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事件时大学生心理波动趋向与引导策略

2023-01-02赵旭艳徐桂娟孙泽洋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疫情大学生

赵旭艳,徐桂娟,孙泽洋

(1.营口理工学院 基础教研部,辽宁 营口 115014;2.营口市高级中学,辽宁 营口 115014;3.营口理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其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极易造成公众恐慌。近年来,针对国内外频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引发的一般民众心理应激行为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高等院校是人员高度密集,活动高度集中的特殊公共场所,加之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对社会事件敏感,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压力巨大。因此,把握突发公共事件时大学生群体的情绪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工作,对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发公共事件时大学生心理波动趋向与分析

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此起彼伏,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疫情期间真实的心理动态,对某高校168 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在疫情不同阶段,你最深刻的心理感受是什么?”。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无结构化电话访谈内容分析,加之汶川地震期间笔者正在西南某高校求学,身处重庆震区的内心感受,将突发公共事件后不同阶段大学生心理波动趋向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泰然处之

对于像新冠病毒肺炎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缺乏对病毒危害性的认识,在疫情爆发之初,大学生在心理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正如部分大学生在调查问卷里所反应的“疫情刚刚发生,因为不了解,也没有客观的数据显示,没有什么心理变化”,“疫情刚开始,不怎么关心,当成普通新闻看”,“刚开始的时候,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见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初期或者瞬间,很多人并没有惊慌失措。5.12 汶川地震时,重庆有明显震感,不排除有部分人匆忙跑到室外,但很多平生第一次经历地震的人,并没有弄清楚为什么摇晃,对摇晃没有太大的恐惧。

(二)恐慌与庆幸

大学生对社会事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会第一时间洞察到突发公共事件之后的信息变化,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带来的多方面的危害。针对本次疫情而言,大学生要比同龄人或其父母更早了解到相关疫情信息,更早表现出恐慌的心理应激反应。从部分问卷信息中可以明显反应出这一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有些惊慌不知所措”,“随着疫情加重,感觉周围笼罩着危险气息,我开始变得慌乱,甚至开始抢购生活用品。”恐慌同时,与身处疫区同胞相比,内心会有一丝庆幸。就如同刚刚经历了地震的地动山摇,从房间匆忙逃离到安全地带的人,捂着紧跳的心脏,脱口而出的那句“吓死我了,好在没事”,这份庆幸仅是单纯的对恐慌中自己的一丝慰藉。如因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出现暂时停课停学等现象,摆脱平日学业压力的部分大学生某种程度上会表现出释放的心理。如同问卷中部分同学描述本次疫情前期的心理感受“在疫情刚开始的前期,觉得终于可以能够在家偷懒了,甚至有点小激动。”

(三)焦虑与担忧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事件毫无心理准备,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淹没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流中开始变得焦躁和担忧。在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在疫情前期大学生的焦虑与担忧主要来源于对爆炸式网络信息的焦躁和对自己、家人及前线人员感染风险的担忧。部分大学生明确地表达出“外界信息变化大,信息量越来越多,我开始焦躁”,“害怕,怕自己和家人感染,怕疾病会残害生命”,“心情很忐忑,为前线战士捏一把汗。”疫情后期的大学生的焦虑主要源于长时间不能外出枯燥的室内生活,同时担忧因周围环境缺乏学习氛围及自身自控力不足影响学业。突发公共事件后,大学生的焦虑和担忧更多的是源自突发公共事件对同伴关系的考验与冲击,以及日后小心翼翼的修复。

(四)压抑与愤怒

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当国家、民族、同胞遭遇危难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被空前激发,但限于突发公共事件当时的一些特殊现实情况,却又无能为力。责任与现实两者之间的矛盾让有些大学生对自身不能对受害者有所帮助而感到非常压抑”[1]当自身不能为国家尽责的压抑遭遇危难时给国家添乱的言行时,压抑立即上升为愤怒。很多大学生对外国媒体无端污蔑中国的抗疫努力,抹黑中国对世界防疫作出的贡献的现象,以及对部分同胞不配合抗疫的行为等感到十分气愤。

(五)坦然与淡定

突发公共事件后国家的紧急救援是颗定心丸,当大学生通过新闻媒体等关注到国家及时有利的救援行动与举措时,恐慌、焦虑、压抑的情绪开始降低。在本次疫情初期,当国家不惜牺牲巨大的经济损失,采取关闭离汉通道、公交停运、加大病毒监测等一系防控措施后,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明显提升。正如电话访谈中部分大学生谈到:当看到祖国如此努力,我稍稍松了一口气;当疫情出现拐点,觉得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当发现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时,无法为国分忧的压力释怀了很多,开始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固定的生活。

