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剑麻产业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2023-01-02杨祥燕彭欣怡黄显雅崔明勇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剑麻广西

陈 涛,吴 密,覃 旭,杨祥燕,彭欣怡,黄显雅,金 刚,刘 明,崔明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剑麻(Agave sisalana)是我国热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与其他植物纤维相比,剑麻纤维具有纤维长、质地硬、耐腐蚀、耐摩擦、拉力大等特点,在渔业、航海、工矿等领域,都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 个国家拥有剑麻产业,其中巴西、坦桑尼亚、中国、肯尼亚、海地、马达加斯加、墨西哥及摩洛哥等国家集中了世界95%左右的收获面积及90%以上的产量[1-2],据统计2019 年我国剑麻种植面积1.87 万hm2,纤维产量7.23 万t,总产值6.48 亿元[3]。虽然剑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化工纤维产业的冲击而一度发展受阻,但是随着世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环保意识增强,天然可再生纤维资源必将越来越受重视,剑麻纤维将会有更广阔的利用空间[4-5]。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剑麻主要产区之一广西的剑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广西剑麻产业发展对策,以期助力广西剑麻产业蓬勃发展。

1 广西剑麻产业发展概况

1.1 广西剑麻种植生产情况

剑麻是典型的多年生热带植物,具有较强的地域分布局限性。而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3~25℃,南部夏季平均气温在33℃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00~2000 mm,是发展剑麻产业的优势地区之一。在广西除了桂北地区外均有剑麻分布,有报道指出,广西剑麻种植面积达到1.73 万hm2,2018 年纤维产量7.59 万t,年总产值7.21 亿元[6]。在众多剑麻产区中,南宁、玉林、钦州等地的因建成剑麻种植基地、纤维生产加工厂房及下游销售平台的完整产业链,而成为广西剑麻产业的核心产区。

1.2 广西剑麻企业情况

广西剑麻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剑麻生产、加工及贸易的龙头企业,其纤维产量占整个广西纤维产量的90%,总资产超1.69 亿元,年生产能力约1.5 万t。其下属公司包括从事剑麻种植及纤维生产的广西农垦东风农场有限公司、广西农垦东方农场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新光农场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旺茂农场有限公司、广西农垦五星农场有限公司等,还投资建设了以剑麻种植、加工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山圩剑麻工业园,其生产加工的剑麻制品包括剑麻纱、剑麻布、剑麻绳、剑麻地毯、工艺品、抛光轮等。除了广西剑麻集团,广西还注册了广西怡骏麻业有限公司、广西西部麻业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武鸣区潭利剑麻专业合作社、南宁市武鸣区西部剑麻专业合作社、广西浦北禾桂剑麻专业合作社、平果市旧城镇康马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等多家从事剑麻种植、纤维生产及贸易的中小型企业,助力广西剑麻产业发展。

1.3 广西剑麻发展存在问题

1.3.1 剑麻品种单一,缺乏优势替换新品种

我国自20 世纪引进剑麻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种植到现在,H.11648 一直是唯一的商业种植品种,原因在于剑麻生长周期一般为8~10 年,且一生只开一次花,优良新种选育历时较长、选育难度大、研究成本效益性价比低,此外还存在科技投入总量低、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基础研究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全国剑麻产区均面临剑麻老化退化、病虫害滋生等问题[7-8],是广西乃至全国剑麻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1.3.2 生产成本高,生产者压力与日俱增

剑麻叶片收获的主要方式以人工为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导致剑麻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加之剑麻标准化种植中有要求,剑麻定植后2 两年左右,叶片长度和长叶量分别达到80~100 cm 和80~100 片时才可以开割收获[9],开割前不产生收益,严重打击个体种植户的种植热情,使得广西剑麻栽种面积缩减。纤维品质下降,生产成本走高和原料供应、品质降低的现实情况使得广西剑麻企业的运营压力不断增加。在国外早已经实现田间收集与运输剑麻机械化减少剑麻生产企业的人工投入[10],而我国剑麻产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市场上没有成熟的剑麻田间收获、运输设备,在叶片转运过程中依旧高度依赖人工,尤其在广西一些山地剑麻园,剑麻收获的整个过程仍需大量人工投入,因此尽快实现剑麻田间收获、运输机械化是缓解广西剑麻生产企业生产压力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1.3.3 商品种类小众,市场竞争优势低

