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发展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以农村信用贷款服务为例

2023-01-03

南方农机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黄河流域

牛 廓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基于黄河流域范围内的“三农”问题,笔者以农村信用贷款服务为例,详细分析了农村信用贷款以及相关金融服务对解决黄河流域“三农”问题的意义,并提出了农村信用贷款服务为黄河流域“三农”发展提供支持的具体路径[1-5]。

1 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发展的意义

1.1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追求最大利润与服务“三农”存在矛盾时,首要任务是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属于新农村建设当中的重点,而城乡差距主要就表现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方面。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需要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且需要积极探求农村金融渠道。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和水电、交通等各个部门之间合作,利用质押收费权来开展贷款等各项业务,用于水利设施、电网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1.2 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助力

因为自身资金的规模以及管控能力等存在一定的不足,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在高端金融市场、优质客户等领域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中小型企业客户群就变成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客户领域。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是金额小、周期短且信用低,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利用实地考察、引进第三方的担保信托机构等各种方法,提供给农村地区中小型企业相应的贷款服务。

1.3 提升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因为金融危机的波及,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利用风险管控、妥善安排资金等各种手段,和当地的民营企业以及人民群众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主要输出农民工的各大省份,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给农民工回乡创业贷款、工资支付结算业务以及留守家属的致富帮扶等各种服务。而在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及时地提供需要的资金,开展灾区抢险以及灾区重建等金融服务[6-9]。

2 黄河流域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2.1 整体发展特征

从整体来看,黄河流域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重点依托黄河流域境内的大型工业集团与现代化信息产业,通过吸收黄河流域境内大量城镇居民以及企业单位的储蓄存款,从而获得大量的流动资金,并充分利用上述流动资金在黄河流域范围内开展多种大宗型信贷业务。截至2020 年,黄河流域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规模达到1 620 亿元人民币,属于典型的以信贷业务为依托的金融机构。

2.2 服务“三农”的措施与成效

截至2020 年年底,黄河流域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事业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与黄河流域政府共同商议黄河流域“三农”供给侧改革示范区的资金扶持计划,在此基础上针对黄河流域境内若干“三农”供给侧改革示范区提供相应的信贷业务支持,分别涉及供给侧改革示范区域内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农业产业现代化改造与信息化升级建设等。第二,与黄河流域多个农村与乡镇企业建立了信贷资金合作,通过为其提供相应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为黄河流域的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信贷资金,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的发展。

3 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在资金层面存在的困境

在资金层面,在当前情况下黄河流域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事业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短缺困境。对于黄河流域各个农村及乡镇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来说,其仍然面临着大量的资金缺口,同时还有大量的农户居民仍然面临着返贫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仍然需要相关金融机构提供更为庞大的信贷资金。

3.2 在金融扶持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扶持层面,截至目前,黄河流域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事业期间,其所获得的金融扶持相对较为薄弱,黄河流域境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并没有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也没有充分重视黄河流域的“三农”问题。境内大多数金融机构仍然将现代化科技产业、信息产业以及电子化工等产业作为其金融资产的主要投资方向,从而导致黄河流域金融机构无法获得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也很难向其他金融机构募集资金,进而导致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困境。

3.3 在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政策层面,在当前情况下黄河流域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事业期间,黄河流域政府也缺乏对黄河流域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虽然当地政府已经陆续出台有关供给侧改革示范区的改革计划,并颁布了示范区内“三农”产业的发展规划,但是其大多数政策仍然停留在改革计划层面,而未能够针对黄河流域金融机构当前服务“三农”事业期间所面临的资金问题以及信贷业务问题提供更为详细的政策措施,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从而导致黄河流域金融机构一方面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又难以通过自身的储蓄业务来筹集足够的资金[10-12]。

4 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发展的路径

4.1 扩大业务范围

在当前情况下,要想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在黄河流域境内各个农村地区及乡镇地区服务“三农”事业的能力与水平,首先就需要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宣传能力与业务拓展能力,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知名度,从而让黄河流域境内更多的农户以及乡镇企业单位能够将资金存储在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吸收资金存款的规模,为其开展后续的信贷业务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不断地扩大其业务范围,增加多种短期小额借款产品、分期支付产品等金融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大额信贷业务压力,让农村金融机构能够集中其优势资金来处理相应的信贷业务,从而为农村金融机构在黄河流域各个农村地区与乡镇地区服务“三农”事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2 提升盈利水平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要想有效地提升其盈利水平,首先需要大幅度提升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能力与水平,让农村金融机构能够以更为高效的方式开展其存储业务、信贷业务以及其他多项金融产品业务,逐渐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在黄河流域农村地区及乡镇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营收水平,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利润。其次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其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一方面,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现有的从业人员,应当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选择聘请优秀的培训讲师并适当增加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让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金融机构操作技巧与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高薪择优的方式,从外界聘请更为优秀且专业的从业人员,通过上述措施来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与业务专业化水平,从而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开展各项业务的能力与水平[13-15]。

4.3 完善内部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要想切实提升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能力与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与提高其盈利水平,就需要加大力度识别其开展信贷业务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此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信贷风险应对与防控能力。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与体系,针对其信贷客户所具备的风险进行精密且准确的分析,及时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规避可能存在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不断提升其对已识别的信贷风险的应对与控制能力,加强信贷风险的抵御水平,从而让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规避信贷风险,降低信贷风险对农村金融机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让农村金融机构能够真正通过信贷业务获得更多的收益,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14-17]。

5 结论

本文以农村信用贷款服务为例,针对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问题解决的意义与路径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具体来说,首先,本研究提出了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发展的意义,随后对当前情况下黄河流域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以及金融服务助力“三农”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开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金融服务助力黄河流域“三农”的具体途径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扩大业务范围[18-20];二是提升金融机构盈利水平;三是建立并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整金融机构业务方向。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与分析,能够为黄河流域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助力当地“三农”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参考,进而有效地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与借鉴。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信贷风险黄河流域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