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产业需求的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03张继民唐永升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本基础课教学质量

张继民 唐永升 方 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0 引言

中本贯通是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探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重要路径。2014年,上海市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在现代职教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着力探索“七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技术型高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建设应用本科带动中职学校联动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秉承与产业相伴相长的办学模式,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工作,以及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创新发展,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与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5所中职学校,联合申报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工程”“表演”4 个专业的中本贯通试点专业项目,积极探索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针对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广而不专”的共性问题,创建了面向现代产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应用型“中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 上海“3+4”中本贯通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上海市中职学校招生数日益减少,但中本贯通招生计划数却逐年稳步增加,存在办学“伪需求”、一味追求“生源效益”的风险[1]。林克松等从理论层面,提出中本贯通政策出台的逻辑起点是回应经济业态转型升级[2];刘伟等从实践层面,对比分析中本贯通班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成绩,发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不连贯、考评侧重点不明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3]。因此,中本贯通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种教育体系的结合,需要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一体化整体思考,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1 缺少顶层制度设计

中本贯通包括两个培养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职阶段,学生培养需按照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执行;第二个阶段是本科阶段,学生培养需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执行。七至九年长学制下,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兼顾和融合,多所合作学校教学管理上的差异需要协调统一,很难短时间内达成思想共识,充分调动各个合作学校教学要素跨校、跨学段的配置和优化,形成长学制下中本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体制。

1.2 偏重操作能力培养

中本贯通专业学生在中职阶段还要遵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强化实训、实践环节的学习强度,中职阶段性目标就是要考出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贯通学生在中职阶段已100%考取了汽车维修中级证书、30%左右考取了高级证书,为后续本科阶段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一是如何有效衔接知识体系,避免实践环节过度学、重复学;二是如何强化贯通人才的培养特色,持续强化贯通培养学生的实操优势。

1.3 基础课程知识薄弱

中本贯通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课学习方面,普遍都表现出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往往停留在公式的理解和生搬硬套,缺少习题的系统化训练,且所学课程内容的知识量一般为普通高中相应基础课程知识的三分之二,在进入本科阶段后,中本贯通班的本科基础课成绩明显低于平行班,尤其是工科专业,数学、物理等基础课是部分高年级核心专业课的先修课程,直接导致学生后续学习信心不足。

1.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中本贯通的转段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上海市教委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和贯通本科高校自主命题的实践能力考试,相对高考而言,学习压力大大降低,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都大幅度降低,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较大阻力,较难适应升入本科后,以自主自律学习为主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本科阶段各类课程的学习效果。

1.5 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中本贯通专业是校际合作联合培养,中职和本科院校间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上也不同,还有校区间的距离都对中本贯通教学督导和教师间的联合教研无形中构成了诸多难题,无法形成有效的评价和优化机制,但本科学校又迫切需要中职学校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现有的转段考机制,较难形成有效的监控、淘汰和优化机制。

2 构建中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与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等五所中职学校长期的教研合作、管理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群策群力,逐步构建了一套长学制下中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落实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建引领统一育人思想,建立了高校主体、中职协同的育人管理机制,将三全育人理念深入教育教学所有成员、各个方位、整个环节:成立“贯通培养”领导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由教务处处长和各学院教学院长组成;制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多所院校联合发文的贯通培养合作共同体章程、贯通培养试点专业管理工作条例、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细则、联合教研活动制度、基础课统一考试实施方案、合作共同体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规定了招生、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督导、中本贯通学科竞赛等方面的要求;建立“贯通培养”校级联席会议制度,由各校轮流主办,加强大学与中职学校的沟通协作,并逐步建立常态化校际联络机制,以“专人对接专项工作”的工作思路,由本科贯通工作小组牵头建立了“贯通培养”校级联络机制,进一步加增强校际间日常工作的协作与联络,着力探索 “七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中职与本科七年全过程、课堂与课外全方位、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全员参与的“352”中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图所示)。

“352”中本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1 立足三全理念: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做好中本贯通顶层设计,用统一的机制协调高校和中职校、中职校之间因地域、管理模式、发展理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产生的冲突,实现从“相互掣肘”到“通力合作”的转变。

2.2 着力五大建设:通过贯通制度建设,规范过程管理和控制;通过教师资源建设,实现师资互聘、专家共享,本科教师提前进入中职学校了解中职学生学习规律、熟悉教学内容,精准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结合贯通实际,单独设置中本贯通培养计划;与中职教师一起研究“3+4”中本贯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将本科基础课、专业课相关教学要求前置,使中职学生较早的适应本科学习氛围;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有序衔接,极大的改善了实践环节知识点重复等现状,并进一步延伸了部分优秀学生在中职阶段积累的实践创新特色;通过实践资源建设,推进实践基地共享、实践活动共创;通过统一考、联合教研和督导,构建中本贯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保障中本贯通学生在不同学段的人才培养质量。

2.3 构建两套体系:一是特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强基础、重技能的中本贯通课程体系,根据后续专业课学习要求,优化了数学、物理、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知识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二是质量保障监控体系,以大学与中职联合开展教学研讨、教学督导,以及基础课统一考,统一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标准,对标本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提升教学针对性和教学质量,逐步建立了“两教一考”的中本贯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

2.4 “共识共学”质量文化氛围:本科高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不断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联合教研、知识点迁移,形成了中本贯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标准;通过共建社团(绘画社、篮球社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汽车文化之旅),丰富了中职贯通学生校园生活;开创了“晨启杯”中本贯通数学竞赛、“青藤杯”中本贯通物理竞赛,实现了松江、杨浦、青浦、虹口四区四校的基础课联考、联赛,提升了中职学生基础课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高了转段后的基础课学习质量。

3 结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探索构建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督促教、以赛促学、以考促进,共筑中职学校、本科高校质量文化氛围,有效提升了中职学生基础课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完善和优化本科高校与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常态化的教学研讨、教学改革形式。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基于过程管理的评价、反馈机制,切实提高了中本贯通人才培养质量。为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本科高校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全面提升中本贯通培养质量,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经验借鉴。(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中本基础课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