纤维是剑麻重要的商品性产品,但是市场上的剑麻制品要么用于特定领域,如:剑麻纱、剑麻布、抛光轮、剑麻绳等。要么是使用更新周期长的产品,如制造缆绳钢筋绳芯。亦或是市场需求量不大的商品,如:剑麻地毯、工艺品商品等。因此,研发创新剑麻新兴商品,使剑麻相关制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加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竞争力应成为广西剑麻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1.3.4 广西剑麻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

农业标准化是当今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剑麻产业作为我国热区种植的特色作物之一,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必将是我国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查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可知,我国现行剑麻相关标准共有45 项,其中国家标准4 项,行业标准39 项(农业38 项、出入境检验检疫1 项)、地方标准2 项(广西1 项、湛江市1项)。虽然近年不断有与剑麻产业相关的标准出台,但与众多的热带其他作物种类和产品相比,标准的数量还偏少,标准的覆盖率还很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整体滞后于生产、贸易和监管等方面的要求[11],且标准编著工作在省区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广西单位作为第一起草人或者广西单位参与编写制定的标准数量较少,使得广西剑麻产业标准化建设发展进程停滞不前。

2 广西剑麻产业未来展望

2.1 加强产学研结合紧密度,推进剑麻产业发展

2.1.1 充分发挥南宁剑麻试验站科技纽带作用

2008 年初,国家启动了包括麻类作物在内的50 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剑麻位列其中,设立了2 个岗位专家,2 个区域试验站[12],其中一个区域试验站就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南宁剑麻试验站。南宁剑麻试验站主要从事剑麻多用途研究,在麻渣饲料养殖、麻渣麻水综合利用、石漠化、重金属污染地区剑麻生态种植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此外还承担体系岗位专家各项试验成果示范工作,并作为地方企业、种植户与科研机构沟通桥梁,不定时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服务,解决实际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未来南宁剑麻试验站将充分发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优势,争取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助力广西剑麻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剑麻种植加工人才。

2.1.2 加快剑麻育种、种质资源多用途开发

剑麻商品种植品种单一的问题一直备受研究人员的重视,国外早有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剑麻育种的报道。墨西哥的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和基因枪等手段成功将GUS 基因导入普通剑麻,并得到转基因植株[8]。张世清等[13]建立的剑麻多倍体新种质方便快捷诱导方法,为剑麻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陈河龙等[14]利用农杆菌侵染成功将Hevein 基因导入剑麻植株中,并获得抗斑马纹病的剑麻植株,为培育抗病高产转基因剑麻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刚等[15]对剑麻H.11648 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了详尽分析,揭示龙舌兰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地位,为日后剑麻选育工作的亲本选择实验参考依据。刘文等[16]收集野生剑麻种质资源,分析并评价其纤维品质,而黄显雅等[17]研究了剑麻纤维细胞发育结构特征,这些工作均为未来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材料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品种选育工作进行时应重视对现有剑麻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剑麻具有耐贫瘠的特点,在石漠化地区开展剑麻复合种植,在收获纤维的同时实现固土保水、修复生态的目的。此外,在重金属污染区,充分利用剑麻重金属吸附力强、不进入食物链的特点,在重金属污染地进行复种达到安全利用污染耕地的目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1.3 栽培管理技术提升及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

栽培管理技术是影响剑麻产量与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剑麻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增加剑麻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抗性,最终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18]。黄兴等[4]指出在麻片未收割前,以非离体测定的叶长数据为依据,利用研究获得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产量预测,可有效掌握麻株生长状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最终达到麻田的稳产甚至增产的效果。谭施北等[19]比较麻茎氮素回收率发现,剑麻吸收的氮素来源土壤氮>麻茎的尿素>尿素,此外麻茎还田同时施用尿素会影响剑麻对麻茎氮素的利用率。王丽萍等[20]的研究发现剑麻生产过程中适当搭配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及其商品制剂可有效防治剑麻Neoscytalidium黑斑病。关天博等[21]指出可可毛色二孢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对百菌清、己唑醇、咪鲜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吡菌酰胺和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敏感,这些药剂可用于剑麻可可毛色二孢叶斑病的化学防治。剑麻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广西乃至全国的剑麻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或者小试阶段,没有大规模的大田试验评价数据作为支撑,未来病虫害防治工作将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变。

