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试验机构对试验用药物的管理

2023-01-04刘惠惠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药房临床试验管理员

刘惠惠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四平 136000

从现阶段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来看,针对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的规范性进行了明确, 但是具体落实到临床试验机构时,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临床试验的药物来说,大多由研究者保管,然后由护士发放,其中存在许多的弊端[1]。 比如在不合理的药物储存条件下, 造成药物质量受到影响,同时在使用中出现了错发、漏发及超发等问题,造成试验的均衡性与随机性受到影响。 从GCP 的要求来看,试验用药物应该由临床试验机构设立的机构中心药房,进行统一的集中保存,而不是由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进行,同时需要提供固定的药物管理人员,在接受正规培训后,结合临床试验方案,对试验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保存要求形成正确的认知[2]。 在开展试验用药物具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接收、储存、发放及回收等环节出发,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弥补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试验用药物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1 国内试验用药物的管理模式

从现阶段国内临床试验机构的试验用药物管理模式来看,主要形成了两种类型,一种为临床试验机构试验用药物专设的机构中心药房专业药师管理模式,一种为机构办公室监督下开展的专业科室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

1.1 试验用药物机构中心药房专业药师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负责人为机构药物管理员,由其开展试验用药物的接收与返还工作,各个专业组则需要进行后续的试验用药物领取、保存、发放及回收,机构药物管理员定期监管[3]。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模式规范,形成了清晰的管理流程,试验用药物的记录完整,提升了质量控制水平,在一些综合性医院中广泛应用。 通过药师兼任试验用药物管理人员,能够将自身专业的药学知识优势体现出来, 同时熟练地掌握各种管理机制,严格根据标准操作规程开展工作[4]。 同时在药师兼任的基础上,能够及时地将监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机构办公室,构建了有效的沟通机制。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对于临床专业科室较多的综合性医院,试验用药物的种类也相对较多,这就对其储存场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进行试验用药物领取的时候,由于需要受试者自行前往,所需要的手续也较繁杂[5]。 除此之外,临床试验项目具有较高的随访频率,周期较长,造成药房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效率。

1.2 专业科室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 试验用药物主要由护士进行管理,承担药物管理人员,受试者在筛选入组后,不需要自行前往药房取药,专业科室管理药物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受试者随用随取,极大地缩短了受试者领药与用药时间[6]。针对批准临床专业较多的综合性医院机构来说,受试者在返还临床用药物时,统计依从性也相对较高,在药物回收清点中更为便捷。同时,这种分散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机构办公室的工作压力。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同样存在一些弊端,在将试验药房分散后,各个科室需要承担药物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造成自身工作任务繁重,同时在缺乏药学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很难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问题[7]。 此外,科室人员流动性较大,同时储存保管条件有限,很难开展高效的试验用药物质量管理工作。

2 本院试验用药物管理现状

从本院开展的试验用药物管理现状来看, 在交接、保存、发放、回收与退还方面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操作流程规范,其目的在于实现机构办公室药物管理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开展高效的试验用药物监督管理工作[8]。本院所制定的标准操作流程规范,适用于本机构所有临床试验用药物的交接、保存、发放、回收及退还。

2.1 试验用药物交接标准流程规范

①申办方或者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需要严格的按照储存要求,将试验用药物运送至机构中心药房。 ②在药物交接中,机构药物管理员需要对以下项目进行仔细核对, 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外包装、包装标识规范性、试验用药物信息与药物编号是否一致、应急信封、贮存条件等[9]。 ③交接中如果出现温度异常情况, 则需要将该批药物按照保存条件存放,通知申办方,要求其提供药物稳定性报告,在获得书面通知后,决定后续处理,整个过程需详细记录。④申办方在派专人送药时, 应与机构办公室药物管理人员合作,进行上述信息的核对,在确认无误后,进行《临床试验用药物交接表》的签字,并注明日期[10]。 ⑤若采用快递方式送药,则需要在接收药物时,附带申办方发药人员签字的交接单, 机构办公室药物管理员在信息核对后,进行《临床试验用药物交接表》签字,注明日期,同时将快递单复印保存留档。