(六)感动与感恩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和生命力的热血青年,充满爱国激情。突发公共事件之后,国家把人民安危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意识,同胞们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感染着大学生群体。通过对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大学生情绪变化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最鲜明的情感是民族自豪感。他们真挚的回答中充满了对祖国和疫情中无私奉献同胞们的感动之情和日后报答祖国的感恩之情:惊叹于武汉10 天建成容纳千人病床的医院,震撼于国家一声令下十几亿人能做到闭不出户,敬佩、心疼不顾生死奔赴疫区的医护人员,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感叹祖国强大的同时也在内心激励自己,努力成为像这次疫情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们一样优秀,将来为国家做贡献;感动无数逆行者们的无私奉献,希望以后保卫人民之处也有我的身影……

(七)反思与成长

大学生思维活跃,勤于思考,善于从生活中、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反思自我,感悟人生。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危害性大,事关生命安全,极易触动大学生敏感的神经,激发大学生对现实及自身的深入思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民战争,广大青年大学生在这场战争中接受了一次科学教育、思想洗礼和观念更新,思想认识总体理性向上[2]。本次疫情犹如一堂哲学实践课,经历疫情的洗礼,大学生对生命、责任、亲情、价值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领悟。部分大学生慨叹生命如此脆弱,原来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余生一定要珍爱生命,不辜负为我们拼过命的人,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不再抱怨,因为我们只是度过了一个无聊的冬天,而有的人却永远地留在了冬天。部分大学生谈到灾难来临时,谁都不是局外人,每一个人都应竭尽全力,对于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要永远心存敬畏。部分大学生深切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亲情的伟大。心理弹性是能够使个体在压力、危机、挫折或创伤下仍能积极适应、茁壮成长的心理品质[3]。经历疫情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明显提升,针对还未彻底结束的疫情,他们能够清晰认识到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已经发生的,做自己能改变的,对还未发生的事有坚定的信念。

(八)期盼

期盼突发公共事件能够早日结束,早日妥善解决,将其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这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正常心理需求。针对这次长时间的新冠病毒疫情而言,大学生对疫情早日结束重归校园的期盼更加迫切。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他们需要自由的时间、空间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我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品味人间烟火。宅在家里的每一天,都是对人生最大的浪费,呼吸的每一秒钟都是生命的哭泣。”这份问卷调查生动地描述了部分大学生心声。

二、突发公共事件时大学生心理波动的引导策略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大学生心理波动,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给予引导,是高校治理能力的有效体现。

(一)建立完善的心理援助体系

高校应不断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援助体系。心理援助体系是一套系统工程,功夫在日常,效果在“战场”。心理援助体系包括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干预系统和补救系统[5]。预警系统主要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之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应对教育,普及处理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塑造积极心理品质。同时,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迅速准确把握学生信息,并及时上报;干预系统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做好心理危机识别、评估工作,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补救系统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对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立后续心理危机恢复计划,将及时心理危机干预与日常心理咨询进行有效衔接。

(二)校方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师生诉求

在多元媒体交织的时代,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纷至沓来、真假难辨的信息极容易引起家长、师生的情绪波动。对于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恐惧心理往往是由于对事件的不确定和一知半解引发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是缓解恐慌情绪的最有效办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官方社交网络媒体不但能传播权威新闻和重大信息,而且对公众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是稳定社会舆论和社会心态的关键要素[5]。因此,面对突发公共事件,高校官方媒体要采取公开、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发声,及时向学生传达客观、准确的信息,及时回应师生、家长关切的问题。将学校采取的果断措施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传达给师生和家长,化解他们心中的疑虑和恐慌情绪。引导师生、家长主动、全面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内容,不信谣不传谣。同时通过校园官方媒体积极宣传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合理处理师生的负性情绪,提高师生、家长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

(三)积极构建行为表达与情感抒发平台

突发公共事件牵动着每一位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学生的心。他们敢于表达,勇于行动,但有时因为情况特殊,虽有报国之心,但力有不足。这个时候高校要及时为大学生提供行为表达和抒发情感的机会与平台,从而减轻他们因无力为国分忧而产生的压抑感,让他们能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国、爱校之情,及时抒发他们对同胞的感激、对民族的自豪、对自身成长的反思等。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很多大学生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有人主动请缨做志愿者,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有人奔赴企业顶岗实习,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有人用画笔传递正能量,让作品成为最有力量的抗疫宣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突发公共事件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平衡,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把握大学生心理波动趋向,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是有效应激保护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心理疫情大学生
战疫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心理小测试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心理感受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