2.1.4 剑麻文化挖掘和产品创新研发,开拓消费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引进剑麻并进行高效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国内多地通过设立剑麻博物馆、滨海剑麻景观长廊、生态园,出版发行剑麻文化图书、画册,举办论坛活动等形式,挖掘剑麻文化,使剑麻这一古老而年轻的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绚丽多彩的文化动力[22]。除此之外,剑麻富含果胶、皂素等内含物,其加工副产物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药品、饲料、有机肥的原料[23-25]。高凤磊等[26]发现在日粮中添20%发酵剑麻渣能显著提高家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但对肉品质没有显著影响。麻渣和麻水还可以作为有机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3,27]。未来剑麻产业可以围绕绿色生产发展,打造剑麻循环产业链,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2.1.5 加快剑麻种植加工机械化建设

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种植的基础,但是要实现剑麻产业生产机械化,首先必须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在已有种植的土地上,通过合理规划种植收割区域,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为实现机械化生产做准备。另外,要研发能与剑麻种、管、收、加工各生产阶段实施配套的机械[28]。国内剑麻生产配套设备的研发工作已有投入[10,29-31],设计出包括:手持式剑麻收获装置、手推式剑麻收获装置、自走式剑麻收获装置、搭载式剑麻收获装置、短纤维回收装置、剑麻装运装置、新型剑麻加工设备等一系列机械化设备,但目前只是小范围测试使用,没有正式投入生产,未来还需加大机械研发与实际应用工作的投入。

2.2 优化和提升剑麻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农业标准化是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各项操作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约束,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准则,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的保证。农业标准化的执行,有利于产业链条节点间的有效对接,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力量之源[32-33]。广西剑麻相关的研究院所及生产加工企业应加强合作,立足于广西剑麻产业特征,制定出有利于推动广西剑麻产业发展的各类标准,为广西剑麻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2.3 强化剑麻农户与剑麻企业合作机制,稳步扩大剑麻种植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进行,农业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农民在取得收益后会积极投身建设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份子,这个经济规律一样适用于剑麻产业。广西剑麻加工企业通过收购、承包等手段带动剑麻农户进行剑麻种植或加工生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剑麻企业与农户之间不能仅局限在一般的买卖关系上,而要从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上形成产业链,建立两者共生关系,进而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广西剑麻产业发展必须重视建立剑麻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关系,使企业与农户之间益博弈关系对立关系发生转变,实现企业与农户的相互协作,共同进化,最终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的局面[34-35]。

2.4 加强全球剑麻产业合作

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各国制造业积极进入全球价值链中,充分发挥各自产业链优势,争取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得益于经济利好的国际大环境,2006 年广西剑麻集团在缅甸实施中缅替代种植项目,累计种植剑麻近533.33 hm2。2010 年广东东方剑麻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合资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一期规划种植剑麻项目已经推进。在前期相关企业国际项目运行的基础上,广西剑麻加工企业可以加强本土企业合作,打造广西区域剑麻名牌,将广西剑麻产业嵌入全球经济价值产业链中,同时加强与国外剑麻研究机构及企业合作,实现科技联合共享、资源共享、企业共赢,同时缓解国内剑麻种植地与人力资源紧缺问题,促进全球剑麻产品贸易和产业发展[5,36-37]。

猜你喜欢

剑麻广西
广西贵港
壮美广西
习主席视察到广西
《广西戏曲》
剑麻原纤生物脱胶工艺研究
浅析剑麻栽培技术①
5月剑麻市场监测分析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6月剑麻市场监测分析
让剑麻回到剑麻,让花回到花