2.2 试验用药物保存标准流程规范

①机构药物管理人员在将交接的试验药物入机构中心药房后,必须如实准确填写《临床试验用药物库存表》。②针对不同药物及同一药物的不同批号,需要分别填写《临床试验用药物库存表》,每次药物的发放与存入都需要进行表格记录。③试验用药物需要严格地按照自身的贮藏条件,进行分类保存,不同实验项目药物,做到分柜保存,针对过期及不合格的药物,需要进行分区放置。 药物放置需要满足遮光、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及常温等不同保存要求[11]。 ④试验用药物存放期间,每个工作日需要进行温度与湿度的记录,1 次/d,同时进行《临床试验药物温度记录表》的填写。 ⑤为满足药物储存条件,需要采用空调来进行升温与降温处理,保证试验用药物的质量。 ⑥在保存条件接近规定湿度条件后,需要及时通风,必要时增加除湿器进行调控,确保其符合相关条件。⑦在温度与湿度出现异常后,需要暂停发药,同时通知申办方,在得到书面通知后,决定后续的处理措施[12]。 ⑧试验用药物在数量不足或近效期以后,药物管理员需要及时通知申办方。

2.3 试验用药物发放标准流程规范

①研究者需要以临床试验方案为依据,开具“药物临床试验处方”,受试者需要严格地遵循医嘱服用药物。②研究护士或者临床研究助理,需要以“药物临床试验处方”为依据,前往机构药房进行试验用药物的领取。③机构药房管理人员在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处方”审核后,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试验用药物的发放。④机构药物管理人员进行《临床试验用药物发放表》的填写,同时研究护士或者临床研究助理在核对无误后,进行签名,同时注明日期[13]。 ⑤试验用药物在发放中,需要采用试验方案为依据,进行随机发放,试验设计采用动态随机分组,专业组药物管理员以及研究者可以借助网络或电话,登录系统,获取发放试验用药物编号。 ⑥机构药物管理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用药物库存登记表》的填写,然后在减去出库数以后,重新计算登记新的库存数。 ⑦专业组研究者需要指导门诊受试者, 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明确注意事项[14]。

2.4 试验用药物的回收、退还标准流程规范

①在项目进行中,由专业组药物管理员负责剩余药物及包装的保管。②专业组药物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地记录《试验用药物回收登记表》,在出现剩余试验用药物没有回收或数量不一致时,则需要进行备注记录[15]。 ③试验结束后,专业组药物管理员需要收集试验期间的回收药物与包装,统一退还至机构药房。 ④机构药物管理员在与专业组药物管理员对试验用药物及包装共同核对,包括试验用药物的回收、使用及发放数量,已回收包装数量与剩余药物数量,核对无误后,进行《试验用药物回收登记表》签字[16]。 ⑤机构药物管理员应统一将剩余药物与包装退还申办方,同时进行《药物退回登记表》填写。

3 临床试验机构对试验用药物管理优化措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试验用药物的管理需求,临床试验机构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试验用药物管理水平,保障受试者的用药安全。

3.1 定期开展质量控制管理

在开展试验用药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实现试验用药物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试验项目的完成质量。 机构办在审查项目资料中,需要重点审核试验用药物的相关资料,包括申办方药物的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GMP)证书及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 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等, 如果申办方委托其他单位生产,则需要对生产合同及被委托单位的GMP 证书进行审查[17]。在项目启动时, 需要对药物管理员的技能情况进行考核,保证其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对使用药物相关的表格设计进行检查, 提升其规范性与完整性[18]。项目启动后,则需要制订有效的质控计划,对项目的试验用药物进行定期管理,融入接收、保存、发放、回收与退还等各个流程,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工作。 在每次质控过程中,都需要将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反馈,由药物管理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后续工作中进行监督整改。

3.2 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开展试验用药物管理中,需要构建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缓解药物管理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19]。 通过发挥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作用,可以改变以往手工记录表格的方式,节省药物账务清点时间,同时将试验用药物的使用覆盖到各个环节中,直接导出统计数据。 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能够结合不同药物的实际情况,预先设置给药周期与方式,对数据进行高效维护。 在实时记录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试验用药物统计的精细化与准确化,实现试验项目完成质量的提升。 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试验用药物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可以减少以往人工操作下的误差,同时可以提升试验项目的效率,保障受试者的用药安全。

3.3 强化管理人员培训

临床试验机构在开展试验用药物管理中,必须要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在提升药学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技术,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临床试验机构需要定期开展药物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每一位药物管理员都应该参与到试验项目的启动会,对试验方案及试验用药物的特征形成深入的了解,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其他机构开展的GCP 培训活动中,深入地交流工作经验,总结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能力。除此之外,需要坚持自我学习,借助网络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试验用药物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物管理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试验机构必须要完善自身的试验用药物管理操作流程,开展积极的人员培训工作,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开展试验用药物管理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GCP 的要求,制订合理的管理机制,对试验用药物的管理机制进行规范,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保障受试者的安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药房临床试验管理员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美国特战司令部参与抗衰药临床试验 合成一百余种新型NAD+增强剂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参加临床试验,也要“顺道”
可疑的管理员
做事如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