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23-01-02郑宏飞

河南建材 2022年3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郑宏飞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030013)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1.1 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

当前依托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进入各个领域[1]。建筑行业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建筑工程引进互联网技术产品之后,不仅能够针对建筑设计的图纸进行多角度、多维度设计,也能够通过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来进一步严格把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实际花费情况,最大程度监督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措施。

1.2 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持续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处于多样化发展中[2]。要求建筑企业不仅要做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要尽可能追求建筑工程的环保性、经济性以及美观性。基于这一原因,未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应当逐渐面向集约型施工及绿色施工的方向发展[3],保障建筑材料能够得到充分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首先应确认建筑工程的周边环境,进一步保障建筑与周边环境能够尽可能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局面,并充分保障建筑具备美观性。如果建筑企业未在施工开始前做好施工计划,容易导致后续的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如建筑资源浪费等问题。因为许多建筑企业依然延续传统的建筑理念,没有充分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了工期不被拖延肆意浪费资源。基于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应当充分提升对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视程度,严格根据国家标准选择建筑材料,避免建筑材料被肆意浪费。

建筑施工企业要深刻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进一步促进绿色节能发展模式的运行[4]。另外,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建筑材料应当具备低碳环保的特征。严格把控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3 高层施工技术创新

现阶段我国土地面积正处于日渐减少的状态,建筑施工已经逐渐从传统施工面向高层、超高层的方向发展[5]。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筑地下空间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后续的抗震、人防工作等也已经变为建筑建设过程的重要内容。

深基坑支挡等相关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相关人员应当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解决。一些施工人员逐渐将旋挖施工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对后续建筑成孔质量而言是一种可靠的保障。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施工期间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问题。

2 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

2.1.1 混凝土材料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在常规情况下会将施工图纸作为基本根据[6]。在混凝土当中填入适当的膨胀剂,但如果在添加膨胀剂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相应的试验,会导致混凝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发生离析现象。大部分混凝土材料都会在出厂前进行全面检测,但也可能在到达建筑项目施工现场时混凝土的质量出现变化。如果混凝土砂石当中的含水量或是外加剂添加比例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混凝体整体发生质量问题。

2.1.2 混凝土收缩问题

混凝土施工浇筑时间大约在5 h,因为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出现较为剧烈的水化反应[7],混凝土内部水分在极短时间内被快速蒸发,最后引发混凝土出现收缩问题。如果混凝土内部的收缩相对较大,可能导致相关浇筑设备在持续下沉的过程中骨料受到钢筋的堵塞,引发混凝土开裂问题。除此之外,一些混凝土的表面失水速度相对较快,内部混凝土的失水速度较慢,混凝土表面收缩与内部收缩之间不平衡[8]。一旦混凝土的表面张力远超出抗拉强度,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施工监督管理当中,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混凝土的管理。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2.2.1 混凝土材料准备

首先,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会应用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等相关材料[9]。因此材料采购人员应当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保障最终混凝土基础材料能够切实达到施工的要求。

其次,在混凝土材料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想要充分保障施工材料的完整性,应当以建筑设计的要求为标准,对施工过程应用的原材料做好配比性试验,进一步寻找出最为优秀的配比方式。

最后,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现场的应用情况,科学调整配合比,进一步保障混凝土应用性能处于完好的状态。

2.2.2 混凝土施工环节技术

在使用混凝土材料前,施工人员应当重视混凝土搅拌处理工作。在搅拌中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应用标准开展,保障最终搅拌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水泥的应用能够达到水化的状态,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可以针对施工所在区域的交通、天气等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一条合理的运输路线,并做好养护工作。在对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应当把控水的比例,保障混凝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析的问题。

2.2.3 混凝土浇筑技术

首先,施工人员在正式浇筑之前应当对施工支模进行彻底的清除处理。其次,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浇筑期间出现离析等问题,应当在保障混凝土落差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应用溜槽作为辅助工具,进一步保障浇筑工作有效开展。浇筑时,应根据相关标准,避免由于失误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最后,对一些具备有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人员可以选用分层浇筑的形式,进一步保障浇筑工作的质量,从根本上避免由于钢筋密度导致的浇筑不均匀问题的出现。

混凝土在正式完成初凝以前,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应用二次振捣的形式进一步保障混凝土得到压实,并严格把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及沉降。在对混凝土开展浇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保障浇筑具备连续性,保障不会导致后续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流程开展施工,避免出现偷工减料问题。

2.2.4 构建全面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这也意味着其对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应当通过积极引进建筑施工技术,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人才建设体系。建筑企业还应当积极培养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营造积极的企业建设氛围,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新型施工技术,带动企业内部员工更新知识观念,将施工技术的创新作为后续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内容。除此之外,应当以施工技术作为核心进行施工管理体系的创设,保障施工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

3 结语

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具备关键意义的施工技术,想要充分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质量,建筑企业应当综合应用混凝土技术,以传统施工技术为核心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再次创新,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全方面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