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

2023-01-02潘麒伊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协同育人

艾 妮,朱 裕,潘麒伊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3.广西招生考试院,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产教融合随着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深入而变得尤为重要,并在不断发展中。产教融合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影响了教育链和对应行业产业链之间的联动,使得企业工作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共享和融合。近几年,高校人才培养普遍使用产教融合模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但是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高校产教融合育人的有效开展,致使高校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重视,以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为教育目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提高产教融合育人的效果。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产教融合的概念

一般来讲,高职学校结合自身设置的专业开设对应的专业产业,然后让专业课程与产业进行融合教学,相互促进和支持,促使高职院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性经营实体的新型教学形式。高校人才培养实施产教融合的目的就是在专业实践期间学生可以加深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技能水平。另外,在教学期间存在真实产品生产活动是产教融合教学的基础。而且在教学期间,高校应本着“责任共担、产教双赢”的原则,依据高校教学实际状况规划产教融合计划、创新协调育人机制,实现专业素养和能力均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为此,高校与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产,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可以增加企业生产效益,从而推动高校与企业共赢[1]。

1.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意义

第一,建立新型合作机制。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育人时均会使用优质的创新资源进行合作,从而构建企业合作机制和新型教育体制,使得高职院校优秀学生在此教育模式下收获符合方企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能力。之后在行业链的作用下,这种优秀合作机制延伸到其他产业,进而构建出新型的合作机制。第二,推动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策略的创新与完善。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影响下实现了优化,使得教学内容与行业和企业技术需求相一致,同时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了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开放办学,扩大合作,扩大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第三,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推动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2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缺少紧密衔接

目前,企业在与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育人过程中参与度不足,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工作的紧密性比较差,缺少较好的实践教学。造成这种问题主要因为企业发展期间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其发展作用有限,致使经营目标为最大化利益的企业不愿过多参与利益不足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另外,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育人时产生实际效益的能力缺少,从而影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得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中各个环节比较独立,缺少流畅的沟通,导致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活动无法有效衔接,进而降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效果。

2.2 人才培养很难满足社会需求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高职学校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有一定的重视,也努力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更新与优化,从而导致高校教学和企业、市场需求的关联性差,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比较低,无法与企业和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一致。另外,部分高职学校缺少与地域特征、学生创业就业多样化需求相结合的教育活动,这严重制约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正常运行。

2.3 双师队伍建设不到位

目前,拥有技能水平较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进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所以,大多数院校加强建设双师队伍,使得教师队伍中双师占比提高,但高职院校双师教师的综合素养仍有待提高。首先,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即便拥有双师证书,也不代表其具有双师素质,况且双师证书并不能证明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或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只是形式,没有实质作用[2]。其次,在企业工作的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没有理论教学的经验。因此,高校建设双师队伍可以推动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2.4 难以平衡参与主体的需求和利益

牵涉到学校、企业、产业组织、政府、教师以及学生等多元素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从学校方面而言,高校人才培养期间希望借助产教融合教学形式提升人才综合素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就企业而言,企业参与产教融合需要可以引进更多自身需求的专业人才,使得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从产业组织和政府的角度来看,希望通过产教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希望借助产教融合能够取得在企业核心岗位实习机会获,强化自身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从学生角度来看,在产教融合教学期间不仅可以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事实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各个参与主体利益不均衡等问题,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合作意识超出企业合作意愿。因此,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性不足,造成产教融合合作不稳定以及投资不足等情况发生,进而影响产教融合同育人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3 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建立措施

3.1 强化区域产业对接机制

首先,构建耦合机制。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有些一定的联系,故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同区域产业形成良好的对接,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推动区域激励发展的优良的循环局面。因此,区域内的优秀企业、产业园、科研机构等应与高职院校建设合作机制,形成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教育和区域产业实现深入对接。第二,实现产业群与高职院校专业的对接。高职院校专业可以和区域产业群进行紧密合作,实现工科文科专业联盟紧密对接,使得区域专业群可以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企业产业发展和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配合度。第三,产教融合实施“1+X”证书制度。学校通过大力实施“1+X”证书制度,促进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行。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对教学资源予以积极整合,根据社会需求找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全新路径,让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向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而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3]。例如,学院与合作酒店的深度合作,首先,酒店为学生提供定岗实习,由合作酒店开设专场招聘会,根据学生志愿次序进行分批面试,择优录取。录取后,校企协作给学生设计轮岗岗位。其次,让学生在岗位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领悟企业本身的文化氛围,并通过相关职业技能的等级考核,实现“1”与“X”的充分衔接,使得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最后,高职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需要与企业紧密对接,酒店在教育学生方面采用学徒制的方法,由酒店不同职位优秀员工带领学生了解、学习以及充分掌握岗位职能和标准,在实践工作中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

3.2 创建高校和企业协同合作育人机制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和企业应改变传统理念,形成协同育人理念,并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创建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从而保障三方的合作与交流。这样有利于高校教育实现全程化、管理互动化,有效强化协同创新中心时间教育效率与成效,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可以支撑公当地产业升级与转型,还可以为当地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和技术服务。

其次,强化校企融合的深度,高职院校应依据产业人才需求建设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让企业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需求相匹配,培养企业和行业需求的专业的、相关技术精通的人才。

最后,结合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还要将企业在高职院校设置的资源和教师为辅,根据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另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要重视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得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增长。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采用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实践知识框架,在培养目标的影响下实现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4]。

3.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长效运作机制加以创新

(1)构建完备的组织机制。组织机制是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基础,而组织机制主要分为3个部分,可以通过完善这三个部分提高组织机制的完整性。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负责人应为高校校长与企业领导。然后两者应合作设计顶层方的培养人才的机制,明确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还应对所有工作环节进行规划。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对接机制需要由企业职能部门管理者和高职院校教育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并且这些人员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中承担着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根据顶层设计开展产教融合建设工作,促使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的有效开展。建设教育研讨机制主要是由学校教育负责人、教师以及企业培训人员共同完成,在构建期间会按照上级制定的教育计划和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探讨,使得高职院校教育与企业技能需求有效融合,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优势资源,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学习机会,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专业人才。

(2)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管理制度和流程。基于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有效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因此,高职院校应规范教学内容,使之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提升,构建企业和高职院校良好关系。同时教学期间可以让一些优秀的企业参与制度制定中,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推动产教融合教学的效果。另外,要强化管理流程,保障企业和高职院校各项计划可以全面实施,所以,在产教融合教学中药对各类标准和依据进行明确,有关教学质量的指标需要制定严格管理流程,并加强监督,才能够确保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健康发展。

(3)加强资源保障水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所需要的教育资源需要高职院校充分供给,而企业需提供时间教学场地和技能指导,同时还要充足的专项资金构建产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借助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增强产教融合的教学水平,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受益,形成三方互利的发展趋势。

3.4 实现参与自体利益平衡

首先,从宏观方面政府应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为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此确保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补贴、减免税等利益,还可以激发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更好地建立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引导高校建立“双岗双薪”体系,以此调动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推动教师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最后,高职院校深入实施产教融合主要是为了让高职院校教育输出能够与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建设符合产教融合需求的教师队伍。提高双师教师整体的专业能力[5]。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可以共同建立培训机制,要对企业提供的培训资源合理利用,让教师可以在企业中积累经验,还要积极鼓励企业员工到高校兼职。这样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对各专业岗位工作流程的认知和了解,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育人实践中产教融合起到关键作用,主要借助高校和企业教学资源的共享、各方面利益驱动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最终发展成应用型创新人才,还可以为企业以及行业输送更多符合其需求的人才,使得高校和企业实现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