染纠纷与事故问题时,无法提出科学决策,不能及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会加剧环境破坏影响。

4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措施

4.1 转变经济方式

我国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污染物与能源。工厂大量排放废气,成为大气污染主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必须转变不良发展模式。在环境监测帮助下,实行集约型经济模式,可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集约型经济模式,推广使用绿色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大气污染影响[8]。

4.2 优化监测技术,实行环境监测流程化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出现大量新兴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注重研发和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加大监测效果,提升监测结果精确度。建设云监测系统,可以发挥出辅助效果。利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及时反映监测结果,利用数据整理预测大气环境,制定新的治理方案。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下,云计算机平台能够将监测结果同步到其他部门,确保环保部门随时查看和整理数据,制定全新环境治理方案。利用科学的环境监测工作,能够确保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便民环境数据、对比参数,确保人们通过数据比对,科学判断自身环境。为了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注重环境监测体系优化,不断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开设举报通道,使环境监测部门规范排污单位行为,注重数据分析与依靠,但是不能完全依赖数据信息,还需要捕捉市场信号,为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4.3 加大废物排放监管力度

环境部门注重监管工厂、企业污染物排放,限制污染物排放量,落实各项惩处措施。建筑行业开展施工建设时,也应当控制粉末灰尘产量,以免造成空气质量不良影响。汽车尾气排放问题严重,注重汽车生产行业监管,合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只有确保排放量合格,才可以销售。农村焚烧秸秆,也会影响大气环境[9]。绿色能源倡导下,多数农民不再焚烧秸秆,然而在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不良现象,因此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工厂生产废气内,包含大量复杂毒害物质,并且会污染大气质量。环境保护部门依法惩处违规排放废气的工厂与企业,落实可持续方针,不断加大监控力度,降低大气污染影响。

4.4 促进环境监测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注重环境监测工作实施,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属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方式。我国环境保护与数据监测中,都是由政府单位实行管理与操作,部分企业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考核数据,通过数据作假方式实现个人利益,导致多数地区环境治理工作不满足治理要求,加剧大气污染影响,对群众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环境监测并非只是环境主管部门、执法部门工具,还需要受到群众对于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环境监测工作技术含量高,普通群众只需在表面接受监测数据,无法分辨数据造假情况,所以监测数据多被行政部门掌握。为了获得良好考评结果,未随意修改数据,无法真实反映出大气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市场化,是通过政府行政部门以外的监测机构介入,环境监测数据不再被政府垄断,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大气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科学性,政府环境,执法部门注重高污染工厂监管,要求其迁址到偏远地区,严格控制高污染源头废气排放控制,维护区域内大气质量。同时,为了确保群众身体健康,高效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必须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加强管理质量。政府单位提升环境监测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速度,排污单位规范监测行为,为环境治理工作奠定数据监测基础。

4.5 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环境监测工作开始扩大监测点覆盖范围,且监测工作精确度持续上涨。当数据信息复杂且庞大时,利用人工操作方式计算,极易产生数据误差问题,还会影响数据信息处理效果与质量。在环境监测数据中,应当发挥出大数据特点,优化配合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分析准确度与质量,同时缩短数据分析与处理时间。合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能够弥补传统环境监测工作缺陷与空白,提升设施工作效率,合理配置资源设施,加强环境监测效果与质量。技术人员应用客户端宣传大气环保知识,利用先进移动终端、互联网方式,可以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增加环境保护宣传量,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效果。

4.6 建立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建设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必须建立大气状态监测网络,覆盖大气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管理评价、信息共享等,同时由国家总站予以掌控。融合监测大气环境数据,深度挖掘和应用大气环境状态数据,优化整合环境监测因素,为大数据平台建立奠定基础。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全面推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发展。

4.7 基于移动终端建设数据共享机制

互联网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大,移动终端占据生活重要部分。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微信小程序,均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应用,及时分享大气环境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此种共享机制,能够扩展视频应用、游戏应用等软件,通过该类软件,可以向人们传达大气环境信息,宣传环境理念,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4.8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

注重建设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实现自动监控全覆盖。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活动,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覆盖范围扩大,对监测数据科学性与准确性要求严格,使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处理数据,已经成为市场调研部刚需。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整合数据,无法避免人为因素所致数据偏差,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通过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分析质量与准确度,减少数据整理周期与批次,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各部门注重优化资源与设施,环境监测工作注重宣传大气治理,不断扩大环保信息覆盖率,落实环境监测工作。

4.9 落实对比监测与验收监测工作

落实环境监督工作,必须将污染物数据作为基准,完善环境监测责任体系。建设智慧环境保护平台,确保各单位和岗位落实责任,促进监管重心下移,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环境监管部门,参考污染物数据,上报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将经济效益作为纵轴,将计算模型、科学数据作为横轴,实行对比分析,讨论工业生产报表与排水量数据,明确定义单位排放超标情况。

在各项工作中,注重国家重点污染源监测任务,加强污染收费核定。详细记录工厂设施更新迭代、污染处理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的。同时,提升阶段性验收频率,维护区域内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确保其满足标准规范。

4.10 完善政府考核体系,注重法律体系建设

围绕经济社会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政府考核体系,将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的内容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遵循生态文明要求,监督目标体系与考核办法。政府部门针对考核体系,注重经济、环境、社会关系协调,同时将大气污染防治内容引入到政府公共服务中,不断加强环境污染能力[10]。按照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可知,虽然我国法律建设取得成效,然而部分内容存在不完善情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基于监督管理层采取措施,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约束和规范相关行为,使其正确认知大气污染防治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能够落实严谨负责态度,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升各地区的环境治理效果,环境管理部门必须科学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合理应用环境监测相关措施,以此获得理想化治理效果。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和分析环境监测工作,提出科学的环境监测策略,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稳健的美式之风Polk Audio Signature系列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